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4824发布日期:2023-07-24 03:3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车门开关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保有量地不断增加,汽车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门把手一直是影响车门外观的关键问题,目前部分车企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隐藏式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车门的整体性,避免了门把手外凸的问题,使车辆外观看上去更加完整协调。但是,尽管隐藏式门把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车门上整体还是会凸显出门把手的轮廓。

2、所以无门把手车门也正在逐步投入市场,该种车门是通过在车身外部设置车门开关,通过按压开关,车门能够自动打开,无需人为操作,使得车门整体更加美观,同时也增加了打开车门的便捷性。但由于车门开关一直裸露在车身外,其防水性一直是影响其投入市场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外触式车门开关的防水性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增强密封性以保证防水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电路板的开关按钮,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关按钮对应位置处移动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开关按钮的按钮壳,所述壳体与所述按钮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按钮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用于与车辆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接头。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被安装在车辆上,车辆用户按压按钮壳,按钮壳移动并按压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影响电路板,电路板通过接头影响车辆的控制电路,第一密封圈保证了按钮壳与壳体的密封性,保证了防水性,第二密封圈提升了按钮壳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了防水性。

5、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按钮壳之间形成第一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一体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槽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部插接于第一槽内,使得第二密封圈在第一密封圈与按钮壳之间更加稳固,且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密封圈与上壳之间密封性。

7、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有第二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一体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部插接于第二槽内,第一密封圈更牢固地与壳体相连,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密封圈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9、优选的,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块,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接块卡接于第一卡接槽内,内壳与外壳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一体设置有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插接于所述第三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密封部插接于第三槽内,第一密封圈更加紧密地与外壳连接,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密封圈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13、优选的,所述按钮壳包括用于按压所述开关按钮的下壳,所述下壳上设置有用于被按压的上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开关按钮位置处,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第四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一体设置有第四密封部,所述第四密封部插接于所述第四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密封部插接于第四槽内,第一密封圈更加紧密地与外壳连接,且提升了第一密封圈与按钮壳之间的密封性。

15、优选的,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块,所述上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接块卡接于第二卡接槽内,内壳与外壳相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按钮壳上设置有第五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开设有第五槽,所述第五密封部插接于所述第五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密封部插接于第五槽内,增强了第一密封圈与按钮壳之间的连接稳固程度,保证了密封性。

19、优选的,所述按钮壳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接移动于所述定位孔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定位孔内壁相互限制,防止按钮壳移动时偏移。

21、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方便将所述壳体安装于车架上的通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方便工人用螺钉、螺栓等零件将外壳固定在车架上。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壳体被安装在车辆上,车辆用户按压按钮壳,按钮壳移动并按压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影响电路板,电路板通过接头影响车辆的控制电路,第一密封圈保证了按钮壳与壳体的密封性,保证了防水性,第二密封圈提升了按钮壳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了防水性;

25、2.第一密封部插接于第一槽内,使得第二密封圈在第一密封圈与按钮壳之间更加稳固,且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密封圈与上壳之间密封性;

26、3.第二密封部插接于第二槽内,第一密封圈更牢固地与壳体相连,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密封圈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路板(8),所述电路板(8)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电路板(8)的开关按钮(9),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关按钮(9)对应位置处移动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开关按钮(9)的按钮壳,所述壳体与所述按钮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5),所述第一密封圈(15)与所述按钮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5),所述电路板(8)电连接有用于与车辆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接头(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5)与所述按钮壳之间形成第一槽(26),所述第二密封圈(25)一体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7),所述第一密封部(27)插接于所述第一槽(2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1),所述内壳(1)上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与所述内壳(1)之间形成有第二槽(19),所述第一密封圈(15)一体设置有第二密封部(20),所述第二密封部(20)插接于所述第二槽(1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块(3),所述外壳(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接槽(4),所述第一卡接块(3)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三槽(23),所述第一密封圈(15)一体设置有第三密封部(24),所述第三密封部(24)插接于所述第三槽(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壳包括用于按压所述开关按钮(9)的下壳(12),所述下壳(12)上设置有用于被按压的上壳(11),所述上壳(11)与所述下壳(12)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开关按钮(9)位置处,所述上壳(11)与所述下壳(12)之间形成第四槽(21),所述第一密封圈(15)一体设置有第四密封部(22),所述第四密封部(22)插接于所述第四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块(13),所述上壳(1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接槽(14),所述第二卡接块(13)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壳上设置有第五密封部(31),所述第一密封圈(15)开设有第五槽(32),所述第五密封部(31)插接于所述第五槽(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壳上开设有定位孔(18),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17),所述定位柱(17)插接移动于所述定位孔(1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方便将所述壳体安装于车架上的通孔(6)。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辆车门开关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汽车外触式车门开关,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电路板的开关按钮,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关按钮对应位置处移动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开关按钮的按钮壳,所述壳体与所述按钮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按钮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用于与车辆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接头。本申请具有增强密封性以保证防水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霖,刘震,刘德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鹰击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