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NSS天线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6615发布日期:2023-09-27 13:2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GNSS天线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gnss天线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1、传统的车载天线通常外置于车身,包括杆式天线和鲨鱼鳍式天线,外置的天线通常会影响车身的整体外观和线条流畅性,随着汽车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全景天幕在车辆上的应用,外置的天线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视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不好,因此,需要将天线布置于车身的内侧。

2、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天线在车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用于接收卫星信号,以实现车辆定位、导航、路径规划等辅助驾驶功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辅助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将gnss天线布置于车身内侧、且结构简单的安装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gnss天线安装支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前后方向分布,且互相平行,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与顶盖钣金的下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天幕玻璃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gnss天线。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gnss天线的安装孔配合设置,通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的配合,实现所述gnss天线的安装。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且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前端,所述卡槽与所述gnss天线的基体配合设置,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gnss天线的凸缘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凸缘上。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上部容纳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基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卡槽的后槽壁接触,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表面接触。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下部容纳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基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卡槽的后槽壁接触,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凸缘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接触。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连接板,所述基体容纳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基体的后端面与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表面接触。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卡槽后端,且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避让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避让槽用于与所述gnss天线的线束配合设置,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端,且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部,所述定位件的后端面用于与所述顶盖钣金的定位面接触,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面用于与所述顶盖钣金的下端面接触。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设有加强筋,和/或,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及所述连接板其中至少一个包括位于左右两端的翻边,所述翻边向下延伸凸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本体将gnss天线安装至车身的顶盖钣金下方,通过第一安装板实现与顶盖钣金的连接,通过连接板的设置,使得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高度差,通过该高度差的设置,使gnss天线能够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且能够与天幕玻璃配合,通过第二安装板将gnss天线安装至本体与天幕玻璃之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gnss天线的上方仅有天幕玻璃,能够保证gnss天线的性能,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30),所述本体(30)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和连接板(33),所述第一安装板(3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2)沿前后方向分布,且互相平行,所述连接板(33)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1)连接,所述连接板(33)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连接,使所述第一安装板(31)的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板(31)用于与顶盖钣金(11)的下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天幕玻璃(12)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板(32)用于安装gnss天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开设有固定孔(321),所述固定孔(321)与所述gnss天线(20)的安装孔(231)配合设置,通过所述固定孔(321)和所述安装孔(231)的配合,实现所述gnss天线(20)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开设有卡槽(34),所述卡槽(34)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且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前端,所述卡槽(34)与所述gnss天线(20)的基体(21)配合设置,所述卡槽(34)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gnss天线(20)的凸缘(22)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安装孔(231)开设于所述凸缘(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1)的上部容纳于所述卡槽(34)内,所述基体(21)的后端面与所述卡槽(34)的后槽壁接触,所述凸缘(2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下方,所述凸缘(2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下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1)的下部容纳于所述卡槽(34)内,所述基体(21)的后端面与所述卡槽(34)的后槽壁接触,所述凸缘(2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上方,所述凸缘(2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上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4)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32)及所述连接板(33),所述基体(21)容纳于所述卡槽(34)内,且所述基体(21)的后端面与所述连接板(33)的前端面接触,所述凸缘(2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下方,且所述凸缘(2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下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开设有避让槽(35),所述避让槽(35)位于所述卡槽(34)后端,且与所述卡槽(34)连通,所述避让槽(35)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33),所述避让槽(35)用于与所述gnss天线(20)的线束(24)配合设置,所述线束(24)穿设于所述避让槽(3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包括定位件(36),所述定位件(36)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1)上端,且所述定位件(36)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1)的前部,所述定位件(36)的后端面用于与所述顶盖钣金(11)的定位面(110)接触,所述第一安装板(31)的上端面用于与所述顶盖钣金(11)的下端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1)之间设有加强筋(332),和/或,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之间设有加强筋(3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1)、所述第二安装板(32)及所述连接板(33)其中至少一个包括位于左右两端的翻边,所述翻边向下延伸凸出。


技术总结
一种GNSS天线安装支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前后方向分布,且互相平行,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与顶盖钣金的下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天幕玻璃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GNSS天线,结构简单,能够在保证GNSS天线的性能,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周侠,汤小生,吴雪珍,谭鑫,望雄波,皮士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