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5835发布日期:2023-07-06 09:4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充磁设备,具体为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分为电动机(符号为m)和发电机(符号为g)。电机制造时需要对其进行充磁处理,在进行充磁时,摆设好附加磁极和被充磁体,只要加上激磁电流,刷瞬间即可完成,一般将充磁体也就是加工切膜后的稀土放入充磁端,随后用橡胶柱抵于被充磁物体随后打开充磁机通电对其进行充磁。

2、为了解决电机制造时的充磁问题,中国专利发布了一种永磁电机制造用的充磁装置,公开号为cn215298986u,包括充磁机主体,所述充磁机主体的一侧设有附加磁极端,在充磁机主体和附加磁极端的外部分别设有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铜管,散热铜管缠绕在充磁机主体和附加磁极端的外表面,所述散热铜管内部设有冷却液,冷却液由输液泵进行输送循环,所述第一机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风冷机构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液泵将散热铜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可带走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得散热铜管可以带走充磁机主体和附加磁极端工作时的热量再配合风冷机构对吸附的热量进行风冷散热起到了充分散热的效果。

3、但是现有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橡胶抵触块在对附加磁极端内部的充磁物料进行加压固定时,持续的挤压力容易导致附加磁极端受到损坏,降低了该充磁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提出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包括充磁机本体,所述充磁机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一机壳,所述充磁机本体右侧设置有缓冲机构和挤压固定机构,所述挤压固定机构位于缓冲机构上方;

3、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部和充磁部;

4、所述缓冲部位于充磁部内部;

5、所述充磁部包括附加磁极端,所述附加磁极端位于充磁机本体右侧,所述附加磁极端外侧设置有第二机壳,所述附加磁极端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面与附加磁极端内部侧面滑动连接;

6、所述缓冲部包括推杆、滑筒、滑板和弹簧,所述推杆、滑筒、滑板和弹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7、优选的,所述推杆顶端面与连接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筒底面与附加磁极端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提高推杆连接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推杆底端面滑动贯穿滑筒顶面延伸至滑筒内部,所述推杆底端面与滑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侧面与滑筒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推杆与滑筒的配合,防止弹簧导致连接板出现晃动现象。

9、优选的,所述弹簧底面与滑筒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顶端面与滑板底面固定连接,提高弹簧连接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机壳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第二机壳右侧面贯通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散热装置对该充磁装置进行散热,过滤网可以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第一机壳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机壳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底面与第二机壳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输出杆顶端面贯穿附加磁极端底面延伸至附加磁极端内部,所述第一气缸输出杆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连接板下方,第一气缸输出杆伸长带动连接的推板将连接板向上推动,从而将连接板上的充磁物料推出附加磁极端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挤压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面与第二机壳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内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机壳上方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滑杆底端面滑动贯穿支撑板顶面延伸至支撑板下方,两个所述滑杆底端面与第二机壳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杆底端面贯穿安装架顶面延伸至安装架内侧,所述第二气缸输出杆底端面与支撑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抵触块,所述橡胶抵触块位于附加磁极端正上方,通过滑杆提高支撑板升降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该橡胶抵触块升降的稳定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对附加磁极端起起到缓冲效果,避免橡胶抵触块持续的挤压力导致附加磁极端受到损坏,提高该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挤压固定机构,第二气缸带动橡胶抵触块下压至附加磁极端的端口,从而将充磁物料挤压固定于至附加磁极端内部的连接板上,从而替代了人工利用绝缘块按压固定充磁物料;通过第一气缸和推板,方便将充磁完毕的充磁物料从附加磁极端内部推出,提高该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包括充磁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磁机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机壳(2),所述充磁机本体(1)右侧设置有缓冲机构(5)和挤压固定机构(6),所述挤压固定机构(6)位于缓冲机构(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04)顶端面与连接板(50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筒(505)底面与附加磁极端(50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04)底端面滑动贯穿滑筒(505)顶面延伸至滑筒(505)内部,所述推杆(504)底端面与滑板(506)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506)侧面与滑筒(505)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07)底面与滑筒(505)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07)顶端面与滑板(506)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2)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7),所述第二机壳(502)右侧面贯通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壳(502)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底面与第二机壳(502)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输出杆顶端面贯穿附加磁极端(501)底面延伸至附加磁极端(501)内部,所述第一气缸(3)输出杆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推板(4),所述推板(4)位于连接板(503)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固定机构(6)包括安装架(601),所述安装架(601)底面与第二机壳(50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601)内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603),两个所述滑杆(60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机壳(502)上方设置有支撑板(604),两个所述滑杆(603)底端面滑动贯穿支撑板(604)顶面延伸至支撑板(604)下方,两个所述滑杆(603)底端面与第二机壳(50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60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02),所述第二气缸(602)输出杆底端面贯穿安装架(601)顶面延伸至安装架(601)内侧,所述第二气缸(602)输出杆底端面与支撑板(604)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04)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抵触块(605),所述橡胶抵触块(605)位于附加磁极端(501)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充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包括充磁机本体,所述充磁机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一机壳,所述充磁机本体右侧设置有缓冲机构和挤压固定机构,所述挤压固定机构位于缓冲机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部和充磁部;所述缓冲部位于充磁部内部;所述充磁部包括附加磁极端。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对附加磁极端起起到缓冲效果,避免橡胶抵触块持续的挤压力导致附加磁极端受到损坏,提高该电机制造用充磁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挤压固定机构,第二气缸带动橡胶抵触块下压至附加磁极端的端口,从而将充磁物料挤压固定于至附加磁极端内部的连接板上,从而替代了人工利用绝缘块按压固定充磁物料。

技术研发人员: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圣浡尔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