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6442发布日期:2023-07-07 16:3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能储能,具体的为一种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圆柱电池的封口结构大都结构复杂,如公开号为cn2112384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圆柱锂电池封口结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顶壁、密封圈侧壁及密封圈底壁,所述密封圈内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叠加设置的帽盖、ptc保护圈、大铝片及cid小铝片,所述cid小铝片焊接于所述大铝片底部,所述密封圈顶壁与所述密封圈底壁夹紧所述帽盖、ptc保护圈及大铝片的外侧,所述帽盖、ptc保护圈及大铝片的外周壁均与所述密封圈的内周壁相贴合。该改进的圆柱锂电池封口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抗跌落和抗撞击性能,但仍具有以下不足:

2、1)需要配置特定的异型结构的密封圈才可达到密封效果,且密封圈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老化等问题,导致密封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3、2)电极的引出需要配置盖帽、大铝片、cid小铝片以及ptc保护圈等多个零部件,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能够满足密封要求,且密封可靠性更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储能电芯,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电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端设有第二电极组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片和端盖组件,所述第一集流片与设置在所述储能电芯第一端的第一箔材连接,且所述第一集流片上设有第一极柱,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环、端盖板和绝缘件,所述端盖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极柱上并与所述第一极柱焊接固定,所述端盖板盖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并与所述外壳焊接固定,所述端盖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端盖环的外径,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端盖环和端盖板之间。

4、进一步,所述端盖环、端盖板和绝缘件之间成型为一体。

5、进一步,所述储能电芯采用卷绕的方式制成,且所述储能电芯外缠绕有胶带。

6、进一步,所述第一集流片与所述第一箔材之间焊接固定。

7、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集流片,所述第二集流片与设置在所述储能电芯第二端的第二箔材连接。

8、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流片上设有第二极柱,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极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极柱沿着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延伸伸出所述外壳外。

9、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流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焊接连接;所述端盖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引出脚;所述第一极柱上焊接有第一电极引出脚。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极柱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设有密封胶塞。

11、进一步,所述第一极柱或第二极柱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设有密封胶塞和注液封口。

12、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流片与所述第二箔材之间焊接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通过在储能电芯的第一端设置第一电极组件,通过在第一集流片上设置第一极柱,可直接引出电极;通过将端盖组件设为端盖环、端盖板和位于端盖环与端盖板之间的绝缘件,并将端盖环与第一极柱焊接固定,将端盖板与外壳焊接固定,如此,即可满足第一极柱以外壳之间的绝缘要求,同时通过焊接的方式,能够保证密封性能,且整个密封结构均不采用密封圈等密封件,而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不仅能够满足密封性能要求,且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更好,同时还可以简化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储能电芯,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电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端设有第二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片和端盖组件,所述第一集流片与设置在所述储能电芯第一端的第一箔材连接,且所述第一集流片上设有第一极柱,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环、端盖板和绝缘件,所述端盖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极柱上并与所述第一极柱焊接固定,所述端盖板盖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并与所述外壳焊接固定,所述端盖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端盖环的外径,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端盖环和端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环、端盖板和绝缘件之间成型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芯采用卷绕的方式制成,且所述储能电芯外缠绕有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片与所述第一箔材之间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集流片,所述第二集流片与设置在所述储能电芯第二端的第二箔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片上设有第二极柱,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极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极柱沿着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延伸伸出所述外壳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焊接连接;所述端盖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引出脚;所述第一极柱上焊接有第一电极引出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设有密封胶塞。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或第二极柱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设有密封胶塞和注液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片与所述第二箔材之间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储能电芯,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电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端设有第二电极组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片和端盖组件,所述第一集流片与设置在所述储能电芯第一端的第一箔材连接,且所述第一集流片上设有第一极柱,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环、端盖板和绝缘件,所述端盖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极柱上并与所述第一极柱焊接固定,所述端盖板盖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并与所述外壳焊接固定,所述端盖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端盖环的外径,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端盖环和端盖板之间。本技术的全焊接式圆柱储能单体,能够满足密封要求,且密封可靠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锋,元金石,辛民昌,张元赛,杨晓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环时代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