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9981发布日期:2023-08-03 20:4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抗器,特别涉及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电子的快速发展,磁性元件是电力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性能、效率以及尺寸,系统功率的增加和体积的限制给磁性元件的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磁性元件的散热问题成为一个瓶颈。强迫风冷能够提供更好的散热,有效减小产品体积,而立绕线圈能有效提高单位电流下的截面积,增大电抗器电流选择。传统的立绕线圈如图3所示,立绕线圈的每匝是对齐叠加设置的,由于中部为铁芯柱,外侧为电抗器壳体结构等,因此立绕线圈的每匝与外接的接触面积、即风冷散热面积很小,限制了立绕线圈的风冷散热效果,也如公告号为cn2119803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能够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每匝交错绕制、形成散热风道的方形立绕线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包括多扎绕制成方形的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层叠布置,最上层以及最下层的所述线圈分别具有引出线,第n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第n+1层的所述线圈单元错位布置,第n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第n+2层的所述线圈单元对齐布置,n为正整数,在错开位置奇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形成散热通道。

3、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单元沿长边方向错开,奇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的短边、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的短边、奇数层或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的长边围成所述散热通道。

4、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为散热风道。

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为散热液流道。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通过奇数层线圈单元与偶数层线圈单元的错位设置,在方形立绕线圈的纵向两端形成散热通道,通过对散热通道通风形成强迫风冷等方式,使线圈单元形成更好的散热,达到更佳的性能,提升可靠性,且散热通道所在位置的线圈单元之间产生间隙,散热面积更大,相比于直接在电抗器壳体边缘散热的方式效果更好;

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包括多扎绕制成方形的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层叠布置,最上层以及最下层的所述线圈分别具有引出线,其特征在于,第n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第n+1层的所述线圈单元错位布置,第n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第n+2层的所述线圈单元对齐布置,n为正整数,在错开位置奇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形成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沿长边方向错开,奇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的短边、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的短边、奇数层或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的长边围成所述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为散热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为散热液流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包括多扎绕制成方形的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层叠布置,第n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第n+1层的所述线圈单元错位布置,第n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第n+2层的所述线圈单元对齐布置,n为正整数,在错开位置奇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与偶数层的所述线圈单元形成散热通道。本技术通过奇数层线圈单元与偶数层线圈单元的错位设置,在方形立绕线圈的纵向两端形成散热通道,通过对散热通道通风形成强迫风冷等方式,使线圈单元形成更好的散热,达到更佳的性能,提升可靠性,且散热通道所在位置的线圈单元之间产生间隙,散热面积更大,相比于直接在电抗器壳体边缘散热的方式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腾,吴智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英大科特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