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4079发布日期:2023-12-07 00:1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二池电池作为主要的动力源,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二次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热量过高影响二次电池循环寿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通常会为二次电池配套安装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装置。例如,液冷板和隔热垫便是一种常用的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装置,液冷板安装于电池的底面起到冷却散热作用,隔热垫装设在相邻两个电池之间起到隔热防火作用。但将液冷板布置于电池底面会造成散热路径过长,传热量不足,隔热垫虽然能起到热失控防火作用但同时又会减小电池的散热面积,最终影响对电池的冷却效率,无法对电池的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做到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影响电池的冷却效率,热管理与热失控防护无法兼顾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

3、至少两个电池单元,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元按照预设方向并排间隔布置;

4、热管理板,所述热管理板包括多个传热部和多个衔接部,多个所述传热部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传热部的同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电池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热部之间;

5、并且,所述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所述传热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侧面传热接触;

6、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侧面。

7、上述方案的电池模组工作时,电池单元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其中电池单体的第一侧面直接与传热部进行热传递,并最终通过热管理板将热量耗散,由于第一侧面为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侧面,因而电池单元与传热部之间的传热路径短,传热面积大,能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传热量,进而提升热管理板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率;此外,相邻两个传热部的同一端通过一个衔接部连接,而电池单元则能彼此相对独立的装设在各自对应的相邻两个传热部之间,使得不同电池单元能通过传热部和衔接部彼此隔离,实际工作中即便其中某一个电池单元因热失控而起火,火焰也很难波及周边的电池单元,从而提升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能力,也即热管理板与电池单元的上述装配结构能有效兼顾对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与热失控防护,保证电池模组安全可靠工作。

8、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衔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的相对两端,以使所述传热部和所述衔接部依次首尾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单元的装配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衔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的上方和下方。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部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直接接触传热;或者,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导热介质,所述传热部通过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间接接触传热。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板为导热金属板。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部的内部形成有冷却流道。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道为迂回型结构;或者,所述冷却流道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流道并排间隔设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单体、第二电池单体和隔热垫,所述隔热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之间。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传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传热接触。

1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衔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的相对两端,以使所述传热部和所述衔接部依次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单元的装配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衔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的上方和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直接接触传热;或者,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导热介质,所述传热部通过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间接接触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板为导热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的内部形成有冷却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为迂回型结构;或者,所述冷却流道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流道并排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单体、第二电池单体和隔热垫,所述隔热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传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传热接触。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按照预设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热管理板包括多个传热部和多个衔接部,多个传热部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个传热部的同一端通过一个衔接部连接,电池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传热部之间;并且,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传热部与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第一侧面传热接触;其中,第一侧面为所述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侧面。电池单元与传热部之间的传热路径短,传热面积大,能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传热量,提升冷却效率;不同电池单元之间通过传热部和衔接部彼此隔离,即便其中某一个电池单元因热失控而起火,火焰也很难波及周边的电池单元,从而提升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