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7204发布日期:2023-06-10 02:3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具体涉及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


背景技术:

1、动力牵引电池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叉车领域,具有较好的外部密封结构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动力型牵引电池采用普通防护盖使用和生产时,无法直接监测电池动态数据(例如电压、内阻),需将监测表针插入普通防护盖中央预留2mm小孔内或通过专用工具掀开防护盖,方可进行数据测量,如此操作带来的隐患有两个:其一,采用表针插入防护盖孔内的方式时,由于酸液或水能够通过孔状间隙进入极柱内部,长期使用后,电池极柱上部留存一定厚度绿色反应物质,电池在循环充放过程中,会加剧极柱的腐蚀,从而破坏数据监测的准确性,无法确认电池真实状态,并会导致单只电池出现充电不足等质量问题,或存在爆炸的危险性。其二,采用专用工具掀开防护盖时,极柱表面螺栓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腐蚀将更加明显,不但影响监测数据,对于后期充电电流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加速电池失效速率。

2、cn215342742u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防护顶盖,包括顶板,顶板两侧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顶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顶部中央连通有顶孔,顶孔设于正极柱和负极柱之间,安装槽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底槽,底槽内均设有两片对置的弧形弹片,顶板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注液孔,注液孔均与安装槽连通,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防爆注液两用组件。采用了防爆注液两用组件作为防爆组件使用,无须单独开设注液孔。虽然解决了防爆性的问题,但是仍旧无法直接对电池性能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采用整体密封结构,阻止电解液进入,可直接采用铆钉测量电池参数,操作简单,测量精准,实现完全防护的同时,避免后期极柱腐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3、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铆钉,铆钉包括铆体、铆钉杆、球体,铆钉上套设有弹簧,下盖设置在动力型牵引电池上,下盖上设置有铜套管,铜套管上设置有螺栓。弹簧为导电弹簧,材质为不锈钢,铸造时应保证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弹簧表面无凹坑、断裂等质量缺陷,导电弹簧一端与铆钉紧密连接,其另一端直接接触在螺栓上方,螺栓与铜套管紧密配合后,通过一定压力将弹簧按压于螺栓上,从而形成紧密配合。铆钉为防酸特性铆钉,使之被压缩在上盖与弹簧之间,经受力压缩时通过铆钉监测动力型牵引电池相关数据。

4、优选的,弹簧为梯形结构。

5、优选的,球体的最大直径大于弹簧的最小内直径。

6、优选的,上盖与下盖通过卡扣连接。

7、优选的,铜套管上设置有螺纹b,螺栓与螺纹b连接。

8、优选的,铆体为蘑菇状,铆体与铆钉杆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9、优选的,铆钉杆上设置有螺纹a,球体通过螺纹a连接在铆钉杆上。

10、优选的,铆钉上设置有圆孔。

11、优选的,下盖通过固定块与动力型牵引电池连接。

12、优选的,铜套管外设置有铅极柱。

13、本实用新型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铆钉杆为圆柱体,在拉铆的作用下,使铆体膨胀夹紧工作,拉紧后上盖和铆体紧密结合。防护盖中导电弹簧采用可变性较好,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设计中采用上部紧扣下部松口的梯形设计,导电弹簧上部弹簧紧紧缠绕在塑料盖露出的铆体的部分,由于拉铆过程中铆体是扩张状态的,在铆体露出部分缠绕导电弹簧后,两部分配合非常紧密,不会因为长期使用存在脱落、配合松动的问题。由于导电弹簧下部采用松口设计,在监测时接触螺栓的接触面积较大,测量过程中会更加精准,避免由于接触不良等因素导致测量过程中的测量误差,且整体设计后,酸液无法从防护盖表面进入到极柱内部,有效避免后期酸液腐蚀。同时也确保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会由于酸液腐蚀导致极柱连接不紧密所出现的充电不足等问题,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将铆钉压缩在塑料盖和铆杆之间,导电弹簧采用上紧下松的结构,紧口位置紧紧扣在铆钉的半圆式铆杆上,松口位置直接压在不锈钢螺帽上,通过铆钉、导电弹簧和不锈钢螺帽的紧密配合,形成较好的导电和密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因酸液腐蚀形成连线松动而导致爆炸等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方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单体电池数据的监测。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下盖(6),上盖(1)上设置有安装孔(3),安装孔(3)内设置有铆钉(2),铆钉(2)包括铆体(21)、铆钉杆(23)、球体(24),铆钉(2)上套设有弹簧(4),下盖(6)设置在动力型牵引电池(5)上,下盖(6)上设置有铜套管(8),铜套管(8)上设置有螺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弹簧(4)为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球体(24)的最大直径大于弹簧(4)的最小内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上盖(1)与下盖(6)通过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铜套管(8)上设置有螺纹b(11),螺栓(7)与螺纹b(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铆体(21)为蘑菇状,铆体(21)与铆钉杆(23)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铆钉杆(23)上设置有螺纹a(25),球体(24)通过螺纹a(25)连接在铆钉杆(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铆钉(2)上设置有圆孔(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下盖(6)通过固定块(10)与动力型牵引电池(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其特征在于:铜套管(8)外设置有铅极柱(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所述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铆钉,铆钉包括铆体、铆钉杆、球体,铆钉上套设有弹簧,下盖设置在动力型牵引电池上,下盖上设置有铜套管,铜套管上设置有螺栓。本技术提出的直接监测电池动态的动力型牵引电池防护盖,采用整体密封结构,阻止电解液进入,可直接采用铆钉测量电池参数,操作简单,测量精准,实现完全防护的同时,避免后期极柱腐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争,张存春,凌爱中,高建,田雪,李志刚,刘学峰,王庆付,王登位,程远法,王化沛,刘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