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分间隙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4846发布日期:2023-09-13 21:3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分间隙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差分间隙天线。


背景技术:

1、介质谐振器是一种性能优秀的天线,可以用于5g毫米波的移动端。其由辐射结构和馈电结构这两个部分构成。若介质谐振器的结构参数选定之后,其中谐振模式的集合也随之确定。馈电结构的首要作用在于激励起介质谐振器中所期望的工作模式,并且实现馈电端口与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同时在天线工作频带内,馈电结构要避免激励起介质谐振器中的其他模式,这样才能把端口输入的能量全部传递给所期望的工作模式,然后由该模式辐射到自由空间当中。

2、现有较为常规的馈电结构的工作带宽一般在22.5-26ghz,带宽范围较为狭窄,无法很好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差分间隙天线。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差分间隙天线,其包括介质基板、贴附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板和安装于所述金属板上介质谐振器,所述金属板上设有馈电结构和多个地孔,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缝隙、第二馈电缝隙以及差分结构,所述差分结构设置在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的连接处,多个所述地孔分别置于差分结构的周遭,所述第一馈电缝隙与第二馈电缝隙为相同结构,所述介质谐振器压盖于馈电结构上。

3、优选地,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均包括丨型缝隙、匚型缝隙以及l型缝隙,所述丨型缝隙连接于所述匚型缝隙的第一端并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l型缝隙连接于所述匚型缝隙的第二端并朝第一方向延伸。

4、优选地,所述匚型缝隙的第一端的长度尺寸大于匚型缝隙的第二端的长度尺寸。

5、优选地,所述匚型缝隙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5.6mm。

6、优选地,所述差分结构包括u型缝隙,所述u型缝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馈电缝隙的l型缝隙以及第二馈电缝隙的l型缝隙连接,所述u型缝隙朝第一方向延伸。

7、优选地,所述差分结构包括信号孔,所述u型缝隙半裹于所述信号孔的开口处。

8、优选地,所述u型缝隙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0.6mm。

9、优选地,所述地孔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地孔分别设置在u型缝隙的闭口端的三个方位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馈电缝隙的丨型缝隙与第二馈电缝隙的丨型缝隙之间的距离为4mm。

11、优选地,所述馈电结构中的所有缝隙的宽度尺寸为0.3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差分间隙天线,该差分间隙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贴附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板和安装于所述金属板上介质谐振器,所述金属板上设有馈电结构和多个地孔,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缝隙、第二馈电缝隙以及差分结构,所述差分结构设置在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的连接处,多个所述地孔分别置于差分结构的周遭,所述第一馈电缝隙与第二馈电缝隙为相同结构,所述介质谐振器压盖于馈电结构上,相比对常规的馈电结构,提升带宽以及提高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均包括丨型缝隙、匚型缝隙以及l型缝隙,所述丨型缝隙连接于所述匚型缝隙的第一端并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l型缝隙连接于所述匚型缝隙的第二端并朝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缝隙的第一端的长度尺寸大于匚型缝隙的第二端的长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缝隙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5.6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结构包括u型缝隙,所述u型缝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馈电缝隙的l型缝隙以及第二馈电缝隙的l型缝隙连接,所述u型缝隙朝第一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结构包括信号孔,所述u型缝隙半裹于所述信号孔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缝隙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0.6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孔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地孔分别设置在u型缝隙的闭口端的三个方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的丨型缝隙与第二馈电缝隙的丨型缝隙之间的距离为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间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结构中的所有缝隙的宽度尺寸为0.3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分间隙天线,该差分间隙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贴附于介质基板上的金属板和安装于金属板上介质谐振器,金属板上设有馈电结构和多个地孔,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缝隙、第二馈电缝隙以及差分结构,差分结构设置在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的连接处,多个地孔分别置于差分结构的周遭,第一馈电缝隙与第二馈电缝隙为相同结构,介质谐振器压盖于馈电结构上,相比对常规的馈电结构,提升带宽以及提高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力。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