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底护板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8048发布日期:2024-03-28 18:4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底护板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为保护电池包内电芯及液冷板,通常会在电池包下箱体内安装底护板,用于汽车行驶中起到防撞击防挤压的作用。目前底护板多为铝合金结构,常见结构为铝合金单板结构,在受到激烈撞击时,受撞击处变形较大,有伤害到电芯的风险;少部分采用空心铝合金结构,防撞击效果更好,但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且重量优势仍不明显。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池包底护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及电池包,解决了现有电池包底护板的防撞效果较差以及重量优势不明显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包括:

4、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多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排列,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体成型,且均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及

5、面板,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底板组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粘接。

6、该电池包底护板包括底板组件,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的多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一支撑件间隔排列,面板盖设于底板组件,并与第一支撑件相粘接,使得电池包底护板形成多型腔结构,底板和第一支撑件一体成型,且均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从而降低了电池包底护板的重量,能够提升电池包底护板侧向挤压性能及抗冲击性能。

7、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组件的周向表层包括多层叠置的底板纤维布层,所述底板组件的周向表层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纤维单向纱,所述纤维单向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8、上述结构的底板组件通过多层叠置的底板纤维布层的周向表层对内部的纤维单向纱形成包裹,纤维单向纱增强韧性,使得底板组件的强度以及韧性较好。

9、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每层所述底板纤维布层均包括四层底板纤维层,四层所述底板纤维层的纤维分别按照四个方向铺叠编织而成,四层所述底板纤维层的纤维的铺设角度依次为0°、45°、90°、-45°。

10、上述的底板纤维布层的结构及韧性较好。

11、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等间隔设置。

12、多个第一支撑件等间隔设置,第一支撑件均匀布置,能够对面板以及面板上的部件起到均匀分散支撑的作用,避免由于第一支撑件的分布不均匀导致底板组件的局部出现形变的现象。

13、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包底护板包括多组所述底板组件,多组所述底板组件依次搭接相连,所述面板与多组所述底板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相粘接。

14、电池包底护板包括多组底板组件,多组底板组件搭接相连,从而能够形成尺寸较大的底板组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通过组装的方式形成尺寸较大的底板组件,使得在制备单块底板组件时,由于单块底板组件尺寸较小,从而降低了制备难度。

15、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组所述底板组件中的其中一组所述底板组件设置有搭接边,所述搭接边与另一组所述底板组件的所述底板相搭接,且所述搭接边与对应的所述底板通过胶层相粘接。

16、相邻两组底板组件通过在其中一组上设置搭接边的形式实现与相邻的两组底板组件的另一组的底板的搭接,然后通过胶层相粘接从而实现底板组件的组装,组装较为简便,而且能够保证整体的强度。

17、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面板相连,和/或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面板相连。

18、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呈夹角设置,以对面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增强电池包底护板的强度。

19、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由纤维材料制成或由铝合金板制成。

20、面板由纤维材料制成,可设计性更强,密度较低,对于有特殊方向性工况要求的场景防撞效果更好;面板由铝合金制成,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有综合性工况要求的场景防撞效果较好。

21、作为上述电池包底护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包括多层面板纤维布层,每层所述面板纤维布层均包括两层面板纤维层,两层所述面板纤维层的纤维分别按照两个方向铺叠编织而成,两层所述面板纤维层的纤维的铺设角度依次为0°、90°。

22、上述设置对于提升侧向挤压性能及抗冲击性能有明显优势,实际应用范围更广。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底护板。

24、该电池包通过上述的电池包底护板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撞效果,起到对电池包较好的防护。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包底护板,该电池包底护板包括底板组件,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的多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一支撑件间隔排列,面板盖设于底板组件,并与第一支撑件相粘接,使得电池包底护板形成多型腔结构,底板和第一支撑件一体成型,且均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从而降低了电池包底护板的重量,能够提升电池包底护板侧向挤压性能及抗冲击性能。

2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包,通过上述的电池包底护板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撞效果,起到对电池包较好的防护。



技术特征:

1.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1)的周向表层(10)包括多层叠置的底板纤维布层,所述底板组件(1)的周向表层(10)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纤维单向纱,所述纤维单向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1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底板纤维布层均包括四层底板纤维层,四层所述底板纤维层的纤维分别按照四个方向铺叠编织而成,四层所述底板纤维层的纤维的铺设角度依次为0°、45°、9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12)等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底护板包括多组所述底板组件(1),多组所述底板组件(1)依次搭接相连,所述面板(2)与多组所述底板组件(1)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2)相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底板组件(1)中的其中一组所述底板组件(1)设置有搭接边(13),所述搭接边(13)与另一组所述底板组件(1)的所述底板(11)相搭接,且所述搭接边(13)与对应的所述底板(11)通过胶层相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1)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2)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12)与所述面板(2)相连,和/或所述第一支撑件(12)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面板(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由纤维材料制成或由铝合金板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包括多层面板纤维布层(21),每层所述面板纤维布层(21)均包括两层面板纤维层,两层所述面板纤维层的纤维分别按照两个方向铺叠编织而成,两层所述面板纤维层的纤维的铺设角度依次为0°、90°。

10.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底护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及电池包,电池包底护板包括底板组件和面板,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的多个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第一支撑件间隔排列,且多个第一支撑件的排列方向与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底板和第一支撑件一体成型,且均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面板盖设于底板组件,并与第一支撑件相粘接。该电池包底护板形成多型腔结构,底板和第一支撑件一体成型,且均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从而降低了电池包底护板的重量,能够提升电池包底护板侧向挤压性能及抗冲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乔凤,李世春,邹文斌,吴铠,张伟,魏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