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128发布日期:2023-09-23 20:2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电线线束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1、在行业生产中,现有打端子穿胶壳产品,如图1所示,采用的加工工艺是没有凸点的胶壳在组装假内模后直接成型外模,要求在生产时需先成型外模然后人工点胶水。此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胶水溢出,生产效率低,报废产品太多,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外模胶料与胶壳紧紧密封,防止产品开口,增强产品的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连接端子与连接线,在所述连接端子与连接线的连接处包覆有胶壳,在该胶壳上形成有若干凸点,在所述胶壳外成型有塑料外模,所述凸点与所述塑料外模限位配合。

4、进一步的,所述胶壳的前端部分突出于所述塑料外模。

5、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外模延伸至所述连接线的外壁。

6、进一步的,所述凸点设置于所述胶壳的至少两侧。

7、进一步的,所述凸点分布于所述胶壳的周侧。

8、进一步的,所述凸点分布于所述胶壳的较长边的两侧。

9、进一步的,所述凸点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10、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使用带凸点的胶壳在组装假内模后直接成型塑料外模,使外模的胶料能有效钻进凸点形成的缝隙里面,从而使塑料外模的胶料与胶壳形成一种拉拔力,胶壳与塑料外模之间不会脱落,不会有缝隙,且省去了人工点胶水的步骤,相较于传统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及报废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与连接线,在所述连接端子与连接线的连接处包覆有胶壳,在该胶壳上形成有若干凸点,在所述胶壳外成型有塑料外模,所述凸点与所述塑料外模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的前端部分突出于所述塑料外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模延伸至所述连接线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设置于所述胶壳的至少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分布于所述胶壳的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分布于所述胶壳的较长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胶壳与塑胶开口的线束结构,包括连接端子与连接线,在所述连接端子与连接线的连接处包覆有胶壳,在该胶壳上形成有若干凸点,在所述胶壳外成型有塑料外模,所述凸点与所述塑料外模限位配合。其显著效果是:使用带凸点的胶壳在组装假内模后直接成型塑料外模,使外模的胶料能有效钻进凸点形成的缝隙里面,从而使塑料外模的胶料与胶壳形成一种拉拔力,胶壳与塑料外模之间不会脱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及报废品。

技术研发人员:黎文钦,苏希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川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