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5298发布日期:2023-10-06 13:2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电池装置的设计方案中,电池装置的换热板具有位于电池底面和侧面的部分,且换热板的这两个部分的连接处为弯折倒角结构,弯折倒角结构尺寸较大导致换热板位于电池侧面的部分距离电池较远,影响冷却效果,并造成较大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热性能较佳且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电池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中,包括电池以及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底面部及侧面部,所述底面部与所述侧面部弯折连接,所述底面部和侧面部共同形成所述换热板的容纳空间,所述电池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底面部和侧面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底面和侧面;其中,所述底面部与所述侧面部的连接处具有弯折倒角结构,以所述底面部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在所述基准面上,所述弯折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7mm。

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包括电池以及换热板,换热板包括分别位于电池的底面和侧面的底面部及侧面部,底面部与侧面部的连接处具有弯折倒角结构,以底面部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弯折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7mm。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弯折倒角结构改善底面部与侧面部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将弯折倒角结构的宽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据此能够使得换热板的侧面部更加靠近电池的侧面,从而提升换热效果,同时能够减小因设置弯折倒角结构而造成的空间占用,提升电池装置的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以及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底面部及侧面部,所述底面部与所述侧面部弯折连接,所述底面部和侧面部共同形成所述换热板的容纳空间,所述电池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底面部和侧面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底面和侧面;其中,所述底面部与所述侧面部的连接处具有弯折倒角结构,以所述底面部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在所述基准面上,所述弯折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7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准面上,所述弯折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宽度为1mm~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倒角结构为r角结构、不规则弧角结构或者斜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面部上,所述电池承载于所述支撑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材质为绝缘导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具有流道区域和非流道区域,所述底面部的换热流道仅位于所述流道区域;其中,所述支撑件对应于所述非流道区域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的非流道区域的顶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支撑件容纳于所述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电池和支撑件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导热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两个所述侧面部,两个所述侧面部分别弯折连接于所述底面部的相对两侧的侧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以及换热板,换热板包括底面部及侧面部,底面部与侧面部弯折连接,底面部和侧面部共同形成换热板的容纳空间,电池容纳于容纳空间中,底面部和侧面部分别位于电池的底面和侧面;底面部与侧面部的连接处具有弯折倒角结构,以底面部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在基准面上,弯折倒角结构的正投影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7mm。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改善底面部与侧面部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将弯折倒角结构的宽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据此能够使得换热板的侧面部更加靠近电池的侧面,从而提升换热效果,同时能够减小因设置弯折倒角结构而造成的空间占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肖志伟,赵幸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