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0602发布日期:2023-12-06 23:0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特别涉及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属于低压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1、任意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就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作用是改善功率因素从而减小用电费用,并能够减轻设备的负荷,增加其使用寿命,减少供电端到用电端之间的线路损失,低压电力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

2、其中申请号为“cn202121726999.x”所公开的“一种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包括壳体,壳体的右侧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框,壳体的左侧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框,第二散热框的右侧壁中部铆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扇叶,壳体的底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减震机构,壳体的顶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另一组减震机构,上下两组相对应的减震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型框,两组回型框之间铆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套接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滑板、安装板和安装孔,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杆滑动套接,滑板通过螺钉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显著,避免内部元件受到撞击而受损,延长使用寿命,在经过进一步检索,其中申请号为“cn202020489033.8”所公开的“一种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散热槽一,所述外罩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罩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孔和风扇结构的配合使用,形成了一条空气通路,将散热片结构收集的热量通过空气散发出去,将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排出,同时通过散热槽一和散热槽二的设置,增大了外罩的表面积,有利于散热,该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的将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极大的延长了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方便了使用者使用,提高了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实用性。

3、上述两种公开技术中的低压电力电容器,还存在以下缺陷:低压电力电容器工作时,无法对电容器内的电器元件精准散热,导致散热效果差,安装过程麻烦,不便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精准散热,不便拆装维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设有组装组件,两个所述组装组件之间卡合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隔板,所述承载板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

3、优选的,两个所述组装组件均包括安装座、卡板、卡槽、连接槽和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板,两个所述连接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两侧的底部,两个所述卡板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板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一侧的内壁。

4、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均开设有调节槽,两个所述卡板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

5、优选的,两个所述散热组件均包括滑轨、螺纹丝杆、移动座、连接轴和转盘,两个所述滑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滑轨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两个所述滑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座,两个所述移动座的内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均固定收转盘。

6、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承载座,两个所述承载座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若干个导热杆。

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框,两个所述防护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散热口的一侧,两个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散热扇,两个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均通过四个等距离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设有防尘板。

8、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穿线槽。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转动转盘,使连接轴转动,带动螺纹丝杆转动,进而使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左右移动,移动座带动连接杆移动,使承载座移动,进而调节导热杆的位置,使导热杆的一端紧贴电器元件,将热量导出;

11、通过设置的组装组件,拉动调节杆,使调节杆在调节槽内移动,带动卡板滑入安装座,压缩复位弹簧,使卡板与卡槽分离,便于将壳体取出,解决了安装时间过长,难以拆卸的问题。



技术特征:

1.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固定座(1)的两侧均设有组装组件(5),两个所述组装组件(5)之间卡合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底部固定设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隔板(7),所述承载板(4)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组件(6),所述壳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组装组件(5)均包括安装座(501)、卡板(502)、卡槽(503)、连接槽(504)和复位弹簧(505),两个所述安装座(50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的两侧,两个所述安装座(5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板(502),两个所述连接槽(504)分别开设在所述固定座(1)的两侧,两个所述卡板(50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槽(504)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卡槽(503)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2)两侧的底部,两个所述卡板(50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503)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板(502)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复位弹簧(505),两个所述复位弹簧(50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501)一侧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座(501)的顶端均开设有调节槽(11),两个所述卡板(502)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0),两个所述调节杆(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调节槽(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组件(6)均包括滑轨(601)、螺纹丝杆(602)、移动座(603)、连接轴(604)和转盘(605),两个所述滑轨(60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4)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滑轨(601)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602),两个所述滑轨(6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座(603),两个所述移动座(603)的内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丝杆(602)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丝杆(6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04),两个所述连接轴(604)的一端均固定收转盘(6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座(60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承载座(13),两个所述承载座(13)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若干个导热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框(15),两个所述防护框(15)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散热口(8)的一侧,两个所述防护框(15)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固定板(18),两个所述固定板(18)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散热扇(17),两个所述防护框(15)的一侧均通过四个等距离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设有防尘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穿线槽(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型低压电力电容器,涉及低压电力电容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固定座的两侧均设有组装组件,两个组装组件之间卡合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承载板,承载板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组件,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转动转盘,使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左右移动,移动座带动连接杆移动,进而调节导热杆的位置,使导热杆紧贴电器元件,将热量导出;通过设置的组装组件,拉动调节杆,带动卡板滑入安装座,卡板与卡槽分离,便于将壳体取出,解决了安装时间过长,难以拆卸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章,王元东,王作本,张新东,任华南,刘志龙,赵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维新电力储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