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8332发布日期:2024-01-06 23:0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扁平线端子,具体为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


背景技术:

1、ffc柔性扁平线作为新型数据电缆线具有体积小、厚度薄、成本低廉,制作方便的特点,可充分利用产品内部空间,美化布局,减小产品整体体积,节省资源,因此应用极为广泛,扁平线中的导体需要通过外接端子作为输出端,扁平导体与外接端子利用传统的铆接或压接方式连接。

2、申请号为cn21698088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后端延伸出用于连接扁平线中扁平导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靠端子主体的第一铆接部和靠后的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一铆接部的前侧为平整的第一铆接面,通过两个铆接部分对扁平线进行连接,前端部分保持平整,靠后部分宽度有所减少,从而提高抗拉扯能力,不易脱落,

3、但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弊端:扁平线与端子只有单面接触,接触面较小,容易导致二者连接处发热,导致端子烧毁,另外,其缺少对于扁平线套皮部的固定,因此,其端子的抗拉扯能力仍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包括:主体模块,所述主体模块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一侧的连接部、端部固定在底板顶端的上覆板、固定在底板顶端两侧的第一翼板、固定在底板远离连接部端部上的框体、对称设置且端部固定在框体上的第二翼板以及嵌合在底板上方的扁平线本体。

3、所述第二翼板的外侧面上呈阵列设置有三角凸起。

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覆板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第一翼板靠近框体的端部的齐平。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框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开有矩形孔,所述第二翼板的端部一体固定在矩形孔的内壁上。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三角凸起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斜面朝向框体远离底板的一侧。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扁平线本体包括覆皮部以及连接在覆皮部端部上的导线部。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覆皮部嵌合在框体内腔。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线部嵌合在底板与上覆板之间,且第一翼板压紧在上覆板顶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板的顶端一体固定上覆板,在端子与扁平线连接时,将扁平线的导线部设置在底板与上覆板之间,从而使得扁平线与端子双面接触,增大了二者接触的面积,有效的避免了二者连接处因接触面积小发热的现象出现,同时第一翼板压紧在上覆板的顶端,通过上覆板能够将挤压力均匀的分布到扁平线的导线部上,保证了连接的稳定。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板的端部上固定框体,同时在框体顶端与底端设置第二翼板,同时在第二翼板上呈阵列设置多个三角凸起,在端子与扁平线连接时,相对第二翼板夹紧扁平线的覆皮部,同时三角凸起在压力作用下咬入到扁平线的覆皮部内,从而对扁平线的覆皮部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增加了铆压端子的抗拉扯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包括:主体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00)包括底板(110)、固定在底板(110)一侧的连接部(120)、端部固定在底板(110)顶端的上覆板(130)、固定在底板(110)顶端两侧的第一翼板(140)、固定在底板(110)远离连接部(120)端部上的框体(150)、对称设置且端部固定在框体(150)上的第二翼板(160)以及嵌合在底板(110)上方的扁平线本体(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板(130)一端固定在底板(110)上,另一端与第一翼板(140)靠近框体(150)的端部的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50)的顶端与底端均开有矩形孔,所述第二翼板(160)的端部一体固定在矩形孔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凸起(16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斜面朝向框体(150)远离底板(11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本体(170)包括覆皮部(171)以及连接在覆皮部(171)端部上的导线部(1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皮部(171)嵌合在框体(150)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部(172)嵌合在底板(110)与上覆板(130)之间,且第一翼板(140)压紧在上覆板(130)顶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平线铆压端子,主体模块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一侧的连接部、端部固定在底板顶端的上覆板、固定在底板顶端两侧的第一翼板、固定在底板远离连接部端部上的框体、对称设置且端部固定在框体上的第二翼板以及嵌合在底板上方的扁平线本体,底板采用铜等导电材料制成,用于扁平线电流的传输,连接部与底板采用一体成型,用于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上覆板同样采用铜等导电材料制成,其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向上倾斜,且端部与第一翼板靠近框体的端部齐平,用于配合底板贴紧扁平线的顶端面与底端面,从而增大扁平线与端子的接触面积,该扁平线铆压端子,具有端子与扁平线接触面积大以及抗拉扯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波,沈明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占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