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4832发布日期:2024-03-18 16:38阅读: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电池,特别涉及到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二次电池作为诸如移动装置和电动车之类的各种产品中的能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二次电池是一种有潜力的能源,能够替代使用化石燃料的现有产品,并且因为其不会因能源使用产生副产物,而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备受关注。

2、近来,随着高续航、长寿命电池对体积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电池结构的极限设计对电池的安全风险也相应提高。申请号为cn201120514899.0的一种卷绕电池体及软包锂离子电池及极片,其电池极耳焊印束缚导致的极片膨胀应力不均产生析锂,现有解决电池因极片膨胀导致的电池头尾部变形析锂的方法仅为增加极耳高度,提高箔材焊印距离隔膜的距离,从而缓解电池极耳焊印束缚导致的极片膨胀应力不均产生的析锂。该方法虽可缓解应力不均,但会增加极耳长度,顶封tab(标签)片白胶外露长度增加,电池有漏液风险。降低极片长度来增加极耳高度会损失能量,降低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极耳焊印束缚导致极片膨胀应力不均产生析锂,顶封tab片白胶外露长度增加,电池有漏液风险,降低体积能量密度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池。

3、一种电池,包括层叠后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还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片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耳连接,且所述正极耳弯曲形成拱形设置;所述负极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耳连接,且所述负极耳弯曲形成拱形设置,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两侧或同侧。

4、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所述正极耳舒展和收缩的第一间隙;所述负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所述负极耳舒展和收缩的第二间隙。

5、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正极片关于所述电池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多个所述负极片关于所述电池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6、进一步地,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极耳的焊接高度值为h,其中h=a(1+a%)|(n-n正/2)|+b(1+b%)|(n-n负/2)|+d;

8、其中,a为所述正极片的厚度值、b为所述负极片的厚度值、c为所述隔膜的厚度值、a%为所述正极片的满电膨胀率值、b%为所述负极片的满电膨胀率值、c%为所述隔膜的膨胀率值、n正/n负为所述电池叠片的层数值;d为所述中心轴距焊点的距离值,为一常数。

9、进一步地,所述极耳的焊接高度值的取值范围为5毫米至10毫米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耳材质为金属铝、以金属铝为镀层的复合材料、可用做所述正极耳的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

11、进一步地,所述负极耳材质可以是金属铜、镍、铜镀镍、以铜或者镍为镀层的复合材料、可用做所述电芯负极极耳的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芯,已叠片或卷绕,但未入壳封装的电芯为卷芯,所述正极耳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卷芯的厚度的关系为:所述正极耳的最大厚度大于零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厚度与所述正极片的叠片层数的商;所述正极耳的宽度与所述卷芯的宽度的关系为:所述正极耳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宽度。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芯,已叠片或卷绕,但未入壳封装的电芯为卷芯,所述负极耳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卷芯的厚度的关系为:所述负极耳的最大厚度大于零小于所述卷芯的厚度与所述负极片的叠片层数的商;所述负极耳的宽度与所述卷芯的宽度的关系为:所述负极耳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宽度。

14、有益效果:

15、一种电池,正极片与正极耳连接的一端成拱形设置,负极耳与负极耳连接的一端成拱形设置,电池充电时,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变小,成微拱形结构,电池放电时,正极耳和负极耳恢复成原来的拱形,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逐渐变小,循环后期,电池满充时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完全消失。依靠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结构的这种伸缩舒展可以实现电池充放电时头尾受力的均匀,避免电池头尾部变形析锂。正极耳与正极耳连接的一端成拱形设置,负极耳与负极耳连接的一端成拱形设置,相比于增加极耳高度,提高箔材焊印距离隔膜的距离,此方案顶封tab片白胶外露长度不会增加,减少电池漏液风险,确保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括层叠后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片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耳连接,且所述正极耳弯曲形成拱形结构;所述负极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耳连接,且所述负极耳弯曲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两侧或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所述正极耳舒展和收缩的第一间隙;所述负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所述负极耳舒展和收缩的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极片关于所述电池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多个所述负极片关于所述电池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焊接高度值为h,其中所述h=a(1+a%)|(n-n正/2)|+b(1+b%)|(n-n负/2)|+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的焊接高度值的取值范围为5毫米至10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材质为金属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耳材质为金属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为卷芯,所述正极耳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卷芯的厚度的关系为:所述正极耳的最大厚度大于零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厚度与所述正极片的叠片层数的商;所述正极耳的宽度与所述卷芯的宽度的关系为:所述正极耳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为卷芯,所述负极耳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卷芯的厚度的关系为:所述负极耳的最大厚度大于零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厚度与所述负极片的叠片层数的商;所述负极耳的宽度与所述卷芯的宽度的关系为:所述负极耳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电池,包括层叠后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负极片、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片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耳连接,且所述正极耳弯曲形成拱形结构;所述负极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耳连接,且所述负极耳弯曲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两侧或同侧,电池充电时,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变小,成微拱形结构,电池放电时,正极耳和负极耳恢复成原来的拱形,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逐渐变小。依靠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拱形结构的这种伸缩舒展可以实现电池充放电时头尾受力的均匀,避免电池头尾部变形析锂。此方案顶封TAB片白胶外露长度不会增加,减少电池漏液风险,确保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啟瑞,周奇,杜鑫川,熊得军,孟晓茜,邹明村,南广,任彦朋,奚光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