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2928发布日期:2024-03-25 19:1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及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箱体。


背景技术:

1、连接器包括公座与母座,公座设置有导通柱,母座设置有导通孔,当导通柱插入导通孔中,即完成公座与母座的连接。

2、然而现有设计中,母座的导通孔适配于公座的导通柱,因此公座的导通柱需要与母座的导通孔完全对齐才能实现导通作用。否则在连接器都被其他物体都被遮蔽的情况下进行盲插时,容易对连接器造成损伤报废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箱体,该连接器包括母座、公座以及转接组件,转接组件的设置使得公座与母座的连接更加容易,减少连接器损伤报废的现象发生。

2、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公座,设置有第一导通柱;母座,设置有导通孔;转接组件,包括第二导通柱与碰片,所述第二导通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导通孔且与所述母座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碰片电连接,所述碰片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柱的导通部,所述导通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通柱的横截面积。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通部朝向所述母座凹陷形成导通槽,所述第一导通柱的一端用于伸入所述导通槽且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所述导通槽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通柱的横截面积。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碰片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碰片设置有第一让位孔,另一个所述碰片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孔中。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塑封体,所述塑封体包裹所述碰片以及所述第二导通柱与所述碰片连接的一端,所述塑封体开设有适配于所述导通槽的第二让位孔。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公座连接且另一端用于与上主箱体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底座,用于与所述上主箱体连接;限位柱,一端穿过所述公座且与所述公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及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底座抵接且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公座抵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柱包括主体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两个所述限位部夹持所述公座与所述底座,以避免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公座和所述底座脱离。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有适配于所述公座的安装槽,所述底座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有供所述第一导通柱穿过的第三让位孔。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柱。

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体,包括上主箱体、下主箱体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公座与所述上主箱体连接,所述连接器的母座与所述下主箱体连接,所述连接器的转接组件与所述母座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公座连接。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及箱体,连接器包括公座、母座以及转接组件,公座设置有第一导通柱;母座设置有导通孔;转接组件包括第二导通柱与碰片,第二导通柱的一端伸入导通孔且与母座电连接,第二导通柱的另一端与碰片电连接,碰片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第一导通柱的导通部,导通部的面积大于第一导通柱的横截面积。公座与上主箱体连接,母座与下主箱体连接,当上主箱体与下主箱体进行连接时,公座与母座需要进行盲插操作,此时,由于导通部的设置使得上主箱体与下主箱体大致重合就可以实现公座与母座的导通效果;可以大大提高产线装配效率,提高产能。同时避免因组装错位对连接器造成损伤,降低连接器报废的几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朝向所述母座凹陷形成导通槽,所述第一导通柱的一端用于伸入所述导通槽且与所述导通部电连接,所述导通槽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通柱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片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碰片设置有第一让位孔,另一个所述碰片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塑封体,所述塑封体包裹所述碰片以及所述第二导通柱与所述碰片连接的一端,所述塑封体开设有适配于所述导通槽的第二让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公座连接且另一端用于与上主箱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包括主体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两个所述限位部夹持所述公座与所述底座,以避免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公座和所述底座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适配于所述公座的安装槽,所述底座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有供所述第一导通柱穿过的第三让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柱。

10.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主箱体、下主箱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公座与所述上主箱体连接,所述连接器的母座与所述下主箱体连接,所述连接器的转接组件与所述母座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公座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箱体,连接器包括公座、母座以及转接组件,公座设置有第一导通柱;母座设置有导通孔;转接组件包括第二导通柱与碰片,第二导通柱的一端伸入导通孔且与母座电连接,第二导通柱的另一端与碰片电连接,碰片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第一导通柱的导通部,导通部的面积大于第一导通柱的横截面积。公座与上主箱体连接,母座与下主箱体连接,当上主箱体与下主箱体进行连接时,公座与母座需要进行盲插操作,此时,由于导通部的设置使得上主箱体与下主箱体大致重合就可以实现公座与母座的导通效果;可以大大提高产线装配效率,提高产能。同时避免因组装错位对连接器造成损伤,降低连接器报废的几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宾桂青,卿艳华,周晴,刘光,周双军,李金荣,吕品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欣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