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3099发布日期:2023-11-18 01:5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1、储能装置具有较强的综合调频能力,其响应迅速、调节速率快、调节精度高,面对新体系发电瞬时波动的情况时,储能装置能够使电网具有更强的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

2、目前,方形壳体电池的顶盖结构形式多样,但是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从电池的两端引出电流,如果电池尺寸小,以此方式引出电流是合理的。然而,随着储能电站、风力发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等新能源项目的兴起,小容量的电池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要采用大容量、长寿命的电池储存能量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当电池的体积较大、且电流从卷芯内部两端引出,电池内部的集流体通过电流的长度会较长,较大的电流会贯穿电池内部,使得整个电池的集流体都在发热,产生热量较多,从而影响电芯性能和电芯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旨在解决现有传统电池结构的电芯内部电流和热量分布不均匀,大容量电池产热过多、局部过热、加速电池老化等问题。本申请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以较好的均衡电池内部的电流密度分布,防止电池内部局部过热,并防止电池加速老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包括盖板、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端面上;

3、所述电芯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第一正极连接片、第二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一正极耳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二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所述电芯单元的负极耳连接;所述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之间。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连接。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板包括顶盖片、下塑胶片、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所述顶盖片设置于所述下塑胶片上,且所述顶盖片与所述下塑胶片抵接;所述顶盖片上设置有正极柱孔和负极柱孔,所述正极柱组件设置于所述正极柱孔内,且所述正极柱组件与所述顶盖片连接;所述负极柱组件设置于所述负极柱孔内,所述负极柱组件与所述负极连接片连接。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塑胶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片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顶盖片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片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顶盖片连接。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正极柱设置于所述正极柱孔内,所述正极柱与所述顶盖片抵接;所述正极上塑胶套设于所述正极柱的外周,且所述正极上塑胶与所述顶盖片抵接。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柱组件包括负极柱、负极上塑胶、上支撑环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负极柱孔内,所述负极柱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上;所述上支撑环套设于所述负极柱的底端,且所述上支撑环分别与所述负极柱、所述顶盖片相抵接;所述负极上塑胶套设于所述负极柱的外周。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柱孔远离所述下塑胶片的外周周向设置有负极凸台,所述负极柱设置于所述负极凸台内,所述负极上塑胶设置于所述负极凸台的外周,且所述负极上塑胶分别与所述负极柱、所述上支撑环、所述顶盖片、所述密封圈相抵接。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上塑胶通过注塑方式设置于所述负极凸台的外周上。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柱为由铜铝复合材料冲压得到的极柱。在本申请中,极柱部件均采用冲压成形,加工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材料成本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防护层。由于顶盖片与正极柱连接,使得与顶盖片抵接的壳体带强的正电,因此,在壳体外表面设置绝缘防护层,能够起到有效的绝缘防护作用。

1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极耳电池为方形电池;所述电芯单元为锂离子电芯单元或者钠离子电芯单元。

14、本申请通过将电芯单元的负极设置在电芯单元中央,正极由电芯单元的两侧引出,可以有效减小电流在集流体内部的流动距离,分散电流在集流体内部的走向,减少电池内阻以达到减少发热量,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使用效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电芯单元采用多个极耳,可以有效降低集流体内的电流强度,节省能量,提高充放电的利用效率。本申请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以较好的均衡电池内部的电流密度分布,防止电池内部局部过热,并防止电池加速老化,特别适合用于大容量电芯电池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顶盖片、下塑胶片、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所述顶盖片设置于所述下塑胶片上,且所述顶盖片与所述下塑胶片抵接;所述顶盖片上设置有正极柱孔和负极柱孔,所述正极柱组件设置于所述正极柱孔内,且所述正极柱组件与所述顶盖片连接;所述负极柱组件设置于所述负极柱孔内,所述负极柱组件与所述负极连接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片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顶盖片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片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顶盖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正极柱设置于所述正极柱孔内,所述正极柱与所述顶盖片抵接;所述正极上塑胶套设于所述正极柱的外周,且所述正极上塑胶与所述顶盖片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柱组件包括负极柱、负极上塑胶、上支撑环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负极柱孔内,所述负极柱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上;所述上支撑环套设于所述负极柱的底端,且所述上支撑环分别与所述负极柱、所述顶盖片相抵接;所述负极上塑胶套设于所述负极柱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柱孔远离所述下塑胶片的外周周向设置有负极凸台,所述负极柱设置于所述负极凸台内,所述负极上塑胶设置于所述负极凸台的外周,且所述负极上塑胶分别与所述负极柱、所述上支撑环、所述顶盖片、所述密封圈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上塑胶通过注塑方式设置于所述负极凸台的外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防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耳电池为方形电池;所述电芯单元为锂离子电芯单元或者钠离子电芯单元。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包括盖板、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电芯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第一正极连接片、第二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一正极耳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片与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二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所述电芯单元的负极耳连接;所述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之间。本申请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以较好的均衡电池内部的电流密度分布,防止电池内部局部过热,并防止电池加速老化,特别适合用于大容量电芯电池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蒋水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