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3236发布日期:2024-01-16 11: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感器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感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电感器或可调式电感器(如振荡线圈、阻流圈等),大多数是将漆包线(或纱包线)环绕在磁环上,再将磁芯或铜芯、铁芯等装入支架的内腔,以提高其电感量。

2、现有的绕线方式分为人工绕线与机械绕线两种方式,人工绕线采用手工将线绕在磁环上,当磁环较大时,绕线比较费力效率较低。机械绕卷时需要利用夹持工具将磁环环抵接,此方式虽然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此夹持方式采用夹持工具与磁环直接接触,易造成磁环的外壁面磨损挤压,不利于保障成品的质量。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少磨损的便于夹持绕线的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减少磨损的便于夹持绕线的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包括有u型框架和l型卡板,所述u型框架的前端连接有横移板,所述横移板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部柱,所述中部柱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l型卡板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l型卡板一端转动连接有顶部横柱,所述顶部横柱固定在磁环本体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分别卡合连接至相对应的所述环形槽内。

4、进一步,环形槽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螺钉可通过内螺纹连接至环形槽内,通过在磁环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可转动的l型卡板,可以将其上翻转动,利用环形槽内的螺纹配合螺钉安装在电子设备框架内,令磁环本体具有便于安装固定的功能性。

5、进一步的,所述u型框架的前端设有电动导轨,所述横移动板与所述电动导轨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l型卡板远离顶部横柱的一端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可有效增加l型卡板与安装基面之间摩擦力,令二者连接性更加稳固。

7、进一步的,所述l型卡板可在顶部横柱的外侧转动0至180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在磁环本体被绕线缆过程中,两个电推杆抵接支撑环形槽将磁环本体自上而下悬空固定,并且由马达整体驱动使两个电推杆与磁环本体同时自转,即可配合人工将线缆本体绕在磁环本体上完成绕线作业,相比传统的夹持方式有效避免了对磁环本体产生的磨损挤压风险,利于保障产品加工的成品质量。

10、(2)l型卡板的底端和侧壁还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可有效增加l型卡板与安装基面之间摩擦力,令二者连接性更加稳固。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包括有u型框架(1)和l型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1)的前端连接有横移板(3),所述横移板(3)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马达(4),所述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部柱(5),所述中部柱(5)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推杆(7);所述l型卡板(8)上开设有环形槽(10),所述l型卡板(8)一端转动连接有顶部横柱(9),所述顶部横柱(9)固定在磁环本体(6)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电推杆(7)的输出端分别卡合连接至相对应的所述环形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0)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1)的前端设有电动导轨(2),所述横移板(3)与所述电动导轨(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板(8)远离所述顶部横柱(9)的一端设有防滑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板(8)可在所述顶部横柱(9)的外侧转动0至180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感器绕线辅助结构,包括有U型框架和L型卡板,U型框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导轨,电动导轨的前端滑动连接有横移板,横移板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部柱,中部柱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推杆,L型卡板上开设有环形槽,L型卡板一端转动连接有顶部横柱,顶部横柱固定在磁环本体的上端面,实现在磁环本体被绕线过程中,由内向外的两个电推杆利用内部撑贯穿环形槽将磁环本体自上而下悬空固定,并且由马达整体驱动两个电推杆与磁环本体同时自转,即可配合即可配合人工将线缆本体绕在磁环本体上完成绕线作业,相比传统的夹持方式有效避免了对磁环本体产生的磨损挤压风险,利于保障产品加工的成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广斌,夏小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众西力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