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壳体组件、电池壳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8012发布日期:2023-11-22 19:1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端盖壳体组件、电池壳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端盖壳体组件、一种电池壳和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兴起,动力电池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目前的无模组动力电池通常由许多单体电池串并联组合而成,为了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单体电池上通常设置有防爆阀,例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830011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即公开有一种防爆阀和电池,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或严重鼓胀时,电池内部的较高气压会将防爆阀冲破,从而起到快速卸压排气的作用。

2、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单体电池在防爆阀在冲破后,无法修复,使得电池无法继续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池的使用成本。其次,相关技术中的单体电池还存在补锂、补液等不方便、快速充放电设计受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端盖壳体组件,该端盖壳体组件具有卸压排气的作用,且在卸压排气后可以再次使用,其次,也方便了补锂、补液等操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端盖壳体组件的电池壳。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电池壳的电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壳体组件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内用于放置芯包,且所述壳体设有开口;

7、集流盘,所述集流盘设于所述壳体并封堵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集流盘上设有通孔,且所述集流盘的内侧用于与所述芯包的极耳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8、极柱和端盖,所述极柱绝缘装配于所述端盖,所述端盖转动装配于所述壳体并具有闭合位和开启位,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集流盘磁吸固定,且所述极柱插接装配于所述通孔内以实现与所述集流盘的电连接并将所述通孔密封封堵,在所述开启位,所述极柱解除对所述通孔的密封封堵。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壳体组件具有卸压排气的作用,且在卸压排气后可以再次使用,其次,也方便了补锂、补液等操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壳体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弹性过流体,所述弹性过流体与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柱的其中一者相连,且在所述闭合位,所述弹性过流体弹性止抵在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柱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过流体为环形,所述极柱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装配于所述弹性过流体内,在所述闭合位,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插接装配于所述通孔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绝缘装配于所述端盖并穿过所述端盖,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径向尺寸,所述配合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用于朝向所述集流盘的端部,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配合部之间形成环形台阶面,所述弹性过流体连接于所述环形台阶面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过流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径向尺寸,所述弹性过流体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尺寸;

14、和/或,所述弹性过流体、所述主体部、所述配合部同轴布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和所述集流盘的其中一者设有环槽、其中另一者设有环形凸起,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环形凸起配合在所述环槽内,且所述通孔和所述极柱均位于所述环槽或所述环形凸起内。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壳体组件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环槽处,所述第二磁吸部设于所述环形凸起,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端盖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与所述集流盘固定相连。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集流盘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小于所述壳体内的安全气压上限值。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壳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两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两个所述端盖壳体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相对布置。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芯包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壳,所述芯包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集流盘和所述第二组件的集流盘之间,且所述芯包的正极耳与所述第一组件的集流盘止抵接触,所述芯包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组件的集流盘止抵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导电的弹性过流体,所述弹性过流体与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柱的其中一者相连,且在所述闭合位,所述弹性过流体弹性止抵在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过流体为环形,所述极柱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装配于所述弹性过流体内,在所述闭合位,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插接装配于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绝缘装配于所述端盖并穿过所述端盖,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径向尺寸,所述配合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用于朝向所述集流盘的端部,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配合部之间形成环形台阶面,所述弹性过流体连接于所述环形台阶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过流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径向尺寸,所述弹性过流体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和所述集流盘的其中一者设有环槽、其中另一者设有环形凸起,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环形凸起配合在所述环槽内,且所述通孔和所述极柱均位于所述环槽或所述环形凸起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环槽处,所述第二磁吸部设于所述环形凸起,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端盖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与所述集流盘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位,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集流盘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小于所述壳体内的安全气压上限值。

9.一种电池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两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壳体组件,两个所述端盖壳体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相对布置。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包和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壳,所述芯包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集流盘和所述第二组件的集流盘之间,且所述芯包的正极耳与所述第一组件的集流盘止抵接触,所述芯包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组件的集流盘止抵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盖壳体组件、电池壳和电池,包括壳体,集流盘,极柱和端盖,壳体内用于放置芯包,且壳体设有开口;集流盘设于壳体并封堵于开口处,集流盘上设有通孔,且集流盘的内侧用于与芯包的极耳接触以实现电连接;极柱绝缘装配于端盖,端盖转动装配于壳体并具有闭合位和开启位,在闭合位,端盖与壳体和/或集流盘磁吸固定,且极柱插接装配于通孔内以实现与集流盘的电连接并将通孔密封封堵,在开启位,极柱解除对通孔的密封封堵。本技术的端盖壳体组件具有卸压排气的作用,且在卸压排气后可以再次使用,其次,也方便了补锂、补液等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一,谢林霞,黄佳欣,陈逸云,董冰,李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