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2656发布日期:2023-12-06 23:4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


背景技术:

1、发动机冷却系统作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一大重要控制系统,对发动机水温的控制及机油温度起动关键作用,节温器作为冷却系统控制大小循环水路关键零部件,保证发动机运转在最合适的温度。电子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工作时,节温器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量,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现有主要使用的节温器为蜡式节温器,节温器中包括电热推杆,基于控制电热推杆进行加热工作与否来控制节温器壳体内石蜡的状态,相应控制该节温器开关状态,达到调节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目的。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94110u(申请号为20172028285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子节温器及含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为了有效实现电热推杆的通电,设置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组件,插头组件中的插针与电热推杆通过引线进行电连接。但是大多数节温器布置在气缸盖的出水管路中。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排除水冷系统中的气泡,其缺点是在节温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现象。现有技术中,插针通常通过一次性注塑而注塑在插头塑件中,基于长期振动的工作环境,容易出现松动而发生插针歪斜的情况,如此插头中插针的结构稳定性则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插头中插针结构稳定性和安装位置准确性、一致性的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包括推杆本体、与推杆本体电连接的两根引线、用于对接电源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两根插针以及用于固定两根插针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包裹在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外的插头本体,两根引线内置在第一固定件内,两根插针的内端部内置在第一固定件内,且每根插针对应连接一根引线,所述第二固定件包裹在两根插针的中部外。

3、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插头本体均为注塑件。

4、优选地,所述推杆本体与两根插针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固定件基于插针与插针之间的夹角弯曲设置。

5、为了方便进行一体安装,同时进一步提供给插针、引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推杆本体、第一固定件的端部连接在安装座上。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通过固定组件来实现对插针的固定,而固定组件首先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先进行内端、中部的固定后,再通过插头本体进一步固定,不仅提高了对插针固定的稳定性,同时在利用插头本体来进一步固定时,方便并提高了插针设置位置准确性,提高了插头中插针位置的一致性。同时基于第一固定件同时对引线的包裹,保证了插针和引线之间的可靠连接,保证了工作时电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包括推杆本体(1)、与推杆本体(1)电连接的两根引线(2)、用于对接电源的插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3)包括两根插针(31)以及用于固定两根插针(31)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3)以及包裹在第一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3)外的插头本体,两根引线(2)内置在第一固定件(32)内,两根插针(31)的内端部内置在第一固定件(32)内,且每根插针(31)对应连接一根引线(2),所述第二固定件(33)包裹在两根插针(31)的中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3)、插头本体均为注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本体(1)与两根插针(31)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固定件(32)基于插针(31)与插针(31)之间的夹角弯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4),所述推杆本体(1)、第一固定件(32)的端部连接在安装座(4)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节温器的电热推杆,包括推杆本体、与推杆本体电连接的两根引线、用于对接电源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两根插针以及用于固定两根插针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包裹在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外的插头本体,两根引线内置在第一固定件内,两根插针的内端部内置在第一固定件内,且每根插针对应连接一根引线,所述第二固定件包裹在两根插针的中部外。该电热推杆能够提高插头中插针结构稳定性和安装位置准确性、一致性,还能提高通电电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欣,施可迪,胡铅铅,励金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兴慈热动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