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系统及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1399发布日期:2024-04-18 20:25阅读:9来源:国知局
接触系统及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系统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接触系统的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1、现有开关电器,其接触系统多采用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的方式实现,动触头转动或整体移动而与静触头闭合和分断,以导通和断开开关电器所在电路;其中,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分断速度是影响接触系统分断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多采用增大操作机构储能的方式提高动触头的动作速度,以提高动静触头的分断速度,但是受限于结构强度和空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接触系统及开关电器,其结构简单且接触可靠。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接触系统,其包括主触头结构和至少一组可动触头结构,主触头结构包括主触头,主触头包括至少一个主接触部,可动触头结构包括可动触头,可动触头包括可动接触部;

4、所述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插接配合使主触头和可动触头闭合。

5、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插板和插口,一个设置在主接触部上,另一个设置在可动接触部上,插板插置在插口内被插口的内侧壁夹紧,使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结合。

6、进一步的,所述主接触部为插板,可动接触部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中部形成插口。

7、进一步的,所述主接触部设有插板和插口,为动插板和动插口,动插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作为动插板;所述可动接触部设有插板和插口,为静插板和静插口,静插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作为静插板;

8、所述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插接配合,动插板插置在静插口内,静插板插置在动插口内,动插口和静插口的侧壁交替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可动触头结构还包括与可动触头配合的弹性件;

10、所述主触头与可动触头分断过程中,主接触部带动可动接触部从初始位置动作至脱离位置时,弹性件储能,主触头继续动作,弹性件释能驱动可动接触部复位至初始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主触头由闭合位置动作至中间位置,同时通过主接触部带动可动接触部由初始位置动作至脱离位置;所述主触头由中间位置动作至断开位置过程中,弹性件释能而驱动可动接触部由脱离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主接触部与可动接触部相背运动而彼此远离

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13、进一步的,所述主触头结构转动设置或整体移动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可动触头转动设置或整体移动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主触头结构枢转设置;所述可动触头中部枢转设置,一端设置可动接触部,另一端与弹性件配合;所述可动触头转动而使可动接触部在初始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切换。

1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可动接触部在初始位置时,压簧使可动触头抵靠在固定设置的定位挡上,定位挡和压簧位于可动触头同一侧。

17、进一步的,所述主触头结构枢转设置,可动触头整体移动设置,可动触头整体移动而使可动接触部在初始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切换。

18、进一步的,所述可动触头设置为沿固定设置的导轨结构的延伸方向平移设置,弹性件为拉簧,定位挡和拉簧位于可动触头同一侧;所述可动接触部在初始位置时,拉簧使可动触头抵靠在固定设置的定位挡相抵且与导轨结构限位配合。

19、一种开关电器,其包括所述的接触系统。

20、本实用新型接触系统,其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通过插接方式实现结合,结构简单且接触可靠。

21、此外,本实用新型接触系统,其主接触部带动可动接触部动作至脱离位置后,主触头继续动作,则弹性件驱动可动接触部快速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大体反向运动,使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的间距快速拉大,可快速拉长主触头和可动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可显著提高接触系统的灭弧能力和分断能力,实现快速分闸。

22、本实用新型开关电器,其包括所述接触系统,分断能力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系统,其包括主触头结构(m)和至少一组可动触头结构(s),主触头结构(m)包括主触头(2),主触头(2)包括至少一个主接触部(2-0),可动触头结构(s)包括可动触头(4),可动触头(4)包括可动接触部(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插板和插口(c),一个设置在主接触部(2-0)上,另一个设置在可动接触部(4-1)上,插板插置在插口(c)内被插口(c)的内侧壁夹紧,使主接触部(2-0)和可动接触部(4-1)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触部(2-0)为插板,可动接触部(4-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中部形成插口(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触部(2-0)设有插板和插口(c),为动插板和动插口,动插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作为动插板;所述可动接触部(4-1)设有插板和插口(c),为静插板和静插口,静插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作为静插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头结构(s)还包括与可动触头(4)配合的弹性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头(2)由闭合位置动作至中间位置,同时通过主接触部(2-0)带动可动接触部(4-1)由初始位置动作至脱离位置;所述主触头(2)由中间位置动作至断开位置过程中,弹性件(6)释能而驱动可动接触部(4-1)由脱离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主接触部(2-0)与可动接触部(4-1)相背运动而彼此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或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头结构(m)转动设置或整体移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头(4)转动设置或整体移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头结构(m)枢转设置;所述可动触头(4)中部枢转设置,一端设置可动接触部(4-1),另一端与弹性件(6)配合;所述可动触头(4)转动而使可动接触部(4-1)在初始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为压簧,可动接触部(4-1)在初始位置时,压簧使可动触头(4)抵靠在固定设置的定位挡(1-0)上,定位挡(1-0)和压簧位于可动触头(4)同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头结构(m)枢转设置,可动触头(4)整体移动设置,可动触头(4)整体移动而使可动接触部(4-1)在初始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头(4)设置为沿固定设置的导轨结构(g)的延伸方向平移设置,弹性件(6)为拉簧,定位挡(1-0)和拉簧位于可动触头(4)同一侧;所述可动接触部(4-1)在初始位置时,拉簧使可动触头(4)抵靠在固定设置的定位挡(1-0)相抵且与导轨结构(g)限位配合。

14.一种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器包括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系统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接触系统的开关电器,接触系统包括主触头结构和至少一组可动触头结构,主触头结构包括主触头,主触头包括至少一个主接触部,可动触头结构包括可动触头,可动触头包括可动接触部;所述主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插接配合使主触头和可动触头闭合;所述接触系统及开关电器,其结构简单且接触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葛伟骏,张家政,顾斌斌,顾哲,李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