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和铆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1886发布日期:2023-12-30 09:4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和铆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和铆杆组件。


背景技术:

1、锂电池包括电池壳体,配置在电池壳体内的卷芯,以及将电池壳体封闭起来的电池帽体,电池帽体上配置有镍铝复合极柱,镍铝复合极柱中的镍质部分与卷芯连接,同时镍质部分需要铆接在电池帽体的内端面,镍铝复合极柱中的铝质部分配置电池帽体的外端面,铝质部分远离卷芯的接触端面需要与电气元件接触,并参与电极反应,故铝质部分的接触端面需要尽可能的平整才能保证锂电池工作时的稳定性,保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2、如图1-2所示,在电池帽体200的极柱铆接工序中,镍铝复合极柱100中的铝质部分102已定型在电池帽体200的外端面,镍铝复合极柱100中的镍质部分101也已经贯穿整个电池帽体200,此时需要将镍铝复合极柱100中的镍质部分101铆接在电池帽体200的内端面上。现有的镍铝复合极柱100结构中突出于电池帽体200的内端面镍质部分101为一端面平整的镍圆锥,用于挤压圆锥体的铆杆是一个端面平整的圆柱体,圆柱体的铆杆往下挤压镍圆锥时,镍圆锥受力往下挤压,在电池帽体200的内端面膨胀到极限往时往周边摊开,导致如下情况:

3、1、镍圆锥内部由中心向周边膨胀走料时会损失一部分镍料,导致翻边直径过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4、2、镍圆锥受力往下形变,挤压铝质部分102,导致铝质部分102的接触端面形成凸起103而不够平整。

5、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成品锂电池的稳定性差,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帽体因极柱铆接工艺不佳而导致的成品锂电池的稳定性差,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和铆杆组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受压后铆接于电池帽体的内端面,包括凸出于电池帽体内端面的镍柱,所述镍柱形成有从外周向中间位置逐渐凹陷的环形凹陷受压端。

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的中间部分为型面平整的平整面。

5、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外周向中间部分的平整面过渡的部分为型面逐渐变化的圆倒角面。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铆杆组件,用于挤压上述的铆接极柱结构,包括:第一铆杆,所述第一铆杆的挤压端形成有第一挤压面以对所述镍柱进行第一次挤压,所述第一挤压面与所述铆接极柱结构的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型面相匹配;第二铆杆,所述第二铆杆的挤压端形成有型面平整的第二挤压面以对已完成第一次挤压的所述铆接极柱结构进行第二次挤压成型。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面与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平整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平面。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面与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圆倒角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直倒角面。

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的铆接极柱结构,一方面,当镍柱用于受压的环形凹陷受压端受到挤压时,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外周首先受力沿着镍柱的径向往外走料,以在平铆之前挤压出满足直径尺寸要求的翻边;另一方面,翻边直径基本满足要求后,平铆向下的力减少,使得镍柱挤压铝质部分的力减少,铝质部分的接触端面的平整度也同步得到改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帽体因极柱铆接工艺不佳而导致的成品锂电池的稳定性差,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铆杆组件,用于挤压铆接极柱结构,两次挤压成型,第一次由型面与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型面相匹配的第一挤压面进行挤压,保证环形凹陷受压端的外周沿着径向向外走料,第二次由型面平整的第二挤压面对已完成第一次挤压的铆接极柱结构进行第二次挤压成型,确保平铆的顺利完成。



技术特征:

1.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受压后铆接于电池帽体的内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出于电池帽体(2)内端面的镍柱(1),所述镍柱(1)形成有从外周向中间位置逐渐凹陷的环形凹陷受压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11)的中间部分为型面平整的平整面(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11)的外周向中间部分的平整面(111)过渡的部分为型面逐渐变化的圆倒角面(112)。

4.一种铆杆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挤压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极柱结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面(31)与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11)的平整面(111)相对的部分形成为平面(3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面(31)与所述环形凹陷受压端(11)的圆倒角面(112)相对的部分形成为直倒角面(3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铆接极柱结构和铆杆组件,本技术的铆接极柱结构,受压后铆接于电池帽体的内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出于电池帽体内端面的镍柱,所述镍柱形成有从外周向中间位置逐渐凹陷的环形凹陷受压端。本技术的实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帽体因极柱铆接工艺不佳而导致的成品锂电池的稳定性差,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立,周锐,支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