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6981发布日期:2024-01-23 10:4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充电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用作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新能源电动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2、目前,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越来越多,目前大多数公共充电桩均设置于室外的停车场中。现有技术中,由于一般的充电电缆的抗压性较弱,在室外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表面易发生磨损,同时其内部的电线在车辆碾压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对电缆的正常使用以及安全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充电电缆的抗压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包括线芯、耐磨层、支撑层、橡胶缓震条以及抗压组件,所述线芯设置有若干根,所述支撑层呈中空线状,若干所述线芯同时设置于所述支撑层的内腔中,所述耐磨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的外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耐磨层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橡胶缓震条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耐磨层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橡胶缓震条沿着所述支撑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橡胶缓震条平行设置有若干条,所述抗压组件包括套接筒、抗压杆、滑移杆以及弹性件,若干所述线芯之间设置有连接缆,所述套接筒套设于所述连接缆上,所述抗压杆在所述套接筒上连接有若干根,所述抗压杆沿着所述支撑层的半径方向设置,每一所述抗压杆上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所述滑移杆,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移杆上,所述滑移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层的内壁抵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最外层的耐磨层降低了充电电缆在使用时外侧磨损漏出内部线芯的可能性,支撑层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对线芯进行支撑保护。橡胶缓震条在支撑层与耐磨层之间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对充电电缆受汽车碾压时的压力进行缓冲。滑移杆与抗压杆滑动连接,弹性件设置于滑移杆上,在支撑层受压变形时,滑移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对支撑层的内环壁产生作用力,使支撑层能自动复位,降低了内部线芯受损的可能性。通过线芯、耐磨层、支撑层、橡胶缓震条以及抗压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充电电缆的保护,具有提高充电电缆的抗压性的效果。

5、可选的,若干所述线芯的外部同时套设有支撑橡胶圈,所述支撑橡胶圈的外环壁与所述支撑层的内环壁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橡胶圈设置于支撑层中,一方面使支撑层在受压后能自动恢复原有形状,另一方面避免了支撑层与线芯发生挤压使其受损的可能性。

7、可选的,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耐磨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橡胶缓震条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层对橡胶缓震条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提高了耐磨层在受压时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充电电缆的抗压性。

9、可选的,相邻的所述抗压杆之间均连接有支撑角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角板的设置提高了抗压杆与套接筒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抗压杆在对线芯进行保护时的结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滑移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抗压杆中,所述滑移杆远离所述套接筒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弧板,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移杆上,所述支撑弧板的外弧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支撑层的内环壁抵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弧板的设置增大了抗压组件与支撑层内环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抗压杆在对支撑层进行支撑时损伤支撑层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橡胶圈以及所述抗压组件在所述支撑层中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橡胶圈以及所述抗压组件在所述支撑层中沿所述支撑层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橡胶圈与抗压组件在支撑层中设置有若干个,同时对整条线芯进行支撑以及保护。支撑橡胶圈与抗压组件交替设置,在对充电电缆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使得充电电缆能够正常弯曲。

15、可选的,所述支撑角板靠近所述线芯的一侧连接有抵接弧板,所述抵接弧板的内弧壁与所述线芯贴合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弧板的内弧壁对线芯进行支撑,降低了线芯在支撑层内相互缠绕,提高了线芯在支撑层内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抵接弧板的外弧壁上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支撑角板靠近所述抵接弧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插设于所述插接槽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与插接槽的设置实现了支撑角板与抵接弧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根据线芯直径选择合适形状的抵接弧板并将其安装于支撑角板上。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线芯、耐磨层、支撑层、橡胶缓震条以及抗压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充电电缆的保护,具有提高充电电缆的抗压性的效果;

21、2.支撑弧板的设置增大了抗压组件与支撑层内环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抗压杆在对支撑层进行支撑时损伤支撑层的可能性;

22、3.插接块与插接槽的设置实现了支撑角板与抵接弧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根据线芯直径选择合适形状的抵接弧板并将其安装于支撑角板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3)、耐磨层(2)、支撑层(1)、橡胶缓震条(5)以及抗压组件(4),所述线芯(3)设置有若干根,所述支撑层(1)呈中空线状,若干所述线芯(3)同时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的内腔中,所述耐磨层(2)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的外部,所述支撑层(1)与所述耐磨层(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橡胶缓震条(5)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与所述耐磨层(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橡胶缓震条(5)沿着所述支撑层(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橡胶缓震条(5)平行设置有若干条,所述抗压组件(4)包括套接筒(41)、抗压杆(42)、滑移杆(43)以及弹性件,若干所述线芯(3)之间设置有连接缆(7),所述套接筒(41)套设于所述连接缆(7)上,所述抗压杆(42)在所述套接筒(41)上连接有若干根,所述抗压杆(42)沿着所述支撑层(1)的半径方向设置,每一所述抗压杆(42)上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所述滑移杆(43),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移杆(43)上,所述滑移杆(4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层(1)的内壁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线芯(3)的外部同时套设有支撑橡胶圈(12),所述支撑橡胶圈(12)的外环壁与所述支撑层(1)的内环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与所述耐磨层(2)之间设置有填充层(6),所述填充层(6)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橡胶缓震条(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抗压杆(42)之间均连接有支撑角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4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抗压杆(42)中,所述滑移杆(43)远离所述套接筒(4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弧板(45),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移杆(43)上,所述支撑弧板(45)的外弧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支撑层(1)的内环壁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橡胶圈(12)以及所述抗压组件(4)在所述支撑层(1)中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橡胶圈(12)以及所述抗压组件(4)在所述支撑层(1)中沿所述支撑层(1)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板(8)靠近所述线芯(3)的一侧连接有抵接弧板(9),所述抵接弧板(9)的内弧壁与所述线芯(3)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弧板(9)的外弧壁上连接有插接块(10),所述支撑角板(8)靠近所述抵接弧板(9)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1),所述插接块(10)插设于所述插接槽(11)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包括线芯、耐磨层、支撑层、橡胶缓震条以及抗压组件,线芯设置有若干根,支撑层呈中空线状,若干线芯同时设置于支撑层的内腔中,耐磨层设置于支撑层的外部,支撑层与耐磨层之间留有间隙,橡胶缓震条设置于支撑层与耐磨层之间的间隙中,抗压组件包括连接缆、套接筒、抗压杆、滑移杆以及弹性件,连接缆设置于若干线芯之间,套接筒套设于连接缆上,抗压杆在套接筒上连接有若干根,抗压杆沿着支撑层的半径方向设置,每一抗压杆上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滑移杆,弹性件设置于滑移杆上,滑移杆的一端与支撑层的内壁抵紧。本申请具有提高充电电缆的抗压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鞠霖,赵军,杨怀,邹岸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