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9739发布日期:2024-03-01 12:1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具体为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感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线圈是电感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在电感线圈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绕线装置。

2、目前的管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其固定夹持装置较为固定,由于管形电感线圈的绝缘管型号多种多样,大小不同,导致现有的绕线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多种绝缘管进行固定,使得适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目前的管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其固定夹持装置较为固定,由于管形电感线圈的绝缘管型号多种多样,大小不同,导致现有的绕线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多种绝缘管进行固定,使得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放线辊、理线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侧中部,所述放线辊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顶部中部,所述理线机构固定连接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中部,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右侧中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电机、转盘、套筒、限位槽,双向丝杆、手轮、移动盘、转动槽、转动杆、转动座和夹板,所述底座顶部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右侧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贯穿所述固定座左侧,且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均匀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套筒内腔左右侧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双向丝杆外侧通过丝杆座对称转动连接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外侧均匀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理线机构包括螺纹杆、限位杆、移动块、穿线板和伺服电机,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位于所述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穿线板,右部所述支撑板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杆外侧,所述伺服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中部固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轴、连接块、安装槽、收缩槽、拉杆、卡块、复位弹簧、安装块和卡槽,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左右部所述转轴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右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前后部中部开设有收缩槽,前后部所述收缩槽相对侧中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拉杆,前后部所述拉杆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拉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放线辊左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前后侧中部开设有卡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卡块顶部和所述安装块底部前后部均设置有斜面,前部所述复位弹簧前后端分别与前部所述安装槽的前侧和前部所述卡块的前侧固定连接,后部所述复位弹簧前后端分别与后部所述安装槽的后侧和后部所述卡块的后侧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电感用绕线装置,在固定绝缘管时,将绝缘管套接在夹板外侧,转动手轮,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使得移动盘相互靠近,带动转动杆偏转,从而将夹板扩张,从而便于根据绝缘管的内径进行调节,对绝缘管内部进行夹持固定,便于适用多种型号的绝缘管绕线,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15、2、该电感用绕线装置,在需要更换放线辊时,拉动拉杆,带动卡块相互远离,使得卡块从卡槽内部移出,解除对安装块的固定,从而解除对放线辊的固定,便于将放线辊拆卸更换,使得拆卸更加方便便捷,提升更换的便捷性,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支撑板(200)、放线辊(300)、理线机构(400)和固定机构(500),所述支撑板(20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00)顶部左右侧中部,所述放线辊(300)通过连接机构(600)固定连接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200)相对侧顶部中部,所述理线机构(400)固定连接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200)相对侧中部,所述固定机构(500)固定连接于底座(100)顶部右侧中部,所述固定机构(500)包括固定座(510)、转动电机(520)、转盘(530)、套筒(540)、限位槽(541),双向丝杆(550)、手轮(551)、移动盘(560)、转动槽(561)、转动杆(570)、转动座(580)和夹板(590),所述底座(100)顶部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10),所述固定座(510)右侧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20),所述转动电机(520)的输出轴端部贯穿所述固定座(510)左侧,且固定连接有转盘(530),所述转盘(530)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540),所述套筒(540)外侧均匀贯穿开设有限位槽(541),所述套筒(540)内腔左右侧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50),所述双向丝杆(550)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551),所述双向丝杆(550)外侧通过丝杆座对称转动连接有移动盘(560),所述移动盘(560)外侧均匀开设有转动槽(561),所述转动槽(56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70),所述转动杆(57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580),所述转动座(580)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5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52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杆(570)位于所述限位槽(54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机构(400)包括螺纹杆(410)、限位杆(420)、移动块(430)、穿线板(440)和伺服电机(450),左右部所述支撑板(200)相对侧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10),左右部所述支撑板(200)相对侧位于所述螺纹杆(410)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20),所述螺纹杆(410)外侧通过螺纹螺接有移动块(430),所述移动块(430)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穿线板(440),右部所述支撑板(200)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30)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杆(420)外侧,所述伺服电机(450)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450)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螺纹杆(410)的右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200)相对侧中部固连接有连接机构(600),所述连接机构(600)包括转轴(610)、连接块(620)、安装槽(630)、收缩槽(640)、拉杆(650)、卡块(660)、复位弹簧(670)、安装块(680)和卡槽(690),左右部所述支撑板(200)相对侧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610),左右部所述转轴(610)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20),所述连接块(620)顶部右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630),所述安装槽(630)前后部中部开设有收缩槽(640),前后部所述收缩槽(640)相对侧中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拉杆(650),前后部所述拉杆(650)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卡块(660),所述拉杆(650)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670),所述放线辊(300)左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80),所述安装块(680)前后侧中部开设有卡槽(6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60)顶部和所述安装块(680)底部前后部均设置有斜面,前部所述复位弹簧(670)前后端分别与前部所述安装槽(630)的前侧和前部所述卡块(660)的前侧固定连接,后部所述复位弹簧(670)前后端分别与后部所述安装槽(630)的后侧和后部所述卡块(660)的后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绕线装置领域的一种电感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放线辊、理线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侧中部,所述放线辊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顶部中部,所述理线机构固定连接于左右部所述支撑板相对侧中部,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右侧中部,该电感用绕线装置,在固定绝缘管时,将绝缘管套接在夹板外侧,转动手轮,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使得移动盘相互靠近,带动转动杆偏转,从而将夹板扩张,从而便于根据绝缘管的内径进行调节,对绝缘管内部进行夹持固定,便于适用多种型号的绝缘管绕线,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万青,薛志辉,张全阁,陈建,周水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信达宏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