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4565发布日期:2024-03-25 19:1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外壳,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


背景技术:

1、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针对现有的锂电池,一般都会在其外部设置保护外壳,以此实现对锂电池的保护效果,而现有的很多保护外壳只是对锂电池起到防护的作用,不具备散热的功能,锂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自身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将热量及时的散发,容易导致锂电池损坏,减少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2、现有文献号为cn 218548677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与所述盒体铰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壁上的若干l形散热片,将锂电池设置在l形散热片上,即可实现对于锂电池的散热;

3、但是该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主要依赖于散热片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而实现散热,但是锂电池产生的热量较高,依赖自然散热容易出现热量堆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壳体依赖自然散热,导致散热效率不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与所述盒体铰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壁上的若干l形散热片,还设有液冷循环单元,所述液冷循环单元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液冷循环单元包括若干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l形散热片内的冷却支管、主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外侧的循环泵,若干所述冷却支管均连接所述主流管,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主流管的两端。

3、其中,每个所述冷却支管均包括进液端以及输出端,所述进液端设置在所述冷却支管的一侧,且所述进液端与所述主流管连接,所述输出端也连通所述主流管。

4、其中,所述主流管包括橡胶管段以及循环管,所述橡胶管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的两端,且所述橡胶管段均连接所述循环泵,沿所述循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与所述进液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的交流口。

5、其中,所述循环管包括安置支架以及管体,所述安置支架设置在若干所述l形散热片的一侧,且所述安置支架与若干所述l形散热片焊接,所述管体安置在所述安置支架上。

6、其中,所述安置支架上设有容纳凸起以及与若干所述l形散热片焊接的连接柱,所述容纳凸起设置在所述安置支架的一侧,若干所述连接柱均布在所述安置支架的另一侧,且焊接在对应所述l形散热片上。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散热壳体的结构,增设所述液冷循环单元,在各所述l形散热片内设置所述冷却支管,并设置所述主流管配合所述循环泵来使得所述冷却支管内的流体能够进行循环,从而提升所述l形散热片的散热能力,以避免自然散热效率不足导致热量堆积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与所述盒体铰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壁上的若干l形散热片,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外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与盒体铰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盒体内壁上的若干L形散热片,还设有液冷循环单元,液冷循环单元设置在盒体内,液冷循环单元包括若干一一对应设置在L形散热片内的冷却支管、主流管以及设置在盒体外侧的循环泵,若干冷却支管均连接主流管,循环泵连接主流管的两端,改进散热壳体的结构,增设液冷循环单元,在各L形散热片内设置冷却支管,并设置主流管配合循环泵来使得冷却支管内的流体能够进行循环,从而提升L形散热片的散热能力,以避免自然散热效率不足导致热量堆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力通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