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1934发布日期:2024-03-18 16:4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1、type-c连接器是一种可盲插的电信号传输接口,具有这类接口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区分正反面,实现了正反两面可插,这样的type-c连接器可通过type-c接口在外部设备和内部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之间进行电信号传输。

2、然而,传统的type-c连接器一般会在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之间设有中间插入件(如屏蔽片),这样上端子组、中间插入件、下端子组组成三层结构,并且中间插入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对接连接器的第一卡钩部接触的第二卡钩部,但是该连接器的结构复杂,组装零件多,结构稳定性差。为了改善此问题,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卡钩部设置在端子上的type-c连接器(如申请号为201610388652.6、专利名称为“一种电连接器”),但是此类连接器的卡钩部的高度要低于端子的对接部位,因此,端子的基体部位上要向上或向下撕破形成该对接部位,从而使该对接部位从绝缘本体的舌板表面露出,其制备工艺繁琐,结构也比较复杂,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有两块中夹片并且中夹片与端子分体设置的type-c-16p连接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上排端子组、下排端子组和中夹片,所述屏蔽外壳安装在绝缘本体外部,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均一体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内部,所述上排端子组位于下排端子组上方,所述上排端子组的所有上端子的前部上端均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上表面位置处露出,从而形成用于接触连接的上端子接触连接部位,所述下排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前部下端均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下表面露出,从而形成用于接触连接的下端子接触连接部位,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的尾部均从绝缘本体的后端底部伸出,所述中夹片设有两块并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内部两侧,所述中夹片位于上排端子组与下排端子组之间,两块中夹片的外侧均凸设有中夹片卡勾部,两块中夹片的中夹片卡勾部分别从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位两侧位置伸出。

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排端子组的两个接地上端子分别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两侧位置,所述上排端子组的四个信号上端子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中部位置,所述上排端子组的两个电源上端子分别位于信号上端子与接地上端子之间。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排端子组的两个接地下端子分别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两侧位置,所述下排端子组的四个信号下端子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中部位置,所述下排端子组的两个电源下端子分别位于信号下端子与接地下端子之间。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屏蔽外壳上设有四个往下延伸的定位插脚。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屏蔽外壳的两侧均设有由侧壁下端位置延伸至底壁侧部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上口边缘处设有倒c角。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座体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屏蔽外壳的顶壁上往下凸设有伸入到屏蔽外壳内部的插块,所述屏蔽外壳的插块插入到绝缘本体的凹槽内,所述屏蔽外壳的顶壁后端往后延伸有外壳尾部,所述外壳尾部的两侧均延伸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别往下倾斜至伸入到绝缘本体上设有的定位槽内。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排端子组的所有端子和下排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尾部均设有焊锡料。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座体底部两侧凸设有定位插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中夹片设有两块并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两侧,两块中夹片的外侧均设有用于与插头卡接的卡勾部,并且所有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的前端分别从前端舌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露出以形成接触连接部位,中夹片卡勾部与端子分体设置,改变了现有的卡勾部与端子一体设置、需要在端子上通过撕破工艺形成端子接触连接部位的现状,大大简化了连接器的制备工艺和制造成本,连接器结构稳定性好。

12、2、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外壳上设有四个往下延伸的定位插脚,定位插脚能够在连接器安装上pcb板上时插入到pcb板上的定位孔中,从而使得连接器的定位准确和焊接稳固。

13、3、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外壳下端两侧均设有缺口,缺口的上口边缘位置处设有倒c角,其好处在于解决冲裁后表面有残留金属毛刺,其作用在于插头插入时解决插头表面被毛刺损伤。

14、4、本实用新型的中夹片分两侧方设置,其好处在于从冲压裁切与insert molding的方式嵌入式组装上去注塑包胶成型的稳定性能将会更好。

15、5、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的后端座体的底部两侧设有定位插柱,定位插柱能够在连接插上pcb板上时插入到pcb板上的定位孔中,以保证连接器的安装稳固精确,并且所有端子的尾部设有焊锡料,其好处在于产品安装时精确定位,焊锡料与pcb上的焊料进行熔接后形成一个永久的接触面使电性能有效通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外壳(1)、绝缘本体(2)、上排端子组(3)、下排端子组(4)和中夹片(5),所述屏蔽外壳(1)安装在绝缘本体(2)外部,所述上排端子组(3)和下排端子组(4)均一体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2)内部,所述上排端子组(3)位于下排端子组(4)上方,所述上排端子组(3)的所有上端子的前部上端均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上表面位置处露出,从而形成用于接触连接的上端子接触连接部位,所述下排端子组(4)的所有端子的前部下端均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下表面露出,从而形成用于接触连接的下端子接触连接部位,所述上排端子组(3)和下排端子组(4)的尾部均从绝缘本体(2)的后端底部伸出,所述中夹片(5)设有两块并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内部两侧,所述中夹片(5)位于上排端子组(3)与下排端子组(4)之间,两块中夹片(5)的外侧均凸设有中夹片卡勾部(51),两块中夹片(5)的中夹片卡勾部(51)分别从绝缘本体(2)的舌板部位两侧位置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组(3)的两个接地上端子(31)分别位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两侧位置,所述上排端子组(3)的四个信号上端子(32)位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中部位置,所述上排端子组(3)的两个电源上端子(33)分别位于信号上端子(32)与接地上端子(3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端子组(4)的两个接地下端子(41)分别位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两侧位置,所述下排端子组(4)的四个信号下端子(42)位于绝缘本体(2)的前端舌板中部位置,所述下排端子组(4)的两个电源下端子(43)分别位于信号下端子(42)与接地下端子(4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1)上设有四个往下延伸的定位插脚(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1)的两侧均设有由侧壁下端位置延伸至底壁侧部的缺口(12),所述缺口(12)的上口边缘处设有倒c角(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端座体的上端设有凹槽(21),所述屏蔽外壳(1)的顶壁上往下凸设有伸入到屏蔽外壳(1)内部的插块(14),所述屏蔽外壳(1)的插块插入到绝缘本体(2)的凹槽(21)内,所述屏蔽外壳(1)的顶壁后端往后延伸有外壳尾部(15),所述外壳尾部(15)的两侧均延伸有定位块(16),所述定位块(16)分别往下倾斜至伸入到绝缘本体(2)上设有的定位槽(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组(3)的所有端子和下排端子组(4)的所有端子的尾部均设有焊锡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端座体底部两侧凸设有定位插柱(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上排端子组、下排端子组和中夹片,上排端子组的所有上端子的前部上端均从绝缘本体的前端舌板上表面位置处露出,下排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前部下端均从前端舌板下表面露出,中夹片设有两块并分别位于前端舌板内部两侧,两块中夹片外侧的中夹片卡勾部分别从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位两侧位置伸出。本技术的两块中夹片的外侧均设有卡勾部,并且端子分别从前端舌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露出以形成接触连接部位,中夹片卡勾部与端子分体设置,改变了现有的卡勾部与端子一体设置、需要在端子上通过撕破工艺形成端子接触连接部位的现状,简化了连接器的制备工艺和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钟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连瑞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