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柱电芯和电芯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55243发布日期:2024-04-25 10:4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极柱电芯和电芯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柱电芯和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动力电芯一般都有正极柱和负极柱结构,通过在正负极柱上焊接极片来实现电芯的电路连接,这种设计需要很多极片零件以及焊接操作;电芯采用并排设计,电芯间有间隙,且极柱和极片焊接后有一定的高度,极片覆盖在电芯上表面,因此温度传感器一般布置在极片上;排气阀和极柱也位于同一个面上,热失控时容易导致短路,进而加剧热扩散。

2、在现有技术中,电芯的结构复杂,制造难度高;通过在电芯突起的极柱上焊接极片来进行电路连接,容易出现虚焊问题,影响焊接质量和后期使用;极片过多,增加了物料管理的难度;成组后的电芯不具有维修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柱电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无极柱电芯模组,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3、一种无极柱电芯,包括,

4、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为六面体结构,所述电芯本体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所述正极部包括至少一位于所述六面体结构的正面或背面的第一正极面以及包括n个与所述第一正极面相邻的第二正极面;

5、所述负极部与所述正极部连接,所述负极部包括所述六面体结构除所述正极部以外的负极面;

6、所述正极部还包括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于所述六面体结构的与所述第一正极面相邻的其中一侧面上;

7、其中,n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的自然数。

8、优选的,所述排气阀位于的所述侧面为所述第二正极面或所述负极面。

9、一种无极柱电芯模组,包括,

10、第一电芯模组,包括m个第一正极面朝第一方向设置的电芯本体;

11、第二电芯模组,与所述第一电芯模组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电芯模组包括m个所述第一正极面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设置的所述电芯本体;

12、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模组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的一端;

13、第三连接片,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模组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的另一端,m为大于1的整数。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模组中的第一模组尾部电芯,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电芯模组中的第二模组首部电芯;

15、所述第三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模组中的第一模组首部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中的第二模组尾部电芯。

16、优选的,还包括,

17、第三电芯模组,包括m个所述第一正极面朝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所述电芯本体;

18、第四电芯模组,与所述第三电芯模组并列设置,所述第四电芯模组包括m个所述第一正极面朝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电芯本体;

19、第四连接片、第五连接片,分别设于所述第三电芯模组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电芯模组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m为大于1的整数。

20、优选的,还包括,所述第四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三电芯模组中的第三模组首部电芯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中的第四模组首部电芯;

21、第五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三电芯模组中的第三模组尾部电芯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中的第四模组尾部电芯。

22、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芯模组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本体之间的接触面上涂有导电膏;

23、所述第三电芯模组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本体之间的接触面上涂有所述导电膏。

24、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芯模组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的两端和两侧设有对多个所述电芯本体进行锁紧的端板;

25、所述第三电芯模组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的两端和两侧设有对多个所述电芯本体进行锁紧的所述端板。

26、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芯模组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的下方搭设一块用于加热和冷却的液冷板。

27、优选的,所述第三电芯模组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的下方搭设一块用于加热和冷却的液冷板。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简化电芯结构,降低电芯制造难度;过流面积足够大,工作时产热小以及可均热,更安全;成组时不需要极片,无需焊接,安全性高,具备维修性,便于物料管理;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极柱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4)位于的所述侧面为所述第二正极面或所述负极面(3)。

3.一种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7)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模组(5)中的第一模组尾部电芯(52),所述第二连接片(8)连接所述第二电芯模组(6)中的第二模组首部电芯(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四连接片(14)连接所述第三电芯模组(12)中的第三模组首部电芯(121)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13)中的第四模组首部电芯(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模组(5)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6)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本体(1)之间的接触面上涂有导电膏(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模组(5)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6)的两端和两侧设有对多个所述电芯本体(1)进行锁紧的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模组(5)和所述第二电芯模组(6)的下方搭设一块用于加热和冷却的液冷板(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极柱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芯模组(12)和所述第四电芯模组(13)的下方搭设一块用于加热和冷却的液冷板(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柱电芯和电芯模组,属于动力电芯技术领域;包括,电芯本体,为六面体结构,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正极部包括至少一位于六面体结构的正面或背面的第一正极面以及包括N个与第一正极面相邻的第二正极面;负极部与正极部连接,负极部包括除正极部以外的负极面;正极部还包括一排气阀,设于六面体结构的与第一正极面相邻的其中一侧面上;其中,N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的自然数。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简化电芯结构,降低电芯制造难度;过流面积足够大,工作时产热小以及可均热,更安全;成组时不需要极片,无需焊接,安全性高,具备维修性,便于物料管理;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前,胡为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