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晃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4492发布日期:2024-04-25 10:01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晃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晃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抗晃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晃电是指电网电压瞬时跌落时间在1.5秒之内,又恢复正常的现象;而电动机自起动是针对大于1.5秒以上电网瞬时失压的。因此,电动机防晃电辅助保持控制器是对1.5秒以下的晃电,在电动机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普遍使用。电动机自起动重合控制器是对1.5秒以上的瞬时失压,只限于重要负荷电动机控制中采用。

2、现有技术中的抗晃电接触器就是用于避免因晃电造成电压骤降、骤升、短时断电、电压闪变的情况的设备,但是现有的抗晃电接触器在进行安装时多是采用螺丝进行固定的方式,同时在进行导线连接时也多是采用螺丝压紧的方式进行的,进行安装和拆卸以及导线连接固定时均存在一定的不便性,这种导线连接方式在导线受到外力拉动和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松动影响正常接触的情况,且导线连接处在出现松动等情况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的汇聚严重时会影响用电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晃电装置。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晃电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包括抗晃电接触器、两个卡接固定组件、多个导向组件、多个限位组件、多个散热组件、多个下导电板和多个上导电板;

3、所述抗晃电接触器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接线槽,多个下导电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接线槽的底部内壁上,多个上导电板分别设置在对应下导电板的上方,所述上导电板的顶侧与接线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二,多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上导电板上,多个导向组件和多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接线槽内,所述限位组件与对应的散热组件和导向组件相连接;

4、所述抗晃电接触器的底侧两端均开设有凸形槽,两个卡接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凸形槽内。

5、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导向轮和四个圆形板,接线槽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呈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导向轮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板。

6、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和散热板,上导电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的顶侧延伸至抗晃电接触器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散热板。

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散热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侧延伸至接线槽内并开设有u形槽,位于上方的两个圆形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限位板的底侧卡接安装在对应的卡槽内。

8、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绝缘提手。

9、优选的,所述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锯齿状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卡接固定组件包括u形卡板和多个弹簧一,凸形槽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u形卡板,u形卡板与凸形槽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一。

11、优选的,所述卡接固定组件还包括导向杆、限位块和拨块,凸形槽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和拨块,拨块位于抗晃电接触器外侧,拨块的底侧与u形卡板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卡接固定组件便于将抗晃电接触器快速安装在所需安装的位置,同时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操作,通过设置的导向组件能够对插入接线槽内的导线进行导向,同时通过绝缘提手配合散热组件能够控制上导电板向上运动,从而方便将导线插入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之间的位置,松开绝缘提手后能够在弹簧二的作用下控制上导电板配合下导电板对导线进行压紧固定,同时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导向轮的限位,且在散热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对接线槽内导线连接端产生的热量排出接线槽,操作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抗晃电接触器拆装和接线的效率,同时也方便进行后期的维护,且能够避免接线槽内出现热量汇聚的同时保证导线与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晃电接触器(1)、两个卡接固定组件、多个导向组件、多个限位组件、多个散热组件、多个下导电板(3)和多个上导电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导向轮(5)和四个圆形板(51),接线槽(1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导向轮(5),两个导向轮(5)呈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导向轮(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4)和散热板(41),上导电板(3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导热板(4),导热板(4)的顶侧延伸至抗晃电接触器(1)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散热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53),散热板(4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的底侧延伸至接线槽(11)内并开设有u形槽,位于上方的两个圆形板(51)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52),限位板(53)的底侧卡接安装在对应的卡槽(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4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绝缘提手(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板(31)和下导电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锯齿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固定组件包括u形卡板(2)和多个弹簧一(21),凸形槽(12)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u形卡板(2),u形卡板(2)与凸形槽(12)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一(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固定组件还包括导向杆(23)、限位块(24)和拨块(22),凸形槽(12)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导向杆(23),导向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4)和拨块(22),拨块(22)位于抗晃电接触器(1)外侧,拨块(22)的底侧与u形卡板(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抗晃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晃电装置,包括抗晃电接触器、两个卡接固定组件、多个导向组件、多个限位组件、多个散热组件、多个下导电板和多个上导电板,所述抗晃电接触器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接线槽,多个下导电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接线槽的底部内壁上,多个上导电板分别设置在对应下导电板的上方,所述上导电板的顶侧与接线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二,多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上导电板上。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抗晃电接触器拆装和接线的效率,同时也方便进行后期的维护,且能够避免接线槽内出现热量汇聚的同时保证导线与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国,肖亚峰,王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星河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