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7932发布日期:2024-03-01 12:1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及被转置于驱动背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继承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具有省电、高效率、高亮度及反应时间快等优点。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具有色彩易调校、发光寿命长、无影像烙印等优势。因此,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被视为下一世代的显示技术。

2、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广泛。举例而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作为增强实境(ar)显示装置的影像源,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输出的影像光束可通过投影镜头,进而使影像呈现在眼前。然而,一般而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发光角度大于投影镜头的收光角度。也就是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发出的影像光束无法被充分利用,进而导致增强实境显示装置的影像亮度过低。因此,如何开发出发光角度小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研发人员面临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发光角度小。

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元件、第一堤岸层及多个散射微粒。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驱动背板上,且与驱动背板电连接。第一堤岸层设置于驱动背板上。第一堤岸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及定义多个第一开口的多个斜面。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重叠于第一堤岸层的多个第一开口,且第一堤岸层的多个斜面相对于驱动背板倾斜。多个散射微粒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的多个出光面上。多个散射微粒与第一堤岸层的多个斜面之间存在多个空气间隙。

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射微粒的折射率介于空气间隙的折射率与发光元件的折射率之间。

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射微粒的折射率落在1.5~2的范围。

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堤岸层的实体在垂直于驱动背板的第一方向上具有一高度,第一堤岸层的实体在平行于驱动背板的第二方向上具有一宽度,且所述高度与所述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6。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发光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一间距排列,且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间距。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多个出光面分别包括多个粗糙表面,且每一粗糙表面上设有多个散射微粒的一部分。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透镜元件,设置于第一堤岸层上。多个散射微粒、第一堤岸层的多个斜面与透镜元件围出些空气间隙。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堤岸层,设置于第一堤岸层与驱动背板之间。第二堤岸层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堤岸层的多个第二开口分别重叠于第一堤岸层的多个第一开口。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散射微粒设置于第二堤岸层的多个第二开口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散射微粒的折射率介于该空气间隙的折射率与该发光元件的折射率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散射微粒的折射率落在1.5~2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堤岸层的实体在垂直于该驱动背板的第一方向上具有高度,该第一堤岸层的该实体在平行于该驱动背板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最大的宽度,且该高度与该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发光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间距排列,且该第一开口的该宽度小于或等于该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发光元件的该些出光面分别包括多个粗糙表面,且每一该粗糙表面上设有该些散射微粒的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元件、第一堤岸层及多个散射微粒。第一堤岸层设置于驱动背板上。第一堤岸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及定义多个第一开口的多个斜面。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重叠于第一堤岸层的多个第一开口。多个散射微粒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的多个出光面上。多个散射微粒与第一堤岸层的多个斜面之间存在多个空气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黄胜铭,粘瀚升,侍育徵,李欣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