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

文档序号:37335911发布日期:2024-03-18 18:0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绕制,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绕制线圈通常借助专业的绕线机来完成,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克服手工绕线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2、在扬声器的生产时,需要在一个筒体上绕制多组同轴线的线圈。但是现有的线圈绕线机通常只可以一次性在筒体上绕制一个线圈,再将筒体取下移动位置,再次将筒体安装在线圈绕线机上绕制下一组线圈。取下筒体再次安装绕制下一组线圈容易导致多组线圈轴线不一,使得制成的扬声器质量不一。

3、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用于扬声器线圈绕制的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的漆包线绕制。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包括底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顶部安装有绕线机构,且绕线机构用于绕制漆包线,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同轴固定连接有插接固定机构;

5、所述插接固定机构包括: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安装圆座,所述安装圆座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移动插接爪,每个所述移动插接爪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且每个弹簧均与安装圆座连接,所述安装圆座的插槽插接有被移动插接爪夹持的芯模,所述芯模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且部分芯模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绕线柱,所述芯模同轴套设有绕制筒。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芯模的方型端设置有与移动插接爪适配的插孔。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移动插接爪靠近安装圆座轴线的端部均设置有便于挤压移动的斜角。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的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共同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且驱动螺杆其中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摆动绕线杆。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摆动绕线杆为l型,且摆动绕线杆底部设置有锥型穿线器。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框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挂架,所述挂架转动放置卷筒,且卷筒卷绕漆包线。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框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浸胶机构,所述漆包线自由端穿过浸胶机构且同时贯穿摆动绕线杆的锥型穿线器。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浸胶机构包括:与第二框架顶部固定连接的浸胶池,所述浸胶池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组件,且浸胶池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向组件,所有导向组件被漆包线共同贯穿,每个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浸胶池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镶嵌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内圈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架,且旋转架中心转动安装有导向轮。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插接固定机构同轴线的辅助取放机构,所述辅助取放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框架侧壁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柱远离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第三电动伸缩杆用于挤压移动插接爪的棱锥头自由端贯穿电磁铁。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l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灯,且紫外灯设置在插接固定机构的正下方,所述l型板固定安装有切线板,且切线板设置在插接固定机构的上方。

15、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一、芯模上设置的螺纹孔安装若干个绕线柱,绕线柱的数量为绕制筒所需绕制线圈数量的两倍,接着绕线机构使用漆包线在绕线柱绕制一组线圈的端部,然后绕线机构的摆动绕线杆移动到绕制筒上方,旋转电机驱动绕制筒旋转使得漆包线在绕制筒上绕制线圈,一组线圈绕制完成后绕线机构再次使用漆包线在另一个绕线柱绕制同一线圈的另一个端部,接着摆动绕线杆的底部移动到切线板的弧形刀口处截断漆包线,便于进行下一组线圈的绕制,得益于一次性在绕线柱上绕制的多组同轴线的线圈,提升了制成的扬声器质量;

18、二、漆包线在进行绕制时,浸胶机构的导向组件将移动的漆包线浸入uv胶水中,在漆包线的外层涂有一层uv胶水,涂有uv胶水的漆包线在缠绕线圈时,紫外灯照射绕制筒上的线圈,使得缠绕完成的线圈固化,在线圈的绕制同时,完成绕制线圈固化,减少绕制完成线圈变得松散的概率;

19、三、绕制筒上的线圈绕制完成固化后,辅助取放机构插入插接固定机构,取下芯模和绕制线圈的绕制筒,其中电磁铁吸附芯模内腔的铁环,第三电动伸缩杆的棱锥头自由端挤压靠拢在一起的移动插接爪端部,移动插接爪向远离安装圆座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插接爪脱离与芯模的接触,使得辅助取放机构将芯模连同绕制筒取下,取下芯模的同时第三电动伸缩杆的棱锥头自由端在伸长,避免移动插接爪与芯模插接,得益于芯模和绕制线圈的绕制筒自动安装与拆卸,减少生产线的人工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包括底板(1),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顶部安装有绕线机构(3),且绕线机构(3)用于绕制漆包线(13),所述第一框架(2)的顶部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4),所述l型板(4)的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5),且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4)同轴固定连接有插接固定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604)的方型端设置有与移动插接爪(602)适配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插接爪(602)靠近安装圆座(601)轴线的端部均设置有便于挤压移动的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安装在第一框架(2)顶部的固定座(301),两个所述固定座(301)共同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302),且驱动螺杆(302)其中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03),所述驱动电机(303)螺纹连接有移动块(304),且移动块(3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摆动电机(305),所述摆动电机(3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06),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06)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摆动绕线杆(3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绕线杆(307)为l型,且摆动绕线杆(307)底部设置有锥型穿线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10)顶部固定安装有挂架(11),所述挂架(11)转动放置卷筒(12),且卷筒(12)卷绕漆包线(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10)顶部固定安装有浸胶机构(9),所述漆包线(13)自由端穿过浸胶机构(9)且同时贯穿摆动绕线杆(307)的锥型穿线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机构(9)包括:与第二框架(10)顶部固定连接的浸胶池(91),所述浸胶池(9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组件(92),且浸胶池(9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向组件(92),所有导向组件(92)被漆包线(13)共同贯穿,每个所述导向组件(92)包括:与浸胶池(91)固定连接的固定块(921),所述固定块(921)固定镶嵌有旋转轴承(922),所述旋转轴承(922)的内圈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架(923),且旋转架(923)中心转动安装有导向轮(9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插接固定机构(6)同轴线的辅助取放机构(7),所述辅助取放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框架(2)侧壁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70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01)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柱(702),所述安装柱(702)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703),所述安装柱(702)远离第二电动伸缩杆(70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704),且第三电动伸缩杆(703)用于挤压移动插接爪(602)的棱锥头自由端贯穿电磁铁(7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灯(8),且紫外灯(8)设置在插接固定机构(6)的正下方,所述l型板(4)固定安装有切线板(14),且切线板(14)设置在插接固定机构(6)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涉及漆包线绕制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顶部安装有绕线机构,且绕线机构用于绕制漆包线,第一框架的顶部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L型板的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同轴固定连接有插接固定机构;插接固定机构包括: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安装圆座,安装圆座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移动插接爪,安装圆座的插槽插接有被移动插接爪夹持的芯模。该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一次性在绕线柱上绕制的多组同轴线的线圈,提升了制成的扬声器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