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19559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循环,具体涉及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且内含金属态的锂。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目前锂电池循环性能未达到万次循环,因此,需对负极材料体系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所述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材料和负极添加剂,所述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为石墨,所述负极添加剂包括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

3、进一步地,所述石墨为单颗粒人造石墨或二次颗粒人造石墨;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混合物,且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配比为1:2;所述粘结剂为丁苯橡胶;所述润湿剂为甲基丙烯酸。

4、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之间的配比为94~97%:0.5~1.5%:0.3~2.0%:1.5~3.0%:0.05~0.25%。

5、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材料的原料采用石油焦、针状焦或沥青焦。

6、优选地,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的配比为96.12%、1%、0.8%、2.0%和0.08%。

7、优选地,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的配比为96.08%、1%、0.8%、2.0%和0.12%。

8、优选地,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的配比为95.95%、1%、0.8%、2.0%和0.25%。

9、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10、s1、包括将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混合均匀,得到负极材料层;

11、s2、将得到的负极材料层制作为浆料,且过150目筛,涂覆在铜箔上,一侧极耳留白20mm;

12、s3、进行干燥、压制、尺寸裁切,得到负极极片。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负极极片中设置粘结剂,提高负极极片剥离强度,降低阻抗提升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在负极极片中设置润湿剂,增加负极体系润湿剂可提高负极材料吸收电解液特性,减少负极极片缺陷,大大增加循环性能;负极材料选用各向同性好的焦源作为的原料,石墨选用单颗粒材料或掺混二次颗粒材料,制备的石墨负极能容量和倍率兼顾。



技术特征:

1.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所述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材料和负极添加剂,所述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为石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添加剂包括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为单颗粒人造石墨或二次颗粒人造石墨;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混合物,且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配比为1:2;所述粘结剂为丁苯橡胶;所述润湿剂为甲基丙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之间的配比为94~97%:0.5~1.5%:0.3~2.0%:1.5~3.0%:0.05~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原料采用石油焦、针状焦或沥青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的配比为96.12%、1%、0.8%、2.0%和0.0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的配比为96.08%、1%、0.8%、2.0%和0.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的配比为95.95%、1%、0.8%、2.0%和0.2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命锂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循环技术领域,所述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材料和负极添加剂,所述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为石墨,所述负极添加剂包括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润湿剂。本发明创造通过在负极极片中设置粘结剂,提高负极极片剥离强度,降低阻抗提升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在负极极片中设置润湿剂,增加负极体系润湿剂可提高负极材料吸收电解液特性,减少负极极片缺陷,大大增加循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许飞,罗传军,贾志涛,孙延生,刘兴丹,袁艳艳,王震,靳庆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