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

文档序号:37457770发布日期:2024-03-28 18:4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1、新能源领域中,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通常使用在汽车电池包的高压接插件上,已应对车辆大电流要求的行驶工况。汽车电池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个电池包都要进行充放电全检,每个测试工位需要准备大电流连接器进行线束的转接。

2、现有技术当中,为了行驶中连接的稳定性,高压航插的外壳通常为阻燃材料或铝合金喷粉塑形制成,外壳结构设计复杂,连接和拆卸步骤繁琐,且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单个连接器插头成本高;而目前市面上普通的快插接口的过流能力又不能满足充放电测试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过流能力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及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插接端子,所述插接端子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部两侧的第一插接端子及第二插接端子,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包括环形收纳部及设于所述环形收纳部内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外壁一侧朝向所述环形收纳部凹陷形成u形接触部,所述u形接触部与所述环形收纳部围合形成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插接端子与所述收纳空间对应设置。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连接器外壳,并在连接器外壳一侧设有插接端子,插接端子包括分别设于连接器外壳内部两侧的第一插接端子及第二插接端子,第一插接端子包括环形收纳部及设于环形收纳部内的接触部,接触部的外壁一侧朝向环形收纳部凹陷形成u形接触部,u形接触部与环形收纳部围合形成一收纳空间,第二插接端子与收纳空间对应设置,通过使用对插对称的结构设计,使用单种类型的连接器,即可实现端子的对插互锁,节约外壳及端子的开模成本和制造成本;通过设置上述环形收纳部、u形接触部及与上述第一插接端子插接配合设置的第二插接端子,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插接端子的直面接触变成多个曲面接触,接触面积增大,改善小尺寸紫铜端子的过流能力,同时使端子上下左右活动都受到限制,保证了公母端子互相贴合,提高连接稳定性。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接触部还包括由所述u形接触部外壁两侧朝向所述环形收纳部突出形成的突出接触部,所述第二插接端子包括与所述突出接触部对应设置的凹槽接触部。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侧设有环形保护罩,所述插接端子位于所述环形保护罩内。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环形保护罩包括上保护部及下保护部,所述上保护部及所述下保护部错位设置,所述下保护部位于所述上保护部的内侧。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下保护部包括本体部,及由所述本体部内部一侧突出形成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及所述第二插接端子。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插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一端沿所述下保护部一侧延伸形成外壳部,所述外壳部与所述下保护部的外壁之间形成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上保护部对应设置。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插接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连接部一侧。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收纳动力线束,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可拆卸式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用于使动力线束连接所述连接端子。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外壳及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插接端子,所述插接端子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部两侧的第一插接端子及第二插接端子,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包括环形收纳部及设于所述环形收纳部内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外壁一侧朝向所述环形收纳部凹陷形成u形接触部,所述u形接触部与所述环形收纳部围合形成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插接端子与所述收纳空间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还包括由所述u形接触部外壁两侧朝向所述环形收纳部突出形成的突出接触部,所述第二插接端子包括与所述突出接触部对应设置的凹槽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侧设有环形保护罩,所述插接端子位于所述环形保护罩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保护罩包括上保护部及下保护部,所述上保护部及所述下保护部错位设置,所述下保护部位于所述上保护部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部包括本体部,及由所述本体部内部一侧突出形成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及所述第二插接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一端沿所述下保护部一侧延伸形成外壳部,所述外壳部与所述下保护部的外壁之间形成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上保护部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插接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连接部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收纳动力线束,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可拆卸式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用于使动力线束连接所述连接端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及设于连接器外壳内的插接端子,插接端子包括第一插接端子及第二插接端子,第一插接端子包括环形收纳部及设于环形收纳部内的接触部,接触部的外壁一侧朝向环形收纳部凹陷形成U形接触部,U形接触部与环形收纳部围合形成一收纳空间,第二插接端子与收纳空间对应设置。通过使用对插对称的结构设计,使用单种类型的连接器,即可实现端子的对插互锁,节约外壳及端子的开模成本和制造成本;同时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插接端子的直面接触变成多个曲面接触,接触面积增大,改善小尺寸紫铜端子的过流能力,同时使端子上下左右活动都受到限制,保证了公母端子互相贴合,提高连接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佳庆,胡姗,饶舜,余忠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40122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