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机自动电源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59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真机自动电源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设备电源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传真机的常规用法是无论传输线路是否有信号,传真机都处于电源接通状态,由于传真机长时间开机,因此造成了机器内部过热,加速了元器件的老化,减少了传真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电能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采用由电子器件组成的开关,其输入端与传真机输入端并接,输出控制传真机的电源线路。当信号传输线上无信号输入时,自动切断传真机电源,当外来信号输入时接通传真机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真机在无信号输入时,处于关断状态,有信号输入时自动开启工作的自动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由输入电路、放大控制电路所组成,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传真机输入端并接,即与传真传输线对接,输入电路采用一般的整流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无信号输入时,传输线上的直流电压经输入电路加到放大控制电路的前级T1基极,T1导通,从而使末级驱动器截止,开关元件不动作,传真机不工作。当有信号输入时,放大控制电路前级截止,末级驱动导通,开关元件动作,传真机电源接通。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实施作一详细介绍当开关K接通on时,输出电压Uout=220V,供给传真机电源,这是常规情况。
当开关K接通AOTO时,电路处于等待状态,此时信号传输线上的的直流电压加到输入电路AB端。输入电路为整流电路,无信号输入时,给传输线上的直流电压提供通路,加到电阻R7上,并通过电阻R2加到放大前级晶体管T1的基极。无信号输入时,T1管基极为高电位,T1管导通。其集电极为低电位,T2管截止,驱动级晶体管T3截止。继电器τ不工作,继电器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传真机电源断开。有信号输入时,即摘机或振铃时,经输入电路加到电阻R7上的电位下降,T1管截止,其集电极电位上升,使T2管导通,其发射极电位上升,给电容C2充电,晶体管T3导通。继电器τ工作,触点接通,给传真机供电;当信号传输结束后(再次挂机时),T1管导通,T2管截止,此时由于在电容C2上充有一定的电压,故晶体管T3仍处于导通状态,通过C2、R4、R5回路放电。起到延时作用,直至继电器释放,触点断开,传真机电源断开。电路又处于等待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放大控制部份可采用集成电路,如RS触发器、电压比较器、斯密特触发器等,继电器τ可以用可控硅电路代替。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实施中由于输入端电压较高,在输入电路中串有降压电阻R9、R10,在T1管、T2管之间接有隔离二极管D1,T2管与T3管之间接有D2,延时电路中C2=100μf,R4=1KΩ,R5=240Ω,电阻R6示发光二极管D5支路,发光二极管D7、R8、D8支路分别作为自动开关电源和传真机电源状态显示。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延长传真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它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微机的电源控制,或某些家用电器的电源控制,起到节电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传真机自动电源开关,由输入电路、放大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传真机输入端并接;控制电路驱动继电器常开触点串接于传真机电源线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为二极管整流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自动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放大控制电路的驱动级T3的基极回路,接有电容C2、R4构成的延时电路。
专利摘要一种传真机自动电源开关,由输入电路和放大控制电路组成。利用传真机振铃信号经开关电路。控制传真机供电线路的通断,使传真机只有在需要传输信息时工作,改变了目前昼夜连续开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可以延长传真机的使用寿命,节约电能。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微机电源控制和家用电器的控制。
文档编号H01H47/22GK2037870SQ8821356
公开日1989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30日
发明者志凯, 林群英 申请人:中国希格玛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