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开关的拉线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86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知开关的拉线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开关,特别是一种拉线开关。
现有的拉线开关,拉拉线时发出的声响无明显区别,只有当供电时或者卸掉盖子看时,才能知道其所处的位置状态。往往当停电后再供电时,因人离开了用电器而造成电能白白浪费,特别是停电频繁的农村浪费现象更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拉线开关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拉拉线时发出明显区别的声响以判断其所处的开关位置的可知开关的拉线开关。方便使用,避免浪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的拉线开关的转位轮鼓的绝缘齿面上贴一层软质绝缘材料,如橡胶皮、塑料薄膜,合成革、皮革等,使其转到开的位置时仍发出清脆的声响,而转到关的位置时无声响或微声,以便用户从发出的声响中知道其所处的开关位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拉线开关的改进,仅在现有拉线开关的转位轮鼓的绝缘面上贴一层软质绝缘材料,便可从拉拉线时发出的声响中知道其所处的开关位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避免浪费电能。适宜一切使用拉线开关的用电器应用。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图1为结构图。由开关座1、盖子2、轴3、扭簧4、拉耳5、接线螺钉(2颗)6、垫片(2片)7、固定螺钉(2颗)8、接触簧片9、导电片10、接触片11、软质绝缘片12、转位轮鼓13构成。开关座1、盖子2、转位轮鼓13用绝缘硬塑料注塑成。开关座1上有接线孔、螺钉孔、安装孔和固定螺钉孔各2个及拉线孔1个,中间还有1个安装转位机构的方孔。盖子2的内边沿有与开关座1上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转位轮鼓13、拉耳5、扭簧4套装在轴3上构成转位机构,装在开关座1中间的方孔内。有3个爪的导电片10的爪面与有六个齿面的转位轮鼓13的三个相互间格的齿面紧贴合。转位轮鼓13的另三个相互间格的绝缘面上贴附着软质绝缘片12,当其与接触簧片9接触时无声响或微声。软质绝缘片12选用橡胶皮、塑料薄膜、合成革、皮革等材料。扭簧4用弹簧钢丝绕成,其一个头卡在开关座1上的卡槽里,另一个头卡在拉耳5上。拉线穿过开关座1上的拉线孔与拉耳5相连接。每拉动一次拉线,在扭簧4的作用下驱动转位轮鼓13旋转60度换位,即改变一次开关状态。拉耳5用金属材料制成。接线螺钉6、垫片7、固定螺钉8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两根电源线从开关座1上的两接线孔分别引入,并在接线螺钉6与垫片7之间接牢固。接触簧片9和接触片11分别与垫片7和固定螺钉8中的一个接通电源,并固定在开关座1上。接触片11与导电片10保持接触,接触簧片9与转位轮鼓13的一个齿面保持接触。接触簧片9、接触片11用导电的弹簧钢片制成。
权利要求可知开关的拉线开关,包括开关座、盖子、轴、扭簧、拉耳、接线螺钉2颗、垫片2片、固定螺钉2颗、接触簧片、导电片、接触片、转位轮鼓构成、开关座上有接线孔、螺钉孔、安装孔、和固定螺钉孔各两个及拉线孔一个,其中间有一个安装转位机构的方孔,转位轮鼓、拉耳、扭簧套装在轴上构成转位机构,有三个爪的导电片的爪面与有六个齿面的转位轮鼓的三个相互间格的齿面紧贴合,扭簧的一个头卡在开关座上的卡槽里,另一个头卡在拉耳上,拉线穿过拉线孔与拉耳相连接,每拉动一次拉线,在扭簧的作用下驱动转位轮鼓旋转60度换位,即改变一次开关状态,其特征在于转位轮鼓的另三个相互间格的绝缘齿面上贴一层软质绝缘材料,如橡胶皮、塑料薄膜、合成革、皮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可知开关的拉线开关,是对现有拉线开关的改进,仅在其转位轮鼓的绝缘面上贴一层软质绝缘材料,如橡胶皮、塑料薄膜、合成革、皮革等,便可从拉拉线发出的声响中得知其所处的开关位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避免浪费电能。适宜一切使用拉线开关的用电器应用。
文档编号H01H17/06GK2096812SQ9121437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0日
发明者林敏 申请人:林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