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89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颖的电加热元件产品技术领域。
现有的包缠纺电加热线的结构是以40支20股碱玻璃纤维作为芯线,在芯线上包缠φ0.03-0.04mm镍铬丝形成电热芯线后,外复PVC绝缘层,通过控制所包缠镍铬丝的长度来做出每米102-104欧姆不同电阻值的电加热线。该种电加热丝的外径通常为φ2.5mm以上,电热芯线直径大于1mm。其缺点是由于采用40支20股碱玻璃纤维作为芯线,使得电热芯线的直径大于1mm,致使电加热线的外径不能小于2mm,从而限制了这一电加热线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电阻芯线直径小于φ1mm,外径小于φ2mm,电阻值大于3000Ω/M的包缠纺电加热线。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芯线为45支5股碱玻璃纤维,用空心锭技术和包缠纺工艺均匀包绕φ0.03-0.04mm镍铬丝,再异向包绕135D/12P锦纶丝。形成直径小于1mm的电热芯线,通常规格为φ0.4-φ0.7mm。电热芯线外复PVC绝缘层后即成为外径小于2mm的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的结构剖面图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例作进一步描述采用金属丝(3)螺旋状包缠在玻璃丝(4),再异向包缠锦纶丝(2),然后用塑料(1)包复在最外层,外径在2mm以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直径小,重量轻,可广泛用于小型或微型家用电器以及工业上的辅助加热的小型配套件。
权利要求1.一种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由电热芯线和PVC绝缘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一根45支5股碱玻璃纤维螺旋状包缠镍铬金属丝和异向包缠锦纶丝,直径小于1mm,最佳为φ0.4-φ0.7mm,外复PVC后,外径小于2mm,最佳为φ1.4-φ1.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其特征在于其电阻值大于3000欧姆/米。
专利摘要一种特细型包缠纺电加热线由电热芯线和PVC绝缘层所组成,芯线为45支5股的碱玻璃丝包缠金属丝和锦纶丝,直径通常为Φ1.4—Φ1.8mm,电阻值大于3000Ω/M,这种电加热线具有直径小、重量轻、电阻大、适用性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B13/06GK2089682SQ91215178
公开日1991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5日
发明者罗红春, 刘文平, 蒋济伍, 刘兰珍 申请人:无锡市纺织产品品种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