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225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其端脚特殊的造型设计,不仅能防止端脚发生松动现象,同时能增加焊接固定面积,使绕线管的定位性提高,而且可配合不同电器的需要而降低其整体高度,以及增加不同焊接方式的适用性,因此兼具有施工方便、稳固以及适用自动绕线机等功效。
一种变压器,其适用范围通常限于膝上型电脑、通讯产品信号传输、电源供应器等体积较小的电子产品,而所谓绕线管则是指该变压器未经缠绕线圈与内置铁心的单纯外壳管体而言,已知的小型变压器绕线管,其结构组成方式,一种如图7所示,其壳体(2a)由塑胶成型机或电木成型机射出成型后,再将端脚(1a)(circle terminanl)的一端锤击成扁平端(4a)或者钩簧状,并以该扁平端(4a)或钩簧端以人工或简单的器具嵌插入壳体(2a)上所预留的端脚孔(3a)以固定;然而,该种已知的绕线管端脚(1a)植入结构,由于成型后的端脚孔(3a)过大,无法确实固定端脚(1a),而容易造成松动现象,尤其在该绕线管焊接于PC板上时,容易发生掉脚现象,而无法达到确实的变压效果,而尚若端脚孔(3a)预留过小,则除了使端脚(1a)难以装插外,若以辅助器具将其勉强植入,则容易造成壳体(2a)表面出现裂痕,而使使用寿命降低,以及形成不良的品质外观,因此,该已知的成型后嵌插方式的绕线管并非一理想的设计,且由于端脚(1a)在使用于PC板表面焊接定位时,亦容易由于端脚(1a)接触面积小而造成焊锡架桥支撑不足,导致导电性差以及稳固性不良,所以,该已知的绕线管设计,有待进一步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绕线管壳体射出成型的同时,即将一特殊造型的端脚(leader frame)嵌插固定于该壳体上的适当位置,而在绕线管成型后,即形成一完整一体的外观型式,使端脚不会发生嵌插不易与容易松动等情形,且该特殊设计的端脚,其下方延伸有一向下曲弯的底脚,使该绕线管焊接于PC板上时可以增加其焊接面积,使绕线管稳固地定位于PC板上,同时可获得良好的导电效果;再者,该端脚另在壳体的一侧则水平延伸有一侧脚,使除了方便于一般电源导线的延长接续外,同时,在特殊薄小的电器产品内,更可配合PC板的穿孔设计,而利用两侧脚架设于穿孔边缘,达到使绕线管整体高度降低的效果,完全符合于目前电器的需要,完全改善了已知同类产品所有的缺点,为一实用而进步的新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则在于上述造型的端脚亦可设计为一侧视呈倒L形的造型,利用其下方垂直下伸的底脚可插置于PC板上的定位孔,使能适用于自动焊接炉的焊接作业,且该底脚另可加以弯曲形成如前述的曲弯状,如此则又具备了适用于前述两种包括表面附着以及降位附着等方式的功能,因而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EMBODIMENT)。
图5为图4的实施方式图。
图6为图4另一实施方式图。
图7为已知成型后嵌接式的绕线管结构分解图。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的改进,具有一般造型的壳体(1),然而,其端脚(2)则是在壳体(1)射出成型的同时,即将端脚(2)嵌插成型于壳体(1)的预定位置,使本实用新型成型后,即形成为端脚(2)一体嵌入式的造型设计,使端脚(2)不易发生松动基至掉脚现象,亦无端脚(2)嵌插困难的缺点。
继续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端脚(2)于侧视时呈丁字造形,其包括由向下呈弯曲型态的底脚(21)部份,以及上方呈水平状的侧脚(22)部分,其中,侧脚(22)的一端是在壳体(1)射出成型时,一体嵌接于壳体(1)内固定,而另一端则水平凸伸出壳体(1);另外该端脚(2)的向下弯曲的底脚(21);在焊接于PC板(3)上时,由于曲弯的底脚(21)与PC板(3)的接触面积加大,而使焊接的架桥(4)面积增加,因此使该端脚(2)可稳固地定位于PC板(3)上,且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加,使端脚(2)的导电效果因而提高,而电源信号的传导更为可靠。
参看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特殊设计的端脚(2)造型,其水平延伸的侧脚(22)部分,除可作为一般漆包线的接线连结或者组插于传统PC板(3)插孔上之外,其也可配合实际电器产品的需要,而在PC板(3)上开设一适当的穿孔(31),使绕线管底部可大致陷落于穿孔(31)内,而使两侧脚(22)分别架设于穿孔(31)的侧缘,然后再以焊接方式使之固定,因而能大为降低绕线管整体高度,以适合薄小电器的需要,同时,以该平伸的侧脚(22)利用焊接使之固定,亦可较传统直线式结构与PC板(3)的焊锡面积增加3至5倍,因此能使该绕线管更加稳固,增加其适用的范围。
另外,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图,由图中显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丁字形端脚(2)亦可改为一种侧视呈倒L形的端脚(2A),该垂直平伸的端脚同时亦包括了下伸的底脚(21A)以及水平延伸的侧脚(22A)部分,其中,垂直下伸的底脚(21A)可供插置于PC板(3)上传统的端脚(2A)定位孔(32)(如图5所示),以使该PC板(3)能适用于在一种具有增加焊接速度与质量等功能的自动焊接炉上作自动的焊接处理;其次,该实施例下伸的底脚(21A)部分,又可视需要而加以弯曲呈如前述的曲弯造型(如图6所示),因而使其又能同时适用于表面附着或者降位附着的双重方式,因此能有效增加其适用的范围,而能配合不同的作业方式而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确已达到了设计之初所预期的功效及目的,而能增加端脚的插接牢固性以及增加焊锡面积与降低整体高度,同时,亦能广泛地增加其适用范围,其特性是传统已知同类产品所不能及的,对于熟悉此类技术的人而言,根据上述的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许多变更及修改,但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由附录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加以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利用绕线管壳体射出成型的同时,将端脚嵌插于壳体的预定位置,而在壳体成型后,端脚即一体嵌插于该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端脚的造型于侧视时形成如丁字形,且其由向下呈曲弯的底脚部份,以及上方呈水平状的侧脚部分所组成,其中,侧脚的一端是在壳体射出成型时,一体嵌接于壳体内固定,而另一端则水平凸伸出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端脚水平延伸的侧脚部分,可配合实际电器的需要,在PC板上开设一适当的穿孔,使绕线管的底部可大致陷落于穿孔内,而使两侧脚可分别架设于穿孔的侧缘,然后再以焊接方式使之固定,由此可降低绕线管整体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嵌设于壳体上的端脚造形,为一种侧视呈倒L状的造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倒L状的端脚,包括垂直下伸的底脚以及水平延伸的侧脚,且该垂直下伸的底脚可视需要而加以弯折成曲弯状。
专利摘要一种变压器绕线管一体嵌入式端脚结构,在该绕线管射出成型的同时,将一侧面呈丁字形或倒L形的端脚嵌设于该绕线管适当位置,由于该丁形端脚包括一向下曲弯的底脚,使该绕线管可更易于焊设固定于PC板表面,同时,还包括一向外平伸的侧脚,而使该绕线管作绕线连结时更为方便,而且,其平伸的侧脚,能使该绕线管配合PC板的特殊穿孔设计,而使其整体高度降低;倒L形端脚,其垂直下伸的底脚部分,则可适合于一般PC板上的定位孔,使能按自动焊接炉的需要进行大量生产。
文档编号H01F27/30GK2101934SQ91227970
公开日1992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日
发明者简建亨 申请人:简宝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