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32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口、卡口灯泡均能方便、安全使用的两用灯座。
现有的两用灯座在使用过程中有的需要拆装,有的则需调整变换灯座结构,一方面使用安全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采用非标准件,制作成本较高,故都难以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变换容易,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两用灯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顶盖、内盖组件、内活动架组件和主体件组成,内活动架组件上安装卡口灯泡,主体件上安装螺口灯泡,内活动架组件能在内盖组件与主体件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导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使用卡口灯泡电源电路与使用螺口灯泡电源电路的转换,顶盖与内活动架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卡口圈外径小于螺口灯座内螺纹的特点,在设计中既考虑了螺口、卡口灯座的互换性,又尽可能的采用了普通螺口灯座与卡口灯座中的标准件,结构紧凑,转换可靠,使用安全,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 本实用新型两种灯座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顶盖。
图3 本实用新型的内盖组件与固定螺钉。
图4 本实用新型的内活动架组件。
图5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
采用酚醛塑料压制顶盖、内盖组件、内活动架组件和主体件。顶盖中心处有进线孔[1];内盖组件上有两个接触电极[5],其中一个与内盖组件中心处的弹性螺口灯泡导电柱[7]电连接,另一个与内盖组件上的弹性接触簧片[6]电连接,内盖组件上还有固定孔[2]和穿线缺口[3]各两个;内活动架组件上有固定火线、地线的导电片[8]和扁圆头螺钉[10],还有两个弹性卡口灯泡导电柱[11]和铜制的卡口圈[12],内活动架组件中心有一个可使内盖组件上的弹性导电柱[7]穿过的圆孔[9];主体件上有与螺口灯泡相配合的内螺纹[16]并有四个导向柱[13],其中两个相对的导向柱上开有沟槽[14]。内盖组件与主体件采用螺钉[4]连接,内活动架组件能在内盖与主体件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导向槽[15]内上下移动,顶盖与内活动架组件采用螺纹连接。电源线穿过顶盖中心孔和内盖组件上的缺口,通过扁圆头螺钉固定连接在内活动架组件的导电片[8]上。
当使用卡口灯泡时,可将灯泡直接安装在内活动架组件的卡口圈上[12];而使用螺口灯泡时,随着螺口灯泡的旋入,灯泡上的金属螺纹部分(接地端)直接抵触着内活动架组件上的铜制卡口圈[12],推动内活动架组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内活动架组件上固定连接火、地线的导电片[8]触及内盖组件上的两个接触电极[5],与此同时,内活动架组件上的卡口圈[12]与内盖组件上的弹性接触簧片[6]相接触、螺口灯泡中心与内盖上的中心弹性导电柱[7]相接触,形成螺口灯泡的供电电路。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灯座,其特征在于它由顶盖、内盖组件、内活动架组件、主体件组成,内活动架组件用来安装卡口灯泡,主体件用来安装螺口灯泡,内活动架组件在内盖组件与主体件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导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使用卡口灯泡电源电路与使用螺口灯泡电源电路的转换,顶盖与内活动架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灯座,其特征在于内盖组件上有两个接触电极,其中一个与内盖组件中心处的弹性导电柱电连接,另一个与内盖组件上的弹性接触簧片电连接,内盖组件上还有固定孔和穿线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灯座,其特征在于内活动架组件上有固定火线、地线的导电片和扁圆头螺钉,还有两个弹性导电柱和一个金属卡口圈,内活动架组件中心位置有一个可使内盖组件上的弹性导电柱穿过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灯座,其特征在于主体件上有与螺口灯泡相配合的内螺纹,并有四个导向柱,其中两个相对地导向柱上开有沟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螺口、卡口灯泡均能方便、安全使用的两用灯座、它由顶盖、内盖组件、内活动架组件和主体件组成,内活动架组件上安装卡口灯泡、主体件上安装螺口灯泡,内活动架组件能在内盖组件与主体件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导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使用卡口灯泡电源电路与使用螺口灯泡电源电路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转换可靠、使用安全、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H01R33/22GK2116974SQ9221358
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8日
发明者张近智, 周建国, 张根宝, 李强 申请人:张近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