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集肤效应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4761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集肤效应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与电线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
按一般习用之线皆由数条铜线绞结后,再包覆一层绝缘体而成;当交流电在流经电线时,因集肤效应使电流挤在电线外层,而内部的导线却仅是支撑架子,如此不但造成材料上的浪费,更直接影响导线的效果,若能有一种电线,将集肤效应消除,则不但减少材料上的浪费,增加导电效率,更是业界一项创新突破。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针对上述之缺弊,并藉从事工业配电工程多年之经验,不断潜心研究,实验与改良,而终于有一实用之本创作产生。
本创作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其以特殊之创新空间组合型态,达到完全消除电线中之集肤效应,更增加导电效率者,且本创作更避免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依据本创作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主要系由数条细电线所绞成,其特征在于该细电线每条均包覆一层绝缘体,且该绝缘体外缘适当间距亦可设置复数个小凸起者。
而该电线与端子压接时,于端子内侧设一圆塞,再经压接模压合固定,又本创作于电线间之衔接,系透过一压接套管,该套管系数层铜套构成,每层均镀锡,且外侧涂布绝缘漆或加绝缘套,且套筒每层长度皆不同,越内层其套筒长度越长,以利套接电线者。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创作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创作与端子压接图;图4为本创作间之衔接图;图5为本创作间衔接的侧视图;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创作之特征、目的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下本创作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主要系由数条细电线(11)所组成(请参阅图1),该细电线(11)每条皆包覆一层绝缘体(12),以阻绝电流往电线表皮流通,使电流能平均分布于整条电线内,而提高较大电力导线单位截面积之安全电流量,再将之绞成较粗电线并包覆一层电线绝缘层(10)而成者。
本创作无集肤效应之电线,其与端子(20)压接时(请参阅图3),于端子(20)内设置一圆塞(21),使细电线(11)能均匀分布于端子(20)内圆周围者。
又本创作于电线间之衔接,另设置一压接套管(30),该套管(30)系数层圆形导电材料(如铜套)所组合而成,且可依所需而增设至所要层数(请阅图4和图5),且该套管(30)每层均镀锡,于外侧又涂布绝缘漆或加绝缘套者,又该套管(30)每层长度皆不同,越内层越长,以增加压接时施工方便者。
据上述构件于组合时,先将数条细电线(11)绞成较粗电线,再包覆一层绝缘层(10),而其与端子(20)连接时端子内设有一圆塞,将迫使细电线均匀分布于端子(20)内圆周围,再以六角形或圆形压接模压合,而再压接时须先将压接部分之细电线(11)所包覆之绝缘体(12)去除,再插入端子内;又本创作唯恐电线长度受限,而于衔接时透过一压接套管(30),使电线能适当的延长。
另外本创作之细电线(11)上所包覆之绝缘体(12)外缘,每适当间隔距离可设置复数个小凸起(13)(请参阅图1),当数根细电线(11)绞成较粗之电线时,由于小凸起(13)之关系,使细电线(11)间产生无数个空隙(14),此空隙(14)将可排散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再藉由外层所包覆之编织绝缘材料(15)排至空气中,而使电线内部温度大幅度的降低,而可适应更大的电流量,提供较佳之导线,更适用于干燥不淹水之线路,由此可看出本案创作人所花费之苦心。
综上所述,本创作系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其构成之技术思想及创新空间组合型态,乃能在破传统之瓶颈,而具有更为增进功效之实用性,并经查相关资料及市面所售者,均无与本案雷同,为此恳祈贵审查委员一秉鼓励国人创作改良之初衷,详加细审并请早日赐准专利,则申请人实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主要由数条细电线所绞成,其特征在于,该细电线每条均包覆一层绝缘体,且该绝缘体外缘适当间距亦可设置复数个小凸起者,而该电线与端子压接时,于端子内侧设一圆塞,再经压接模压合固定,又本创作于电线间之衔接,系透过一压接套管,该套管系数层铜套构成,每层均度锡,且外侧涂布绝缘漆或加绝缘套,套筒每层长度皆不同,越内层其套筒长度越长,以利套接电线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无集肤效应之电线,其特征在于,该细电线外所包覆之绝缘体上所设置之小凸起,于绞成较粗之电线时,该小凸起将形成细电线间有空隙之产生,此空隙将有利于排散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电线内部温度大为降低,而可适应更大的电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无集肤效应之电线,其特征在于,该细电线所包覆之绝缘体,阻绝电流往电线表皮流通,使电流能平均分布于整条电线内,而提高较大电力导线单位截面积之安全电流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集肤效应之电线,主要由数条细电线所绞成。其特征在于该细电线每条均包覆一层绝缘体且该绝缘体外缘适当间距可设置复数个小凸起者。而该电线与端子压接时,于端子内侧设一圆塞,再经压接模压固定,又本新型电线间之衔接,系透过一压接套管,该套管系数层铜套构成,每层均镀锡,且外侧涂布绝缘漆或中绝缘套,且套筒每层长度皆不同,越内层其套筒长度越长,以利套接电线者。
文档编号H01B7/30GK2153123SQ9320248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2日
发明者林烈超 申请人:林烈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