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994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换开关,当切换开关内部的负载电流过大时,则切换开关内部的合金片具有金属接点的一端会产生朝外弯曲变形以切断回路,提供过载保护作用。
切换开关的使用与日常生活存在着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建筑物的照明开关均使用这种开关。
一般传统的切换开关,为防止电流过载现象,一般是在切换开关的内部装设保险丝,若是经过切换开关内部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因电流的过载而烧毁,而当保险丝被烧毁后,若要继续使用该切换开关,则需要换装切换开关内部的保险丝,故上述切换开关存在着必需换装保险丝的不便性,因此,上述传统式必需换装保险丝的切换开关实用性并不足够,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开关,是在开关本体的内底部以间隔距离设置数片端子片,在两侧端子片上分别设置有朝前的金属接点及一末端具有金属接点的合金片,而切换钮的底部被扭力弹簧支撑,切换钮的一侧底部枢设一内部具有贯孔的绝缘连动片,当切换钮被朝下按压而使两金属接点通过贯孔的相互接触,又当切换开关内部的负载电流过大时,则切换开关内部的合金片的金属接点即朝外弯曲变形,以使两金属接点间呈未接触的断路状态,提供电流过载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切换开关,是包括一开关本体,在开关本体顶部的开口内枢接一切换钮,切换钮的一侧端底部枢设一内部具有贯孔的绝缘连动片,在切换钮的底部设置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顶、底部是分别位于切换钮与预设于开关本体内部侧边,在开关本体的底部分别朝下延伸设置有两端子片,在其一端子片结合一合金片,合金片的一侧端朝后设有一金属接点,另一端子片设有另一金属接点,而两金属接点是呈前、后对应的状态,前述绝缘连动片是插入于两金属接点之间,由切换钮按压连动绝缘连动片,使合金片一侧的金属接点贯通贯孔与另一金属接点呈相互接触导通,当电流过载时,合金片朝外弯曲使切换钮跳开呈断路状态。
前述的切换开关,一端子片的顶部形成朝内弯折且具有结合孔的L型片。
前述的切换开关,另一端子片的顶部也形成朝内弯折且具有结合孔的L型片。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第一端子片24、22上分别设置有朝前的金属接点32及一末端具有金属接点29的合金成型片28,而切换钮12的底部被扭力弹簧17支撑,且切换钮12的一侧底部枢设一内部具有贯孔16的绝缘连动片15,当切换钮12被朝下按压而使两金属接点29、32通过贯孔16而相互接触,又当切换开关流通电流过大时,则切换开关内部的合金片28的金属接点29朝外弯曲变形,使两金属接点29、32间呈断开状态及同时令切换钮12跳开,具有可防止切换开关因电流过载而毁损及过载保护作用,甚具使用上安全性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结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结合剖视及其动作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切换开关(如图1、2所示),此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该切换开关是包括一开关本体10,该开关本体10为一顶部具开口11可供容纳切换钮12的构造,而在开关本体10的顶部前、后壁面分别形成一组相互对应的轴孔13;该切换钮12呈一矩形片状结构,在切换钮12的前、后位置对应于前述枢轴孔13处分别形成朝前、后突伸的枢轴14,当枢轴14组装于轴孔13内而按压切换钮12时可由枢轴14提供切换钮12枢转;一绝缘连动片15,是呈纵向片体的型态,而该绝缘连动片15的顶部枢接于切换钮12的内部一侧端,并使绝缘连动片15朝下延伸,而绝缘连动片15的内部中央具有一贯孔16;一扭力弹簧17,是设置于开关本体10的内部中央较高位置,而扭力弹簧17的顶、底端分别设置于切换钮12一侧端底部与设置于开关本体10内部一侧的Z形块18的内侧边缘定位,以扭力弹簧17提供切换钮12跳脱时的恢复弹力;另在开关本体10的底部横向分别形成有数个端子槽19、20、21,该端子槽19、20、21的作用是可供分别容纳第一端子片22、第二端子片23及第三端子片24等,且第一、二、三端子片22、23、24的底部是可分别由各个端子槽19、20、21的底部朝下突伸出开关本体10的底部,第一、三端子片22、24为开关接片,第二端子片23为内部指示灯的接地线;第一端子槽22的顶部形成一朝内侧弯折的L型片25,该L型片25的正面中央形成一结合孔26,用一铆钉27固设一呈横向延伸的合金片28,在合金片28的一侧端部朝后设置一金属接点29,因合金片28是由前、后两片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所组成,当合金片28因电流过载而发热时,合金片28的金属接点29朝外弯曲切断回路,在第三端子片24的顶部朝内弯折形成一L型片30,该L型片30的正面也具有一结合孔31,在结合孔31的前方,组装另一金属接点32与合金片28的接点29呈前、后对应,且前述绝缘连动片15的贯孔16插入于接点29、32之间,由贯孔16上、下滑动来控制接通与否,另在开关本体10的前方用一前盖33结合。
由上述结构的组合(如图2中的实线位置所示),当切换钮12在常态未被按压时,绝缘连动片15的正、反面即分别与两金属接点29、32靠接,受到绝缘连动片15的阻隔,而呈现断路状态,在第一、三端子片22、24之间,电流并不导通。
当将切换钮12的一侧朝下按压时(如图2中的虚线位置所示),则使切换钮12以枢轴14为轴心枢转,并使切换钮12底部的绝缘连动片15也同时被同步朝下连动,当绝缘连动片15的贯孔16下降至对应于各个金属接点29、32的相对位置时,结合于合金片28后方的金属接点29,因合金片28具有金属接点29的一侧端本身具有朝内的弯曲弹性,故金属接点29即穿过绝缘连动片15的贯孔16后与另一金属接点32接触(如图3俯视图中的两金属接点29、32的实线位置所示),而使电流经第一端子片22、合金片28、金属接点29、另一金属接点32、第三端子片24呈通路状态,若是通电的电流过大时,使合金片28上的金属接点29的一侧端朝外侧弯曲,而使金属接点29脱离绝缘连动片15的贯孔16(如图3中最前方的虚线位置所示),而转变为断路状态,又因绝缘连动片15失去两金属接点29、32对贯孔16的卡掣后,可使绝缘连动片15因受到扭力弹簧17顶部的推顶后,将切换钮12弹回原位,达到自动断电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切换开关,包括一开关本体,在开关本体顶部的开口内枢接一切换钮,其特征在于切换钮的一侧端底部枢设一内部具有贯孔的绝缘连动片,在切换钮的底部设置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顶、底部是分别位于切换钮与预设于开关本体内部侧边,在开关本体的底部分别朝下延伸设置有两端子片,在其一端子片结合一合金片,合金片的一侧端朝后设有一金属接点,另一端子片设有另一金属接点,而两金属接点是呈前、后对应的状态,前述绝缘连动片是插入于两金属接点之间,由切换钮按压连动绝缘连动片,使合金片一侧的金属接点贯通贯孔与另一金属接点呈相互接触导通,当电流过载时,合金片朝外弯曲使切换钮跳开呈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一端子片的顶部形成朝内弯折且具有结合孔的L型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另一端子片的顶部也形成朝内弯折且具有结合孔的L型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换开关,在开关本体的内底部以间隔距离设置数片端子片,两侧端子片上分别设置朝前的金属接点及一末端具有金属接点的合金片,切换钮的底部被扭力弹簧支撑,切换钮的一侧底部枢设一内部具有贯孔的绝缘连动片,当切换钮被朝下按压连动绝缘连动片使两金属接点通过贯孔的相互接触使电流导通,当开关内部的负载电流过大时,切换开关内部合金片的金属接点朝外弯曲变形使切换钮跳开,提供过载保护作用。
文档编号H01H73/00GK2240780SQ9520609
公开日1996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1日
发明者黄昭泰 申请人:乔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