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216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配电线路上的,断开或接通电源和负荷的负荷开关。
现有的负荷开关具有可转动地支持在基座上的可动绝缘子和相对于基座不能转动地支持着固定绝缘子。可动电极支撑在上述可动绝缘子的上部。配电线的负荷侧同可动电极相连。可动电极与可动绝缘子整体转动。固定电极支撑在固定绝缘子的上部。配电线的电源与固定电极相连。通过转动可动绝缘子,开关断开或接通。在接通时的电流流过由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所构成的主电路。
在上述固定电极上通过连接配件支持着筒形绝缘子的一侧。导电配件支持在筒形绝缘子的顶端上。导电配件同上述连接配件相连接。连杆外壳连接在筒形绝缘子的另一侧。在上述导电配件中插入灭弧棒。并且,在筒形绝缘子上插入绝缘筒、灭弧筒。导电棒插入灭弧筒。导电棒的一侧端部连接在连杆外壳内的连杆机构上。兼用作电极的操作杆从连杆外壳的下表面伸出。上述导电棒随着操作杆的转动而在筒形绝缘子内往复移动,以同上述导电配件连接或断开。上述操作杆同支持在可动电极上的扣合销钉相扣合。
开关在接通状态(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的接触状态)下使操作杆保持同可动电极的扣合销钉的接触。在使开关从接通状态断开时,可动绝缘子转动而使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分开。此时,虽然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已分开,但由于可动电极的扣合销钉同操作杆仍保持在接触状态中。就不会在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电弧。进而,当可动电极转动时,操作杆跟随着可动电极而转动。随着操作杆的转动动作,筒形绝缘子内的导电棒从导电配件上分离开来。通过导电棒从导电配件上分离,就完全断开了电源侧同负荷侧的连接。
在上述导电棒从导电配件上分离之际,会在导电棒与导电配件之间产生电弧。该电弧被由灭弧棒和灭弧筒产生的细隙灭弧作用飞快地灭弧。此时,随着电弧的发生,在导电配件内产生了气体,但是该气体从导电配件的顶端开口部放出。由于上述可动电极的扣合销钉和操作杆是在导电棒从导电配件分离后才分离的,在扣合销钉与操作杆之间不会产生电弧。
在使开关从断路状态接通之际,使可动电极向固定电极侧转动,使可动电极的扣合销钉同操作杆相接触。在此状态下,当可动电极进一步向固定电极侧转动时,操作杆一同转动。随着操作杆的转动,导电棒同导电配件相接触。此时,电流如下流过电源侧配电线→可动电极→扣合销钉→操作杆→连杆外壳→导电棒→导电配件→连接配件→固定电极→负荷侧配电线。这样,电弧先在导电棒和导电配件之间发生。在导电棒与导电配件相连接之后,使可动电极进一步转动,通过使可动电极同固定电极相接触而使开关保持接通。在开关接通时,解除扣合销钉同操作杆的扣合。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下列问题(1)流过开关的稳定电流(负荷电流)为与630A(安培)相比较低的电流值的同时,在配电线路事故时由于变电所开路而成为在无电源状态下的开路状态。这样,在开关的断开时总是为稳定电流或无电源,如果考虑该稳定电流的话,由于在开关断开时,在导电棒和导电配件之间发生的电弧的能量较小,在开关断开时由到导电棒和导电配件上的电弧所产生的影响较小。
但是,在接通时,不能判别配电线的状态(正常状态或事故状态),若在接通时在配电线路中发生了短路等事故,流过开关的异常电路(事故电流)是40kA(千安)的大大超过上述稳定电流的电流值。这样,在开关接通时在导电棒和导电配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的能量非常大。为了能耐受该大电流的电弧能量,就需要使导电棒和导电配件大型化,或在导电棒和导电配件的生弧部设置耐久性好的昂贵材料。由此,就存在开关大型化或成本高的问题。
(2)在开关的断开和接通时,可动电极通过弹力而飞快转动。特别是在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时,在可动电极的扣合销钉接触到操作杆的瞬间,存在由接触时的冲击而使操作杆瞬间离开扣合销钉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操作杆和扣合销钉之间产生电弧,操作杆同扣合销钉的接触部产生磨损、亏损,而不能保持稳定的接触状态。而且,在扣合销钉同操作杆接触之后,若发生瞬间分离,就成为噪声产生的原因,而给负荷机器造成不良影响。
(3)在导电配件的顶端上开口形成的气体放出孔中会有昆虫(泥蜂)进入,或者泥堵塞住气体放出孔。在此情况下,就不能正常放出气体,而存在对细隙灭弧作用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开关,能够谋求开关的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
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开关,能够防止在扣合销钉同操作杆接触时由接触时的冲击产生的操作杆同扣合销钉的分离的情况发生。
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开关,能够防止昆虫进入导电配件的气体放出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种结构的负荷开关是在由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构成的主电路断开时,可动电极的扣合部件同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固定电极上的灭弧装置的操作杆相扣合,通过使操作杆转动使灭弧装置内的可动接点从连接部件上分离,在灭弧装置中产生电弧,其中,把上述灭弧装置的操作杆分成第一扣锁片和第二扣锁片的两个扣锁片,在主电路断开时,使扣合部件同上述第一扣锁片相扣合并使操作杆转动,由此,使灭弧装置内的可动接点从连接部件分离,另一方面,在主电路接通时,通过使扣合部件同第二扣锁片相扣合而使灭弧装置内的可动接点同连接部件相接触,在主电路的断开时和接通时,对应于可动电极的操作杆的转动定时发生变化。
这样,根据第一种结构的负荷开关,由于在主电路的断开时和接通时,对应于可动电极的操作杆的转动定时发生变化,在接通时就能在灭弧装置中产生电弧,同时,在断开时就能在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电弧。
即,在电流值较小而需要进行快速灭弧的断开时,就能在灭弧装置中产生电弧。在电流值较大而不需要进行快速灭弧的接通时,就能在耐久性高的可动电极与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电弧。其结果,由于不需要使灭弧装置大型化来提高灭弧装置的耐久性,也不需要使用耐久性高的昂贵材料作为灭弧装置的材料,因而,就能谋求负荷开关的小型化及成本的降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负荷开关的正面图;图2是负荷开关的平面图(接通状态);图3是负荷开关的平面图(断开状态);图4是连杆外壳的平断面图;图5是连杆外壳的正断面图;图6(a)是灭弧装置(筒形绝缘子内)的正断面图;图6(b)是放气管和帽的正面图;图7是可动电极和扣合部件的透视图8是负荷开关接通时的平断面图;图9是表示图8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0是可动电极从图8的状态开始转动,扣合部件同辅助导电部件接触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断面图;图11是表示图10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2是可动电极从图10的状态进一步转动,可动电极从固定电极分离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3是表示图12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4是可动电极从图12的状态进一步转动,灭弧装置的导电棒开始后退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6是可动电极从图14的状态进一步转动,灭弧装置的导电棒完全后退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8是可动电极从断开状态向接通方向转动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19是表示图18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20是可动电极从图18的状态进一步转动,灭弧装置的导电棒前进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21是表示图20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22是可动电极从图20的状态进一步转动,导电棒接触到导电管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23是表示图22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24是可动电极从图22的状态进一步转动,可动电极接触到固定电极的状态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图25是表示图24的状态下的扣合部件、操作手柄和辅助导电部件的关系的负荷开关的平面图。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转动台15通过轴承14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座11的一侧上。操作杆16整体形成在转动台15上。可动绝缘子17可整体转动地连接固定在转动台15上。螺旋弹簧19连接在基座11与转动台15之间。固定绝缘子20安装固定在基座11的另一侧。
支撑棒21伸出上述可动绝缘子17的上表面。支撑板22通过螺栓23固定在可动绝缘子17的上表面上。上述支撑板21插入到下侧可动主电极板24和上侧可动主电极板25中。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夹住配电线连接端子26。下侧可动主电极板24、上侧可动主电极板25、配电线连接端子26通过螺旋弹簧27的弹力坚固地紧贴在一起。
在上述下侧可动主电极板24和上侧可动主电极板25之间配置隔件28。螺栓29插通隔件28,螺母30同该螺栓29螺接。通过该螺栓29和螺母30把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连接到支撑板22上。上述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由铜形成。
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隔件28保持一定。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上,分别把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夹持在隔件33和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之间。螺栓12插通隔件33,螺母13同该螺栓12螺接。
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具有从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的侧面突出到外侧的突出部34、35。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由不锈钢形成。上述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同可动绝缘子17整体地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两可动主极板24、25、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构成可动电极1。
如图1、图2、图7所示的那样,扣合板37、38分别通过轴36可转动地支撑在上述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的末端。在两扣合板37、38上形成圆弧状的长孔39,支撑在上侧可动主电极板25和下侧可动主电极板24上的导向轴40同该长孔39相扣合。扣合板37、38的转动通过导向轴40和长孔39的接触制约。上侧的扣合板38的顶端通过焊接同扣合销钉41相连接。扣合销钉41的下端穿过下侧的扣合板37而从扣合板37的下表面突出。在本实施例中,由扣合板37、38、扣合销钉41等构成扣合部件2。
在上述轴36的上端支撑着开口销42,通过该开口销42使轴36不会从上侧扣合板38拔出。在轴36的下端上插着扣锁片43。在下侧可动主电极板24与扣锁片43之间配置螺旋弹簧44。通过该螺旋弹簧44的弹力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的顶端相互接触的方向上提供势能,同时,抑制扣合板37、38相对于上侧可动主电极板25转动。
连接板45支撑在上述固定绝缘子20的上表面上。固定主电极47和固定辅助电极48通过螺栓46支撑在连接板45上。固定主电极47的端部成为连接配电线(未图示)的配电线连接端子81。上述固定主电极47随着上述可动绝缘子17的转动同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接触或分离。固定辅助电极48随着上述可动绝缘子17的转动同两可动辅助电极板24、25接触或分离。上述固定辅助电极48的顶端从固定主电极47的顶端突出到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由固定主电极47、固定辅助电极48构成固定电极3。固定主电极47和固定辅助电极48由铜形成。在固定辅助电极48的末端上钎焊耐久性高的耐弧合金80。
灭弧装置连接部件50通过螺栓49连接固定在上述连接板45上。筒形绝缘子52通过被垫51连接固定在灭弧装置连接部件50上。连杆外壳54通过衬垫53连接在筒形绝缘子52的后端上。杆轴55可转动地支撑在连杆外壳54上。杆轴55从连杆外壳54的上表面露出来。操作杆56支撑在从连杆外壳54露出的杆轴55上。操作杆56形成为具有第一扣锁片57和第二扣锁片58的(V)形。
辅助导电部件60通过连接部件59连接在连杆外壳54的下表面上。该辅助导电部件60由具有弹性的铜板形成,并形成为环状。当在辅助导电部件60上施加了外力时,辅助导电部件60向内侧变形,在其纵向的某个位置上,辅助导电部件60的反弹力稳定。这样,当解除了给辅助导电部件60施加的外力时,辅助导电部件60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由双酚热固性树脂形成的绝缘管61插入上述筒形绝缘子52。由四氟化乙烯树脂形成的灭弧管62通过粘合剂63插入支撑在绝缘管61上。在绝缘管61和灭弧管62的接触面上相对形成多条槽64、65。在灭弧管62插入绝缘管61之际,在绝缘管61的内周面和灭弧管62的外周面上涂敷环氧树脂类的粘合剂63,灭弧管62插入到绝缘管61中。在此状态下,当粘合剂63固化时,绝缘管61的槽64和灭弧管62的槽65内的粘合剂63接合起来。
通过两槽64、65内的粘合剂63接合起来,由四氟化乙烯树脂形成的灭弧管62和由双酚热固性树脂形成的绝缘管61的连接成为可能。即,四氟化乙烯树脂,由于其材料特性,如果不通过化学处理等使粘接面粗糙化和分解材料,就不能进行粘接。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形成在绝缘管61的接合面上的槽64上涂敷粘合剂63,就使该粘合剂63同灭弧管62相扣锁而防止绝缘管61相对于灭弧管62拔出。
铝合金制的放气管66连接在上述灭弧装置连接部件50上,在放气管66的末端上装着帽67。在帽67上贯通形成多个放气孔68。放气孔68的直径为6mm。在放气孔68的直径超过6mm时,就会有昆虫(泥蜂)从放气孔68钻入放气管66的危险。导电管69连接在上述放气管66上。由四氟化乙烯树脂形成的灭弧棒70插入支撑在上述绝缘管61中。导电棒71插入上述灭弧管62内。导电棒71的一侧露出到上述连杆外壳54内。
第一平板72可整体转动地支撑在上述连杆外壳54内的杆轴55上。第二平板73通过固定轴74可转动地支撑在连杆外壳54内。第二平板73和导电棒71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轴77、78由第三平板76连接。第一平板72和第三平板76的中央部之间由连接轴75连接。上述连接轴77和杆轴55之间由螺旋弹簧79连接。通常,第二平板73由螺旋弹簧78以逆时针方向施加弹力。上述连接部件59、辅助导电部件60、操作杆56、杆轴55、连杆外壳54、连杆外壳54内的各部件72~78由导通性的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由筒形绝缘子52、连杆外壳54、杆轴55、辅助导电部件60、绝缘管61、灭弧管62、放气管66、导电管69、导电棒71等构成灭弧装置4。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负荷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负荷开关从图2、图8的接通状态变为图3的打开状态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①首先,通过未图示的操作工具使可动绝缘子17从图2、图8、图9的状态向顺序针方向转动。随着可动绝缘子17的转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及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向着离开固定主电极47和固定辅助电极48的方向转动。此时,在两电极24、25、31、32、47、48分离之前,扣合销钉41的上部首先与连接在连杆外壳54下表面上的辅助导电部件60接触(参照图10、图11)。通过扣合销钉41接触辅助导电部件60,扣合板37、38以轴36为中心相对于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扣合板37、38相对于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的转动进行到导向轴40同长孔39的端部接触为止(参照图12、图13)。
②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①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从固定主电极47离开。此后,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从固定辅助电极48离开。此时,由于扣合销钉41同辅助导电部件60接触,在电极24、25、31、32、47、48之间不发生电弧。在扣合销钉41接触到辅助导电部件60之际,通过扣合销钉41的压力,辅助导电部件60向内侧维持一定的反弹力而进行接触,发生弹性变形(参照图12、图13)。
③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②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扣合销钉41接触到操作杆56的第一扣锁片57(参照图14、图15)。
④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③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杆56通过可动绝缘子17的转动力以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操作杆56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导电棒71和灭弧棒70通过连杆外壳54内的各平板72、73、76而后退(参照图14、图15),此时,扣合销钉41还保持在同辅助导电部件60接触的状态下。
⑤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④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杆56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连杆外壳54内的第一平板72同样转动,一边抵抗螺旋弹簧79的弹力而把第三平板76压向外侧一边使导电棒71后退。这样,当导电棒71和第三平板76的连接轴75越过螺旋弹簧79的死点即连接杆轴55和连接轴77的死点线D时,通过螺旋弹簧79的压缩弹力而使第一平板72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导电棒71跟踪该动作(参照图16、图17)。此时,在导电棒71和导电管69之间产生的电弧被由灭弧棒70和灭弧管62所产生的细隙灭弧作用快速灭弧断开。随着电弧的产生,在导电管69内产生气体。其中发生的气体从装在放气管66的顶端的帽67的放气孔68放出到外部。
⑥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⑤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方向转动,操作杆56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导电棒71保持在离开导电管69的状态下(参照图16、图17)。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保持在该图的两点线的位置上。
如以上那样,负荷开关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
下面,对负荷开关从图3、图16、图17的断开状态变为图2的接通状态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①首先,通过未图示的操作工具使可动绝缘子17从图3、图17(两点划线)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随着可动绝缘子17的转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及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向着接近固定主电极47和固定辅助电极48的方向转动。扣合销钉41的上部同辅助导电部件60接触(参照图17、图18)。
②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①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扣合板37、38相对于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参照图18、图19)。扣合销钉41同操作杆56的第二扣锁片58相接触。
③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②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同固定辅助电极48相接触。此时,在两电极31、32、48中产生电弧(参照图20、图21)。
④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③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同扣合销钉41的接触,操作杆56在连接轴75越过螺旋弹簧79的死点线D时借助螺旋弹簧79的压缩弹力而快速地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导电棒71前进到导电管69侧,此时,操作杆56解除同扣合销钉41的接触。其结果,导电棒71同导电管69相接触(参照图22、图23)。此时,由于辅助电极31、32、48已经被连接起来,即使导电棒71同导电管69相接触,在两者间也不会产生电弧。
⑤若可动绝缘子17从上述④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转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同固定主电极47相接触(参照图24、图25)。此时,即使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同固定主电极47相接触,由于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同固定辅助电极48已经被连接起来,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同固定主电极47之间不会产生电弧。
按上述那样,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上述那样构成负荷开关,就能得到以下效果。
(第一效果)在使灭弧装置4的导电棒71进退动作的动操作杆56上形成第一扣锁片57和第二扣锁片58两个扣锁片57、58。接着,当使负荷开关进行断开动作时,支撑在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上的扣合销钉41同第一扣锁片57相扣合,而使操作杆56转动。另一方面,当负荷开关接通时,扣合销钉41同第二扣锁片58相扣合,而使操作杆56转动。即,在负荷开关断开时和接通时,相对于可动电极1的操作杆56的转动定时发生变化。
在负荷开关断开时,在可动电极1离开固定电极3之前,使操作杆56转动,在灭弧装置4中产生电弧。另一方面,在负荷开关接通时,可动电极1接触到固定电极3,在两电极1、3之间产生电弧,然后,灭弧装置4的导电棒71接触到导电管69。
即,在需要快速灭弧的负荷开关断开时,使最终断开部作为灭弧装置4,而在灭弧装置4中产生电弧,由此,就能快速地灭弧。由于在断开时流过的电流值为430A而比较低,就能由小型的灭弧装置4来确实地进行断路。
另一方面,在断开时,即使在配电线路中流过事故电流,先行发生在电极1、3之间的电弧可通过装着耐久性高的不锈钢制的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和耐弧合金80的固定辅助电极48来承担。其结果,就不会由电弧破坏作为主电路的固定主电极47和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的接触面,而能提供稳定的开关动作和通电状态。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断开时先行产生的电弧被灭弧装置4进行灭弧,在接通时产生的电弧发生在可动辅助电极板31、32和固定辅助电极48上,在通常的接通时,使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和固定主电极47作为主电路而分担各自的动作。其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谋求灭弧装置4的耐久性的提高,不必在灭弧装置4上使用昂贵的材料或使灭弧装置4大型化,就能谋求负荷开关的成本的降低。
(第二效果)把同灭弧装置4的操作杆56相扣合的扣合部件(扣合板37、38、扣合销要41)2通过轴36相对于两可动主电极板24、25可转动地支撑。这样,随着可动电极1的转动,在扣合销钉41同操作杆56相扣合之际,扣合销钉41相对于可动电极1转动预定量后,使操作杆56转动。其结果,在扣合销钉41结束正常的转动之前,可动电极1先于扣合销钉41以转动方向移动。即,通过相对于可动电极1而以预定量可转动地支撑扣合部件2,使可动电极1的转动动作延迟,操作杆56转动。其结果,在负荷开关断开时,可动电极1确实地离开固定电极3,然后,就能在灭弧装置4中产生电弧,同时,在负荷开关接通时,在可动电极1和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然后,就能使灭弧装置4的导电棒71同导电管69相连接。
(第三效果)在相对于可动电极1可转动地支撑着扣合部件2的轴36上支撑着螺旋弹簧44,通过该螺旋弹簧44的弹力,而限制扣合部件(扣合板37、38)2相对于上述可动电极1的转动。其结果,就能通过可动电极1转动时的惯性防止扣合部件2转动,就能在断开时和接通时扣合销钉41正常同操作杆56的扣锁片57、58相扣合,而能够进行确实的断开动作和接通动作。
在接通时,提供上述螺旋弹簧44的弹力,可动电极1坚固地保持同固定电极3的接触。其结果,就能保持稳定的接通状态,而能提高负荷开关的可靠性。
能够由一个螺旋弹簧44来防止扣合部件2相对于可动电极1的转动,同时,由于能够保持稳定的接通状态,就能减少部件数量。
(第四效果)在构成灭弧装置4的导电管69的开口部上装有具有多个放气孔68的帽67。其结果,就能防止昆虫(泥蜂)钻入导电管69,而能够使伴随着电弧发生而产生的气体顺利地放出到外部。
(第五效果)在构成灭弧装置4的连杆外壳54的下表面上连接通过同扣合部件(扣合销钉41)2相接触而弹性变形的辅助导电部件60。通过同扣合销钉41的接触,顺应于扣合销钉41的压下,辅助导电部件60弹性变形,因此,随着可动电极1的转动,扣合部件2强烈接触到辅助导电部件60,通过辅助导电部件60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扣合销钉41接触时的冲击。其结果,就不必相对于辅助导电部件60操纵扣合销钉41,就能防止负荷开关接通时在扣合销钉41和辅助导电部件60之间产生电弧。这样,就能防止由电弧产生而引起的噪声,能够抑制给负载机器造成的不良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负荷开关,在由可动电极(1)和固定电极(3)构成的主电路断开时,可动电极(1)的扣合部件(2)同通过连接部件(50)连接在固定电极(3)上的灭弧装置(4)的操作杆(56)相扣合,通过使操作杆(56)转动使灭弧装置(4)内的可动接点(71)从连接部件(50)上分离,在灭弧装置(4)中产生电弧,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灭弧装置(4)的操作杆(56)分成第一扣锁片(57)和第二扣锁片(58)两个扣锁片(57、58),在主电路断开时,使扣合部件(2)同所述第一扣锁片(57)相扣合并使操作杆(56)转动,由此,使灭弧装置(4)内的可动接点(71)从连接部件(50)分离,另一方面,在主电路接通时,通过使扣合部件(2)同第二扣锁片(58)相扣合而使灭弧装置(4)内的可动接点(71)同连接部件(50)相接触,在主电路的断开时和接通时,对应于可动电极(1)的操作杆(56)的转动定时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主电路断开时,在所述可动电极(1)离开所述固定电极(3)之前,使所述操作杆(56)转动,而使所述灭弧装置(4)的所述可动接点(71)同所述连接部件(50)相接触,在主电路接通时,所述可动电极(1)接触到所述固定电极(3),然后,使所述操作杆(56)转动而使灭弧装置(4)的可动接点(71)同连接部件(50)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合部件(2)通过轴(36)相对于可动电极(1)可转动地支撑,随着可动电极(1)的转动,在扣合部件(2)同操作杆(56)相扣合之际,扣合部件(2)相对于可动电极(1)转动预定量,使操作杆(5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可动电极(1)可转动地支撑着扣合部件(2)的轴(36)上支撑着螺旋弹簧(44),通过该螺旋弹簧(44)的弹力,而限制所述扣合部件(2)相对于所述可动电极(1)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电极(1)由两个电极板(24、25)形成,两个电极板(24、25)在施加了所述螺旋弹簧(44)的弹力的状态下夹持住所述固定电极(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4)具有把由电弧所产生的气体放出到外部的放气管(66),该放气管(66)由形成了多个小孔(68)的帽(67)盖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4)具有通过同所述扣合部件(2)接触而弹性变形的辅助导电部件(60)。
全文摘要
一种负荷开关,在主电路断开时,可动电极的扣合部件同灭弧装置的操作杆相扣合,操作杆转动使灭弧装置内的可动接点从连接部件上分离而产生电弧,其中,把操作杆分成第一扣锁片和第二扣锁片,在主电路的断开时和接通时,所述扣锁片分别对应于可动电极的操作杆的转动发生动作。在接通时就能在灭弧装置中产生电弧,同时,在断开时就能在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电弧。
文档编号H01H33/70GK1186319SQ9612133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5日
发明者伊藤锐一, 平手美孝 申请人:日本能源服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