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01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的机构,属于一种在电气设备加工机械中用的配件。
现代科学日益进步,对任何物品的生产都逐渐采用自动化,尤其对生产中费时费力的产品更是进入自动化的主要对象,既往制作不同种类的线圈,在电子、电机领域内,以人工绕制,费时费事,尤其是对各种电机转子或各极的线圈,缠绕十分复杂,从而有绕线机的产生,提高了缠绕线圈的工效,但这种机械,其绕线前后线头剪切及使线头钩固于转子上动作,则无法有效地以机械代替人工,仍旧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的机构,它既可使绕线机快速将导线绕到不同的转子上,又可及时剪切及夹持导线钩固于转子上的出线端上,从而提高工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的机构,由安装在绕线机一侧的导线切拉装置所构成,该装置中包括一旋转气压缸和与气压缸相衔接并位于电动机转子一侧的拉持剪切杆,拉持剪切杆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并可分别滑动的切刀和夹持板,在剪切杆下端设有可与夹持板对合的剪切座,使用时,移动剪切杆以剪切座钩拉漆包线,配合夹持板下滑将漆包线夹合,这时切刀下滑切断漆包线,拉持剪切杆继续夹持漆包线头转向定位,使线头钩持于下一转子的出线端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绕线机的一侧可使绕线前后线头的剪切处理和使线头钩固于电机转子上的操作,实现机械化,从而节省人力,提高工效,相应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绕线机一侧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持剪切杆旋转拉持漆包线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持剪切杆切断漆包线后转回原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持漆包线时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以剪切杆夹合固定漆包线时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以切刀切断漆包线时放大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配合绕线机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机座1、绕线机构、导线切拉装置及转子握持机构等部份,其中机座1两端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绕线机构,在每个绕线机构中包括有减速齿轮箱23、由减速齿轮箱23驱动的时规齿轮21,由时规齿轮21带动的时规皮带22、时规皮带22驱动的一前端分叉的飞叉24、飞叉24的一个分叉上设有一绕线杆25、绕线杆25末端设有滑出导线的滑轮251,飞叉24中央延伸一绕线模26;转子握持机构由设于二减速齿轮箱23一侧的握持座控制箱42和自控制箱42伸出的转子握持座41所构成,准备绕线的电动机转子43夹持在转子握持座41上并伸入到两个绕线模26之间;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的机构,由安装在绕线机一侧的导线切拉装置所构成,该装置中包括一旋转气压缸和与气压缸相衔接并位于电动机转子一侧的拉持剪切杆,拉持剪切杆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并可分别滑动的切刀和夹持板,在剪切杆下端设有可与夹持板对合的剪切座,使用时,移动剪切杆以剪切座钩拉漆包线,配合夹持板下滑将漆包线夹合,这时切刀下滑切断漆包线,拉持剪切杆继续夹持漆包线头转向定位,使线头钩持于下一转子的出线端上。图4、5、6只显示绕机一侧的动作情况,另一侧与此相对称,以求放大并表达清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待绕线机的飞叉24旋转绕线完毕之后,飞叉停止旋转,拉持剪切杆32下降,以剪切座321与夹持板33钩拉漆包线,如图4所示,然后,夹持板33下滑,配合剪切座321,紧紧夹住漆包线,如图5所示,最后切刀34下滑,切断漆包线,如图6所示,这时,旋转气压缸31动作,使拉持剪切杆32转动一直角并携带漆包线线头移动至定位,以待下一未绕漆包线的电机转子43置人转子握持座41时,可将漆包线头钩入转子握持座41的出线端上。
权利要求1.一种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的机构,由安装在绕线机一侧的导线切拉装置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导线切拉装置包括一旋转气压缸(31)和与气压缸(31)相衔接并伸至电动机转子(43)一侧的拉持剪切杆(32),拉持剪切杆(32)一侧设有相互平行并可分别沿剪切杆(32)滑动的切刀(34)和夹持板(33),在拉持剪切杆(32)下端设有与夹持板(33)相对应的固定剪切座(321)。
专利摘要一种绕线机上拉持剪切漆包线的机构,由安装在绕线机一侧的导线切拉装置所构成,该装置中包括一旋转气压缸和与气压缸相衔接并位于电动机转子一侧的拉持剪切杆,拉持剪切杆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并可分别滑动的切刀和夹持板,在剪切杆下端设有可与夹持板对合的剪切座,使用时,移动剪切杆以剪切座钩拉漆包线,配合夹持板下滑将漆包线夹合,这时切刀下滑切断漆包线,拉持剪切杆继续夹持漆包线头转向定位,使线头钩持于下一转子的出线端上。
文档编号H01F41/06GK2256158SQ9620207
公开日1997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8日
发明者李明章 申请人:李明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