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开关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51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上开关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上开关结构的改良。其主要在下壳体内部设一隔板,该隔板一侧设一容置座,容置导电体,而该隔板另侧并设两嵌置座,另于输出、输入导线的地线端设导线套接部,且于输出、输入导线的火线端设夹合部,以达到组装简便、加工容易、增进导电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功效。
按常用线上开关结构,如图7、8所示,是在一导线上设一开关盒,其主要先将其导线70穿设于开关盒90之中,并将其导线70的火线71剪断,将其绝缘胶部710剪除,裸露其导电铜线711,并将导线70的铜线711呈一L型的状态,接设于切换开关80的导电凸耳81上,再使用焊锡焊接住,借以达到在导线70之上可做电源开关之用,从而达到简便的目的;然而,该种常用线上开关结构因设计不良,在实施经验中发现有下列几点缺点1、加工不易、组装不便、耗费工时;其主要先将其导线70穿设于开关盒90之中,并将其导线70的火线71剪断,再将其绝缘胶部710剪除,裸露其导电铜线711,并将导线70的铜线711呈一L型的状态接设在切换开关80的导电凸耳81上,再使用焊锡将其焊接牢固,因而,其将导线70的火线71利用工具将其剪断剥除绝缘胶部710时,需特别的注意,如因一时的施力不当,则会造成导电铜线711和地线72的损坏,进而使其导电率降低,且其于组装时,另需以焊锡将其导线的铜线711与切换开关80的凸耳81焊接牢固,因无法事先将地线75与火线71分开,故其组装时相当不便,需耗费较多的工时。
2、无保险丝设计,安全性低;其主要是先将其导线70穿设于开关盒90之中,并将其导线70的火线71剪断,并半其绝缘胶部710剪除,裸露其导电铜线711,并将导线70的铜线711呈一L型直接设于切换开关80的导电凸耳81上,然而,日常生活之中,线上开关大多使用于电火锅,蒸气锅等电器用品,其大多为一需高电流的电器,且其有时会因电压不稳而造成短路,因其无保险丝的装置,当其电线短路会损及电器,进而更会造成电线走火,而造成损失更大的火灾发生,故其结构设计的安全系数低。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简便、加工容易,增进导电稳定性的线上开关盒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上、下壳体组成的盒体,在上壳体上设一具切换钮的按键座,且在盒体两端分别穿入输入导线与输出导线、输出、输入导线与切换钮的两导电端相接,令其可在线上做开关的控制。下壳体内部近中央处设一隔板,该隔板一侧设一容置座,供容置导电体,而该隔板另一侧并设两嵌置座,另在输出、输入导线的地线端设导线套接部,且在输出、输入导线的火线端设夹合部,使输出、输入导线的套接部嵌置于上述容置座,而夹合部嵌置于上述嵌置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图7为常用线上开关盒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常用线上开关盒的组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大致如常用的结构,其是以上、下壳体10、20组成的盒体,在上壳体10上设一具切换钮30的按键座32,且在盒体两端分别穿入输入导线40与输出导线50,使输出、输入导线40、50与切换钮30的两导电端31相接,令其可在线上做开关的控制;其主要特征,是于下壳体20内部近中央处设一隔板21,该隔板21一侧设一容置座22,供容置导电体,(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该导电体是以保险丝60为例做说明),而该隔板21另一侧并设两嵌置座23,另于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地线11端设套接部12,且于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火线13端设夹合部14。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其是先将输出、输入导线40、50分别穿设于下壳体20两端,使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套接部12嵌入容置座22内定位,而夹合部14则嵌入嵌置座23内部定位,再将保险丝60嵌置于容置座22内,使保险丝60两端分别嵌于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套接部12,进而使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地线11以保险丝60而形成导通的状态,再将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盖合,即可使输出、输入导线40、50定位,再将按键座32自上壳体10的穿孔100穿入,使按键座32之两导电端31分别穿插于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夹合部14,于是切动切换钮30即可控制输出输入导线40、50导通与否。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先将保险丝60嵌置于套接部12,且切换钮30的两导电端31分别紧置于火线13端的夹合部14,当电流及电压不稳而造成电线短路时,其保险丝60锡线61会溶断,产生一断路的现象,借以达到组装简便、加工容易及安全性高的目的。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其主要是在隔板21的一侧设一容置座222,并置设一各用的保险丝601,当其欲更换保险丝60时,只需将备用的保险丝601更换即可,以达到更换简便的目的。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地线11各接设一套接部12,将导电体改为一铜片,该铜片可为以断面呈一冂型的导电铜片330实施,其冂型铜片330与套接部12产生一紧配合,产生一导电的作用,藉以达到组装简便的目的。
另外,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其是于置设保险丝60的上壳体10相对应处,置设一活动板门110,以便于更换保险丝60,无需将锁设的螺栓拆卸,借以达到更换简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组装简易、节省时间;其是在下壳体20内部近中央处设一隔板21,并在该隔板21一侧设一容置座22,在输出与输入导线40、50的地线端供容置一保险丝60,而该隔板21另侧并设置两嵌置座23,另在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地线11端设套接部12,且于输出、输入导线40、50的火线13端设夹合部14,则其切换钮30的两导电端31会插置于火线13端的夹合部14,产生一紧压的状态,并再以螺栓锁设上下壳体10、20,即可在线上做开关的控制;无须像常用线上开关盒结构一样,需利用剥线钳将导线70的火线71剪断,并剥除绝缘胶部露出导电铜线710,再以焊锡将导电铜线710焊接于切换开关80导电凸耳81之上的反复的动作,故本实用新型在组合时较常用的组装简易与节省时间。
2、保险丝的设计安全性高;其主要是在输出输入导线10、20的地线11处设置一套接部12,并于套接部12置设一保险丝60,当电器使用时,若遇电压或电流不稳定,其保险丝60的锡线61会产生一熔融并使其断路而起保护作用,并不会产生电线走火与损害电器用品,进而达到使用者安全,然而,常用的线上开关盒并无保险丝的设计,故其遇到电压与电流不稳定时会产生短路走火现象,并且会发生火灾,而本实用新型则为一安全性高的结构设计。
3、活动板门设计,更换简便;其是在置设保险丝60的上壳体10相对应处,置设一活动板门110,以便于更换保险丝60,无需将锁设的螺栓拆卸,借以达到更换简易的效果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线上开关结构的改良,它是由上、下壳体组成的盒体,在上壳体上设一具切换钮的按键座,且在盒体两端分别穿入输入导线与输出导线、使输出、输入导线与切换钮的两导电端相接,其主要特征在于下壳体内部近中央处设一隔板,该隔板一侧设一容置座,供容置导电体,而该隔板另一侧并设两嵌置座,另在输出、输入导线的地线端设导线套接部,且在输出、输入导线的火线端设夹合部,使输出、输入导线的套接部嵌置于上述容置座,而夹合部嵌置于上述嵌置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开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加设一备用保险丝的容置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开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导电体可为一保险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开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导电体可为一铜片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上开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铜片为一断面呈冂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开关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在导电体的上壳体对应处设一活动板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上开关结构的改良,它是由上、下壳体组成的盒体,在上壳体上设一具切换钮的按键座,且在盒体两端分别穿入输入导线与输出导线、输出、输入导线与切换钮的两导电端相接,下壳体内部近中央处设一隔板,该隔板一侧设一容置座,供容置导电体,而该隔板另侧并设两嵌置座,另于输出、输入导线的地线端设导线套接部,目于输出、输入导线的火线端设夹合部,以达到组装简便、加工容易、增进导电稳定性及安全性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H21/16GK2286341SQ96218930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2日
发明者吴耀登 申请人:吴耀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