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源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02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电源总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器配件,特别是一种汽车电源总开关。
目前使用的蓄电池电源总开关有机械式和电磁式两种,机械式虽然价格便宜,但存在有连接导线较长、线路损耗大,接触点压降大、易造成低温起动困难等不足,而一般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中心支架为铜件弓形结构,常因加工变形大,给装配调试带来困难,使生产效率低,质量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结构较简单、易制造、安装使用方便,质量较好的电磁式汽车电源总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汽车电源总开关,包括有底座、外壳、线圈和轴芯,其主要特征是在外壳底部的线圈包括有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吸拉线圈由常闭触头与电源连接,在轴芯上、下套有压紧弹簧和回位弹簧,在压紧弹簧上方有止动定位轴芯的支架,轴芯上还固有控制常闭触头通断的拨块和动触点,在外壳内动触点对应位置固有两块与电源负极接通的静触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较简单、另部件较少、易制造,电磁控制、安装使用较方便等优点,且使用质量、寿命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上盖 2下外壳3胶木件4动触点5绝缘圈 6静触点7压紧弹簧 8回位弹簧9常闭触头 10支架 11拨块 12轴芯13磁轭板14绝缘板15吸拉线圈16保持线圈17下磁极18底座 19控制接线头 20电极条出线端 21密封圈 22导向孔 23导向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8、外壳、线圈和轴芯,其特征是在外壳底部的线圈包括有吸拉线圈15和保险线圈16,吸拉线圈由常闭触头9与电源连接,在轴芯上、下分别套有压紧弹簧7和回位弹簧8,在压紧弹簧上方有止动定位轴芯的平衡支架10,轴芯上还固有控制常闭触头通断的拨块11和动触点4,在外壳内动触点对应位置固有两块与电源负极接通的静触点6;为了安装调试更方,克服弓形支架带来的弊病,支架10可由与胶木件3注塑一体的支柱和铜块构成;为了使用稳定、可靠,在铜块上有一导向孔22与拨块上的导向片23相配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控制开关K闭合后,电源正极经控制接线头19到吸拉线圈15,使常闭触点9闭合,此时吸拉线圈通电产生较强磁力,磁化轴芯12下磁极磁化17,相互吸引,轴芯克服回位弹簧8拉力而下移。由于动触点4、切换拨块11,压力弹簧7固定在轴心上,轴心受磁力下移时,以上件同时向下移动。当动触点与电极条静触点接触的同时,拨块11切换常闭触点9而断开,此时轴心与下磁极之间间距缩小,相应需用磁力减少,电源正极通过保持线圈16到常闭触点上片,因上片由罗钉接地,所以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继续将轴心往下拉与下磁极接触,同时克服压紧弹簧压力,而使动触点有2N以上的压力而接触动触点,此时接通全部用电设备回路。
当电源下降到5V以下时由于磁力的减小,回位弹簧和压紧弹簧的力大于磁力时,电源总开关会自动切断总电源,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同时也不能再启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电源总开关,包括有底座(18)、外壳、线圈和轴芯12,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底部的线圈包括有吸拉线圈(15)和保险线圈(16),吸拉线圈由常闭触头(9)与电源连接,在轴芯上、下分别套有压紧弹簧(7)和回位弹簧(8),在压紧弹簧上方有止动定位轴芯的平衡支架(10),轴芯上还固有控制常闭触头通断的拨块(11)和动触点(4),在外壳内动触点对应位置固有两块与电源负极接通的静触点(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源总开关,其特征在于支架(10)由与胶木件(3)注塑一体的支柱和铜块构成。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电源总开关,其特征在于在铜块上有一导向孔(22)与拨块上的导向片(23)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源总开关,包括有底座18、外壳、线圈和轴芯12,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底部的线圈包括有吸拉线圈15和保险线圈16,吸拉线圈由常闭触头9与电源连接,在轴芯上、下分别套有压紧弹簧7和回位弹簧8,在压紧弹簧上方有止动定位轴芯的平衡支架10,轴芯上还固有控制常闭触头通断的拨块11和动触点4,在外壳内动触点对应位置固有两块与电源负极接通的静触点6;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质量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H51/00GK2265592SQ96232990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0日
发明者吴孟严 申请人:吴孟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