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负极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489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锌负极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充电电池,特别是一种以锌为负极活性材料的碱性蓄电池。
任何蓄电池都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外壳等主要部分组成。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及碱性蓄电池两类。碱性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镉镍和铁镍电池,它们的工作电压、容量输出效率,能量输出效率均较低。特别是在能量密度,自放电、生产成本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都涉及到有毒的电极材料,对人和环境均会造成很大的毒害,而且增加成本。在1996年3月18日刘建政曾提出了申请号为96118642.9,发明创造名称为高能量,高容量锌负极碱性蓄电池或干电池,该电池明显的减少了自放电现象,而且降低了锌晶技的生长能力。但是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该电池在大电流充电以及过充电的情况下,仍然出现锌晶技外延。电极上析出的锌晶枝向正极方向生长,它能穿透隔膜,与正极接触,引起电池内部短路,十分有害。
本发明的目地,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锌负极碱性蓄电池,完全消除锌晶的生长能力,阻止电池内部短路。从而使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包括正极载料板,正极活性材料以及负极载料板,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盖膜和电解液等。其中负极活性材料是氧化锌和锌粉的混合膏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负极盖膜采用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还可以采用钙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负极盖膜的厚度为0.5-1毫米。
本发明所说的负极盖膜,复盖于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本发明所采用的负极盖膜材料可以吸收电解液中的离子----[Zn(OH)4]2-,生成难溶的锌酸盐Ca[Zn(OH)4]或M8[Zn(OH)4]。在充电过程中,锌酸盐中的锌仍可得到还原。然而析出的锌晶体,被本发明的负极盖膜控制,不能任意生长成晶枝。这样就完全阻止了由于锌晶枝的生长,而造成电池内短路的危害。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可按照刘建政发明的申请号为96118642.9的中国专利技术进行蓄电池的整体制做。仅不同的是在制做负极时,将氧化锌和锌粉均合,加水拌成膏体,均匀涂抹于负极载料板上之后,再将计量好的负极盖膜材料(干粉状)均散在膏体表面。然后再进行包装。本发明制做好后,按表1进行大电流循环充放电。表一
本发明按表一进行550次充放电,结果未发现锌晶极形成,电池未出现内短路。
本发明与刘建政发明的申请号为96118642.9的中国专利技术相比。
1.本发明仍保持原有的优点,克服了原有的锌晶枝外延生长现象,堵绝了电池内短路的严重危害。
2.本发明可以进行大电流充电,充电速度比镉镍蓄电池的最高速度快3-4倍,比铅酸电池的最高充电速度快15-20倍。
3.本发明采用的负极盖膜材料非常低廉。
4.本发明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其成果为研制锌、镍蓄电池,银锌蓄电池,空锌蓄电池,锌锰蓄电池等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已研制成功的锌、镍蓄电池具有淘汰镉镍蓄电池的前景。本发明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降低成本,淘汰铅酸蓄电池,不久也可实现。
权利要求
一、锌负极蓄电池,包括壳体,正极载料板,正板活性材料,负极载料板,负极活性料,负极盖膜和电解液,所说的负极活性材料是氧化锌和锌粉的混合膏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负极盖膜材料采用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也可以采用钙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二、如权利要求一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负极盖膜厚度为0.5-1毫米。
三、如权利要求一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负极盖膜,复盖于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负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还可以采用钙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本发明彻底的阻止了锌晶枝的生长能力,克服了电池内短路问题。本电池能量高、容量高、无污染、成本低、制做简单、寿命长,可超高速充电,可反复充电至1000-2000次。
文档编号H01M10/24GK1168544SQ9710851
公开日1997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日
发明者刘建政 申请人:刘建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