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饰物的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085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饰物的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饰物的开关,尤指一种方便组装而利于更换电池的发光饰物开关装置。
如图6所示是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小型发光饰物,其包括有一中空且具适当透光性的玩偶本体70、一设于该玩偶本体70底部并形成有电池室722供容置电池71的圆筒72、一固定于圆筒72底部藉以封闭电池室722的底盖73,其中该玩偶本体70内部设有发光电路(图中未示),并由前述电池71供电以产生闪光效果,又玩偶本体70底部形成有一环部701,环部701外壁形成有连续凸纹702E供与圆筒72结合。
该圆筒72于一端内壁形成有凹沟720,该凹沟720是供对应嵌合于前述环部701的凸纹702上,并使圆筒72可于环部701上旋转,以控制电源的开关。
又圆筒72于另端内壁适当位置环设形成有肋条721,肋条721于两对角处并分别形成有缺口,利用该肋条721及缺口以结合该底盖73。该底盖73是呈圆盘状,其内表面形成有一圆凸片730,圆凸片730外径适为圆筒72的肋条721内径,又圆凸片730上设有弹簧731,并于两对角处分别形成有凸片732,两凸片732适对应于前述肋条721上的缺口,当底盖73欲与圆筒72结合,须以其圆凸片730上的凸片732对正圆筒72肋条721上的缺口,经插入后转动一适当角度,该凸片732将卡阻于肋条721上缘,而使底盖73初步结合于圆筒72上。
又为确保底盖73不致任意由圆筒72上脱离,其于适当位置形成有一螺孔733,该螺孔733内设有小螺丝734,该小螺丝734将穿经肋条721间的缺口,藉以阻止底盖73任意逆转而脱离圆筒72。
惟以前述发光饰物的电源与开关设计实存在下列问题结构复杂前述构造是由玩偶本体70、圆筒72及底盖73所组成,其构成元件数量较多,并且于圆筒72内壁尚须形成肋条721等结构,其成型技术难度较高、制造不易,故生产成本较高。
组装不易在组装时须先使圆筒72与玩偶本体71套接,又将底盖73旋合于圆筒72底部,再将小螺丝734穿过底盖73而螺入圆筒72的缺口内,在组装上相当麻烦,尤其小螺丝734为一体积相当小的构件,不仅在螺锁时相当麻烦,在更换电池71时,需先将小螺丝734取下后方能打开底盖73来更换电池71,而且小螺丝734取下后,容易因其体积细小而遗失,造成更换电池71时的诸多不便。
拆卸不易又其拆卸时除须将螺栓734取下外,因底盖73是将圆筒72底部的开口完全封闭,故底盖73与圆筒72间并无任何可供施力之处,故造成底盖73欲自圆筒72上取下时将十分不更。
为解决前述缺点,本申请人曾开发出另一种电池电池盒,并已在台湾提出专利申请(台湾申请第86215868号“旋转开关的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其构造是如图7所示,其包括有一筒状电池盒80、一设于电池盒80内部的负极导电片81、一以轴向贯穿设于电池盒80内壁处的正极接触销82、两容置于电池盒80内部的电池83及固定于电池盒80底部的底盖84;前述负极接触销81及正极接触销82是分别连接至发光电路(图中未示)上,以供应其电源。
该电池盒80内部形成有电池室,其上端形成有一较小内径部801,其间适可容置一个电池83,又较小内径部801下端为较大内径部802,前述正极接触销82即以轴向穿设于较小、较大内径部801、802的阶层处,又较大内径部802其内壁形成有一沟槽803,供与底盖84相互嵌合;又电池盒80底缘于两对角处分别形成有一缺口804。
该底盖84概呈圆盘状,其外径适等于电池盒80内径,而可穿套其间,又底盖84周缘壁面上形成有连续的凸纹840,适可嵌入电池盒80内壁上的沟槽803内,以相互结合,并使该底盖84可作适度旋转,以控制是否接通电源。
再底盖84表面形成有一C形状的偏心环841,该偏心环841内部构成的圆形空间是可套置于其中一电池83的正极端(较大外径端),由于偏心环841的圆形空间中心偏离电池盒80的轴心,因此在特定角度下,偏心环841的开口偏离正极接触销82,故其间的电池83正极端亦因此无法与电池盒80内的正极接触销82接触,进而无法构成电源回路,俟底盖84旋转一适当角度后,偏心环841的缺口将对正正极接触销82,故其间的电池83正极端得与该正极接触销82接触,随即构成电源回路。
另,底盖84于周缘两对角处的底端分别形成有一凸片842,该凸片842是对应于电池盒80底缘的缺口804,以指示及限制该底盖84的旋转角度及电源启闭。
以前述电池电池盒构造相较于图7中所示的传统构造,在组合构造上已有显着改进,惟其更换电池时仍稍嫌不便,如其欲拆开前述底盖84时,必须利用如小起子的尖细工具自底盖84周缘的凸片842处撬开,由于凸片842体积甚小,操作上稍嫌繁复,且稍有不慎,即可能弄断该凸片842。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而利于更换电池的发光饰物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饰物的开关,该旋盖开关于周缘处环设有连续凸纹及两凸片,其中该凸纹可对应嵌入电池盒的沟槽内;当须取下旋盖开关时,仅须使其凸片转至电池盒开口处的缺口一端,且朝斜坡端持续转动,即可利用斜坡将旋盖开关顶出电池盒,而迅速完成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发光饰物的开关,其包括一筒状电池盒及其底部结合的旋盖开关,其中电池盒内壁上形成有沟槽,并于开口处的两对角处分别形成缺口,该旋盖开关于周缘处环设有连续凸纹及两凸片,该凸纹对应嵌入电池盒的沟槽内,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盒于两缺口相对一端分别形成有与旋盖开关上的凸片相配合的具有斜度的斜坡,可方便旋盖开关自电池盒上卸下。
前述发光饰物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旋盖开关外表面形成有一横槽,该横槽与两凸片是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电池盒底缘所设两缺口的相对一端分别形成斜坡,又配合旋盖开关周缘的两凸片,可使旋盖开关在旋转一适当角度后,可轻易地由电池盒内脱离,藉此可方便于电池的更换;而以前述设计是以最小的空间与单纯的配合构造完成电池盒与旋盖开关的组合拆卸,其实用性与进步性是既有物品所不及。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不同角度揭示的另一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暨动作示意图。
图6为一种现有小型发光饰物的分解图。
图7为申请人先前的开关装置分解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分,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筒状电池盒10、一设于电池盒10内部的负极导电片11、一以轴筒贯穿设于电池盒10内壁处的正极接触销12、两容置于电池盒10内部的电池13、130及固定于电池盒10底部的旋盖开关20;前述负极接触销11及正极接触销12是分别连接至发光电路(图中未示)上,以供应其电源。
该电池盒10是呈中空状而于内部形成有电池室,其上端形成有一较小内径部101,其间适可容置一个电池13,该电池13将以其表面的负极端与前述负极导电片11接触,又较小内径部101下端为较大内径部102,其二者于交界的阶层处以轴向穿设前述正极接触销12,又较大内径部102其内壁形成有一沟槽103,供与旋盖开关20相互嵌合,该沟槽103的截面形状为等于或小于一八0度的半圆形,以利旋盖开关20的嵌入。
又电池盒10底缘于两对角处分别形成有一缺口14,以限制旋盖开关20的旋转角度。
该旋盖开关20概呈圆盘状,其外径适等于电池盒10内径,而可穿套其间,又旋盖开关20周缘壁面上形成有连续的凸纹21,适可嵌入电池盒10内壁上的沟槽103内,并使该旋盖开关20可作适度旋转;又前述凸纹21的截面形状是对称于电池盒10内壁的沟槽103,亦即为等于或小于一八0度的半圆形截面;以该等对称的半圆截面设计除可利于旋盖开关20的凸纹21卡入沟槽103内,俟拆卸时,该旋盖开关20的凸纹21亦十分容易自沟槽103间脱离。
再旋盖开关20表面形成有一C形状的偏心环22,该偏心环22内部构成的圆形空间是可套置于其中一电池130的正极端(较大外径端),由于偏心环22的圆形空间中心偏离电池盒10的轴心,因此在特定角度下,偏心环22的开口偏离正极接触销12(如图2所示),故其间的电池130正极端亦因此无法与电池盒10内的正极接触销12接触,进而无法构成电源回路,俟旋盖开关20旋转一适当角度后,偏心环22的缺口将对正该正极接触销12,此时其间的电池130正极端即适可与正极接触销12接触,而于负极导电片11与正极接触销12间构成电源回路。
另请参阅图3所示,该旋盖开关20于周缘外侧的两对角处分别形成有一凸片23,该凸片23是对应于电池盒10底缘的缺口14,以指示及限制该旋盖开关20的旋转角度及电源启闭。
又旋盖开关20于外表面形成有一适当宽度的横槽24,该横槽24是通过轴心而与两凸片23位于同一直线上,藉该横槽24可供以硬币或扁平片状物插入而转动该旋盖开关20。
以前述构造与图7中申请人先前提出申请的台湾专利案内容大致相同,至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电池盒10于底缘两对角处分别形成有缺口14,两缺口14于相对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适当斜度的斜坡15,利用该斜坡15的形成可方便于旋盖开关20自电池盒20上卸下,其动作方式详如以下所述当旋盖开关20以其凸纹21嵌入电池盒10内壁的沟槽103内,其内表面的偏心环22适可套设于电池130的正极端,当其转动时,将同步移动电池130,以决定其正极端是否与负极接触销12接触。
在前述组合关系中,旋盖开关20的两凸片23是分别位于电池盒10底缘的两缺口14间(如图4所示),今欲将旋盖开关20自电池盒10内取出,仅须使旋盖开关20朝缺口14具斜坡15的方向转动,而使两凸片23分别在斜坡15上推进,当凸片23通过斜坡15时,将使旋盖开关20朝电池盒10外的方向顶升,在此同时,旋盖开关20周缘的凸纹21亦自电池盒10内壁上沟槽103脱离(如图5所示),至此,旋盖开关20即可轻易自电池盒10内卸下,其动作过程十分简便迅速。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饰物的开关,其包括一简状电池盒及其底部结合的旋盖开关,其中电池盒内壁上形成有沟槽,并于开口处的两对角处分别形成缺口,该旋盖开关于周缘处环设有连续凸纹及两凸片,该凸纹对应嵌入电池盒的沟槽内,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于两缺口相对一端分别形成有与旋盖开关上的凸片相配合的具有斜度的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饰物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旋盖开关外表面形成有一横槽,该横槽与两凸片是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饰物的开关,其包括一筒状电池盒及其底部结合的旋盖开关;其中电池盒内壁上形成有沟槽,并于开口处的两对角处分别形成缺口,该旋盖开关于周缘处环设有连续凸纹及两凸片,其中该凸纹可对应嵌入电池盒的沟槽内,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盒开口处的两缺口分别相对一端形成斜坡,当须取下旋盖开关时,仅须使其凸片转至缺口一端,且朝斜坡端持续转动,即可利用斜坡将旋盖开关顶出电池盒,而迅速完成拆卸。
文档编号H01M2/04GK2328100SQ9820081
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4日
发明者苏志贤 申请人:欧亚特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