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419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线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生活日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电源接触指示及斜角度方式插接连接结构的插头设计。
电器负载及移动性插座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然而在此电气负载及移动性插座中,用以引接电源的主要组件,则是在导线末端的插头,故插头与供应电源的插座间连结安全问题及稳固与否,则成为插头使用操作上相当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一般传统已知的插头结构中,该导体插片与插头外壳皆呈平行的状态,故与插座插接时,该导线电缆极易松脱,导致插头时有受力松脱脱落的现象,特别是某些必需落地架设的延长线插座,因人员往来频繁,而使所插接连结的插头极易被踢落,形成插头于使用上的困扰。
另外,一般插头在使用上,并无法确认该插头是否稳固插接于插座上,及明确引入电源,尤其是插头时有因人员操作的误失,造成损坏故障,不易被察觉检出,形成使用上的另一困扰;此外,插头在夜间插接使用上,则亦不易确认及辨识是否正确插接至电源插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源线插头结构,使插头得以斜向插接方式稳固插接于插座上,并该电源电缆线与该插头呈一斜角度的配置,使该插头不会随意受外力影响而松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源线插头结构,使插头于确实插接连结插座时,发出显示的光源,以指示电源引入的状态及夜间照明,以引导插头于任何状态确实插接于电源插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一中空状承载体;一本体,是以倾斜一角度的方式容置结合于该承载体之内,其前端设有一容室,两侧分别设有一容座,容座的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穿孔及固定座;一对导体片,向下穿过本体的穿孔,向外分别延伸设有一压接端及接触端,压接端置于本体的容座内,以供压接一导线,导线则引出承载体外,接触端是连接至本体的固定端中固定;一发光元件,是置于本体的容室内,并设有两接触点,以对应接触该导体片的接触端,以引入电源产生发光;一透光片,是盖覆于发光元件之上,以透射或折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一盖体,是配合承载体的形状构成,与该承载体相互盖覆结合为一体,于顶部分别设有显示口,该显示口的位置则配合发光元件的位置构成,以使发光元件所发的光源可透过显示口来显示;其中,该导体片与导线是随本体呈某一斜角的配置,于导体片插接于插座时,亦呈某一斜角的配置,以稳固导体片的插接连结,以及发光元件显示该电源引入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本体的容室后端可设有一卡块,该盖体顶部可设有一扣合口,以与该卡块相互卡合,使本体不致随意晃动。
该本体的固定座也可设有一固定块,该导体片的接触端则可设有一孔,以对应套入固定块中固定。
该发光元件的接触点及透光片亦分别设有一对孔洞及扣孔,以对应扣入该本体的固定座的固定块中固定结合。
该本体可为耐龙材料所构成。该发光元件可为电场发光(ELECTRO-LUMINESCENT)效果元件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为承载体为中空状;本体是以倾斜一角度的方式内置结合于该承载体之内,该本体的前端设有一容室,后端设有一卡块,两侧分别设有一容座,容座的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穿孔及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固定块,一对导体片,向下穿过本体的穿孔,向外分别延伸设有一压接端及接触端,压接端内置于本体的容座内,以压接导线,导线连接至电气负载或插座,接触端设有一孔,以扣入本体的固定座固定;发光元件及透光片是内置于本体的容室内,并具有两接触点,以接触连结于导体片的接触端,以引电源产生发光;盖体是盖于承载体之上,顶部设有一显示口及扣合口,显示口对应本体内的发光元件,扣合口则扣组于本体的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固斜向插接及显示插接状态的结构。使插头不会随意受外力影响而松脱。且使插头于确实插接连结插座时,发出显示的光源,以指示电源引入的状态及夜间照明,以引导插头于任何状态确实插接于电源插座内等优点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100,包含一承载体10,该承载体10为中空状;一本体20,是以耐龙材料构成,硬度较高,并以倾斜一角度的方式内置结合于该承载体10之内,该本体20的前端设有一容室21,后端设有一卡块22,两侧分别设有一容座23,容座23的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穿孔24及固定座25,该固定座25上设有一固定块251。
一对导体片30,向下穿过本体20的穿孔24,向外分别延伸有一压接端31及接触端32,压接端31内置于本体20的容座23内,并分别压接一导线A,导线A则引出承载体10外,连接至电气负载或插座(图中未显示),接触端32设有一孔321,以扣入本体20的固定座23固定。
一发光元件40,其形式不拘,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便于说明,特以电场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功能为例来作说明,其中,该发光元件40是置于本体20的容室21内,以引入电源使发光元件40发光,并于接触点41及41′上分别设有一孔洞42及42′,以对应套入该本体20的固定块251上固定。
一透光片50,形状大小与发光元件40相同,覆盖于发光元件40之上,以透射或折射该发光元件40所发出的光线,并具有二扣孔51及51′,亦对应扣入该本体20的固定块251上固定。
一盖体60,是配合承载体10的形状构成,与该承载体10相互覆盖结合为一体,其结合方式不拘可以高周波或其他方式来组合,于顶部分别设有显示口61及扣合口62,该显示口61的位置则配合发光元件40的位置构成,以使发光元件40所发光源,可透过显示口61来显示,且扣合口62的位置则配合本体的卡块22,以供该卡块22卡入组合,而使该承载体10与盖体60间的组合更为稳固。
请再配合图3所示,如图1及图2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插头100,于实际应用上,则可配合以移动性的延长线插座B或其他电气负载(图中未显示)的连结使用,其中,该插头100是以导线A与延长线插座B间作连结,亦即当该插头100的导体片30插接至电源插座(图中未显示)时,则该发光元件40将产生亮光,并经由显示口61显示予使用者电源的引接状态,且该插头100与电源插座间的连结,将因该导体片30与本体20间则呈某一斜角的配置,故导线A与插头100的导体片30间亦呈某一斜角的配置关系,使该导体片30可稳固插接于该电源插座上,而不会受到外力影响,随意松脱。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该本体20是硬度高的耐龙材料构成,安置于承载体10与盖体60间相当稳固,不会随意晃动,有助于该插头100的导体片30与电源插座间的稳固连结。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则提供了插头100在于夜间或光线不足处,正确插接于电源插座的状态指示,即插头100未完全插接于电源插座时,则该发光元件40不会发光显示,有助于警告使用者重新作插接的操作,可确保电气连结使用上的安全。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片的压接端的实施例状态图,此压接端31可便于导线迅速压接,可达到如图所示的插头结构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线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中空状承载体;一本体,是以倾斜一角度的方式容置结合于该承载体之内,其前端设有一容室,两侧分别设有一容座,容座的内侧则分别设有一穿孔及固定座;一对导体片,向下穿过本体的穿孔,向外分别延伸设有一压接端及接触端,压接端置于本体的容座内,以供压接一导线,导线则引出承载体外,接触端是连接至本体的固定端中固定;一发光元件,是置于本体的容室内,并设有对应接触该导体片的接触端的两接触点;盖覆于发光元件之上,以透射或折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的一透光片;配合承载体的形状构成且与该承载体相互盖覆结合为一体的一盖体,于顶部分别设有以透过并显示发光元件所发的光源的显示口,该显示口的位置则配合发光元件的位置构成;该导体片与导线是随本体呈某一斜角的配置,于导体片插接于插座时,亦呈某一斜角的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容室后端设有一卡块,该盖体顶部设有与该卡块相互卡合的一扣合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固定座是设有一固定块,该导体片的接触端则设有一孔,以对应套入固定块中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源线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的接触点及透光片亦分别设有一对孔洞及扣孔,以对应扣入该本体的固定座的固定块中固定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电场发光效果元件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生活日用电器领域,它包括一承载体、一本体、一发光元件及透光片、一盖体。其本体以倾斜一角度的方式内置结合于承载体内,其导体片向下穿过本体的穿孔,发光元件及透光片内置于本体的容室内,其盖体盖于承载体之上。该插头具有不会随意受外力影响而松脱,且使插头于确定插接连结插座时,发出显示的光源,以指示电源引入的状态及夜间照明,以引导插头于任何状态确实插接于电源插座内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R13/717GK2340100SQ9821829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4日
发明者赖丽纯 申请人:赖丽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