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218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
按,一般的IC在晶片及承载晶片的导线架分别制作完成时,必需再经由结合、烘烤、打焊线、灌胶成型及切割等加工步骤,才能制作出一个个完整的IC个体,而当导线架欲进行加工作业时,需将导线架一一置入仓匣中,而直接运送仓匣至作业站,再以机械手将导线架由仓匣中拉出置于供料轨道上,以供作业站进行加工。利用仓匣运送的方式,可避免导线架因直接碰撞而使晶片受损的情形发生。请参阅图1,现有的仓匣送料的方式为单纯的利用一电机1来驱动螺杆2转动,螺杆2则套置有一支持座3,因此螺杆2在转动时,带动支持座3作升降的动作,再于支持座3上放置仓匣4,而以支持座3带动仓匣4升降至对应于作业站的入口,以供机械手拉引导线架至输送轨道上。至于收料的部份,亦采用相同的装置,利用支持座3的升降,将空仓匣升降到对应于作业站的出口,而将完成加工的导线架一一送入仓匣4内。由于此一装置在供料与收料处每次仅能容置单一仓匣,当每完成一个仓匣的供、收料时,作业人员即必需立刻抽换补充仓匣,使得仓匣的进给过于频繁仰赖人工,况且一般的封装厂,一名作业人员需同时看顾数台设备,仓匣人工进给过于频繁将使作业人员疲于奔命,不仅耗费过多人力,甚至在人员无法应付时而干脆令其暂停作业,待有空时再更换仓匣,如此将使整个生产量降低,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作业人员土气低落。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更换仓匣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等缺点,进而提供一种可同时容置更多的仓匣,且能连续工作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包括有顶送机构、升降机构及退出机构等,其特征是
顶送机构具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置放仓匣的置放架,其上方设有顶板及穿设置放架的滑槽,此外顶推置放架上仓匣移动的传动源固定在置放架内;升降机构机架上设有传动螺杆的电机,螺杆套设一支持座,另于机架上设有夹持仓匣的可伸缩夹板;退出机构在机架上装有可将仓匣推出并脱离升降机构支持座的可伸缩推杆,另设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收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前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顶送机构顶板的传动源为由油缸驱动的大小皮带轮组,顶板则固定在大皮带轮组的皮带上。
前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顶送机构的置放架内设有一连接底板的油缸,承载被推进置放架上仓匣的底板可凸伸出置放架。
前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顶送机构的置放架外侧设有一顶抵置放架上仓匣的顶杆。
前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退出机构的收集架末端设有一在仓匣推送抵压时发出警告声响的按压传感器。
前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升降机构的侧边可设有一对应于作业站输送轨道的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实现连续的自动进给供料、收料,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可同时容置更多的仓匣,因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管理。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仓匣供收料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三);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四);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五);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六);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号说明1……电机2……螺杆3……支持座 4……仓匣10、10′……置放架 11……油缸12……伸缩杆 13……连结块14……皮带 15……小皮带轮16……大皮带轮 17……皮带18……小皮带轮 19……顶板20……滑槽 21……油缸22……底板 23……顶杆24……电机 25……螺杆26……支持座 27……夹板28……推杆 29……推板30、30′……收集架 31……传感器32……仓匣 33……仓匣34……仓匣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顶送机构、升降机构及退出机构所组成;其中顶送机构是具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置放仓匣的置放架10,在该置放架10内设有一油缸11,油缸上的伸缩杆12经连接块13固定在于小皮带轮组的皮带14上,与小皮带轮15同轴的大皮带轮16则以皮带17套合另一小皮带轮18,当油缸11伸出时,则皮带14带动小皮带轮15及大皮带轮16转动,而皮带17即可移动,由于置放架10内的空间有限,因此采用油缸与大小皮带轮组的搭配,而可加大皮带17的行程,置于置放架10上方的顶板19,其自置放架10的滑槽20延伸穿设并固定在皮带17的下层皮带上,当皮带17位移时,可带动顶板19移动,因此当置放架10上置放仓匣时,顶板可顶推仓匣移动,另置放架10内设有一油缸21,油缸连接着底板22,当油缸21伸出时,底板22将会凸伸出置放架10,以防止仓匣送出置放架10时,因位差的变化而影响仓匣顶出的稳定性,另一顶杆23装于置放架10的外侧,它可伸出抵顶次一个仓匣,以隔离前一仓匣以利升降。升降机构为以一电机24传动螺杆25,螺杆25再套设一支持座26,而可作升降的移动,另在机架上设有一夹板27,其可伸出夹持仓匣,推杆28对应于作业站输送滑轨的高度位置,当支持座26带动仓匣下降至推杆28位置时,推杆28将顶推导线架凸出仓匣,便于作业站的机械手拉取。退出机构为在机架上装设一可伸缩的推板29,其可将夹持座26带动下降至底点的仓匣推出至收集架30,以供排列置放完成送料的空仓匣,收集架30后方设一按压传感器31,当仓匣一个个被推送顶压到传感器31时,即会发生声响,以通知作业人员取出仓匣。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可将数个仓匣置放在置放架10上,当第一个仓匣32置于夹持座26上时,即带动下降到对应于推杆28位置,而由推杆28顶推导线架凸出于仓匣32,便于作业站的机械手拉取。请参阅图6,当第一个仓匣32下降至适当位置时,传感器会令置放架10内的底板22伸出,顶板19移动顶推第二个仓匣33至底板22上,当第二个仓匣33到达定位后,传感器令底板22收回,而第二个仓匣33则叠置于第一个仓匣32的上方,此时,顶杆23将伸出顶住第三个仓匣34,以与第二个仓匣33区隔,以免影响其下降的动作。请参阅图7,当支持座26继续带动第一、二个仓匣32、33下降至第一个仓匣32完成送料高度时,则夹板27伸出夹持第二个仓匣33。请参阅图8,由于第二个仓匣33被夹板27夹持住,因此当支持座26继续下降时,将只会带动第一个仓匣32一直下降至底点,而与第二个仓匣33脱离。请参阅图9,第一个仓匣32下降至底点后,推板29伸出将第一个仓匣32推出并脱离支持座26至收集架30上,推板收回后,第一个空的仓匣32则完成置放于收集架30上的作业。请参阅图10,第一个仓匣脱离支持座26后,支持座26即开始上升至第二个仓匣33的位置,此时夹板27收回后,第二个仓匣33即可由支持座26承载,而继续作进给供料的作业。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可装设于作业站的前置区,而由置放架10排列装有导线架的仓匣,以自动进给供料,下方的收集架30则推列完成送料的空仓匣;另在作业站的后置区亦装设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而由置放架10′排列空仓匣,以自动进给收集完成加工作业的导线架,下方的收集架30′则堆列满装导线架的仓匣,后置区的装置则不需装设推顶导线架脱离仓匣的推杆。藉此,本实用新型即可自动将数个仓匣,以连续进给的方式进行供收料的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包括有顶送机构、升降机构及退出机构等,其特征是顶送机构具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置放仓匣的置放架,上方设有顶板及穿设置放架的滑槽,此外顶推置放架上仓匣移动的传动源固定在置放架内。升降机构机架上设有传动螺杆的电机,螺杆套设一支持座,另于机架上设有夹持仓匣的可伸缩夹板;退出机构在机架上装有一可将仓匣推出并脱离升降机构支持座的可伸缩推杆,另设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收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送机构顶板的传动源为由油缸驱动的大小皮带轮组,顶板则固定在大皮带轮组的皮带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送机构的置放架内设有一连接底板的油缸,承载被推出置放架上仓匣的底板可凸伸出置放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送机构的置放架外侧设有一顶抵置放架上的仓匣的顶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退出机构的收集架末端设有一在仓匣推送抵压时发出警告声响的按压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的侧边可设有一对应于作业站输送轨道的推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架仓匣自动进给供收料装置,包括有顶送机构、升降机构及退出机构等,其特征是:顶送机构,具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置放仓匣的置放架,其上方设有顶板及穿设置放架的滑槽,此外顶推置放架上的仓匣移动的传动源固定在置放架内;升降机构,机架上设有传动螺杆的电机,螺杆套设一支持座,另于机架上设有夹持仓匣的可伸缩夹板;退出机构,在机架上装有可将仓匣推出并脱离升降机构支持座的可伸缩推杆,另设有一横向装于机架上的收集架。
文档编号H01L21/02GK2348488SQ9824169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6日
发明者巫吉生 申请人:台中三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