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557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排线连接器。
一般电子产品在主机板或其他电路板上会预先焊附或配置连接器,供排线与主机相配接,作为主机与硬盘相插组连接以提高、扩充电子产品功能。


图1并配合图2所示,该连接器1在一塑胶射出成型的连接插座10上,由一第一、二座体10a、10b构成,在该第一座体10a顶面上配置有多数排端子孔101,并将多数排端子11装设于端子孔101,而该第一、二座体10a、10b间可供排线设置而与该等端子接触;配合图2所示,该第二座体10b相对该第一座体10a面上设有连续波浪状而于相邻两半凹弧间所形成的尖缘10c,而该等端子11是在一基板111上延着其上边缘冲压有数个接触端脚12,该等接触端脚12为相邻两个互为交错的水平位设计(截面呈Y状),而在该基板111的下侧边则有凹陷缺口113,且在凹陷缺口113的侧缘凸设有接触凸脚114,该接触凸脚114是由凹陷缺口113处倾斜凸出。
当该端子11以基板111插入该连接插座10的第一座体10a的端子孔101后,该端子11由其基板111上侧两交错接触端脚12抵接在该第一座体10a上,再使嵌入孔内的基板111下侧边的接触凸脚114由其倾斜形状接触位于连接插座10侧边缘的侧排端子11′的接触凸脚114′,因此与该连接插座10固定结合。
而上述连接器1在制造及组配上常出现不佳的情形,原因在于该连接器1在设计上有如下的缺点1.该端子11的基板111上方必须冲压有数个相邻两个互为交错的水平位设计的接触端子12(截面呈Y状),以及在基板111下方的凹陷缺口113的侧缘所凸设的接触凸脚114,使该接触凸脚114由凹陷缺口113处倾斜凸出,此种结构设计在冲压制造上非常困难,容易歪斜、断裂,极为费工费时及耗费成本。
2.当该端子11与该连接插座10结合时,该端子11由其基座111嵌入该第一座体10a的端子内,若偏位则位于该凹陷缺口113处倾斜凸出的接触凸脚114极易被折断,而影响后续的电性接触。
3.该端子11的基座111上方数个相邻两个互为交错两水平位置设计的接触端子12(截面呈Y状),当端子11插入端子孔101内时,该两相对接触端子12只能帮助该端子11位在该端子孔101内,而缺乏定位的作用,因为两相对接触端子12并无任何外加的定位设计,造成端子11在插入端子孔101后左右偏摆而无法定位,所以将排线设置在其上。将该第二座体10b配置于排线上时,容易因定位不够而使被第二座体10b的尖缘10c所刺破的排线,无法准确地与该接触端子12良好电气接触,而产生品质不良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连接器的连接插座及与其相配合的端子组,制造简单及组合更稳固且电性接触更佳的排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结合性而可准确地定位在该连接插座的端子孔中不会歪斜且与排线相配接时具有较佳的受力弹性不易变形并具有较佳安装性的排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线连接器,它包括一连接插座及一端子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座设有第一座体及设置于该第一座体上的第二座体,并设有数排相邻置的端子孔,在座面上设有一定位部;该端子组由多数对端子构成,每对端子及相邻对端子间设有连接面,并在该连接面上对应该定位部设有卡定部且在端子组外侧凸设有可组配定位该端子孔及该定位部的接触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具有使连接器的连接插座及与其相配合的端子组制造简单,组合更稳固及电性接触更佳;使结合性佳,该连接器的端子可以准确地定位在该连接插座的端子孔中,而不会歪斜;与排线相配接时,该连接器的端子具有较佳的受力弹性且不易变形;使安装性较佳。由此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构造设计,提高整体的使用价值。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排线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连接器的断裂图;图2是图1中端子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连接插座的分解图;图5是图3中端子组的示意图;图6是图3的组合剖视示意图7是图3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如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2是用来提供一排线插装结合,将排线与主机相配接,并作为主机与硬盘的连接;该排线连接器2包括一连接插座20及多数对端子组30;该连接插座20由第一座体21、设置于第一座体21上的第二座体22及位于第一、二座体21、22间的定位座体23所组成;其中该第一座体21设有两排相邻置的可插置侧排端子40的端子孔211,并在其顶面且位于两排端子孔211间设有定位部24,该定位部24在本实施例中是数个凸设的定位柱;该定位座体23底面对应该第一座体21上两排端子孔211设有两排端子孔231及位于两排端子孔231间的连接部25,该两连接部25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是对应该端子组30中两两相对的端子31的间距,并为连接孔的设计,且该第二座体22与定位座体23的相对面上设有卡制部26,该卡制部26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该第二座体与该定位座体相对座面上设有多数排连续波浪状的凹弧261,且相邻两凹弧261间形成尖缘262,可有效刺穿、定位该排线设置于两座体间。
如图5所示,该端子组30在制作时,是以多数组端子31对应第一座体顶面两排端子孔而纵向排成两排,且两排间形成连接面301加以连结,使其截面呈U形设计,并在连接面301上对应上述定位柱24设有卡定部32,该卡定部32在本实施例中是卡定孔,并在两排纵向端子31外侧凸设有接触部33,该接触部33在本实施例中是向外倾斜45度角的接触脚,可与位于第一座体21侧边缘的侧排端子40接触进而可与上述排线接触。
配合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2在组装时,将该端子组30设于该连接插座20的第一座体21顶面,使其上的该等端子31对应位于该端子孔211内的侧排端子40,并由其上的卡定孔32卡置于定位柱24,使该等端子组30被迅速且准确地组配、定位于第一座体21上。将该定位座体23由其底面上的两排端子孔231及连接孔25分别对应位于侧旁的侧排端子40及该端子组30的端子31与定位柱24,即可使该定位座体23准确地组配于其上,再将一排线置于定位座体23顶面上且将该呈U形的第二座体22盖置于排线上方,即可由该第二座体22与定位座体23相对的卡制部26的连续波浪状凹弧261及相邻两凹弧261间的尖缘262,可有效刺穿、定位该排线于第二座体22与定位座体23间,并与该端子电性连接,即完成组合。而结合后,可藉由该端子30外侧向外倾斜凸出的接触脚33与侧排端子40电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以往相比较具有下列的优点及功效1.该端子组提供具有两纵向排端子且由连接面而呈凵形设计,该连接面上设有卡定孔32,使得该端子组可方便又准确地组配、定位于第一座体上,提供较简单的制造及较佳的稳固定位效果,进而可以稳固不动摇、不歪斜地接触插接,以有效改善以往Y形端子上方的定位不良,而在下方凹陷缺口的侧旁凸设接触脚的设计,在冲压制造上不方便,而无法具良好电性接触等缺点。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二座体21、22间增设一定位座体23,并在该定位座体23与第二座体22的相对面上设有卡制部26,该卡制部26为在定位座体与第二座体相对座面上设有多数排连续波浪状的凹弧261,且相邻两凹弧261间形成尖缘262,可有效刺穿、定位该排线设置于两座体间。
3.该端子组藉由其截面呈U形设计,使其组装时不会有歪斜的情形发生,另一方面同时加强了与该连接插座精确的紧密结合性。
4.该多对端子组30间加设有一共同连接面,使得该端子组在冲压制造的连接更为简单、稳固,同时避免端子组在预装时不易定位或提早折断脱离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排线连接器,包括一连接插座及一端子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座设有第一座体及设置于该第一座体上的第二座体,并设有数排相邻置的端子孔,在座面上设有一定位部;该端子组由多数对端子构成,每对端子及相邻对端子间设有连接面,并在该连接面上对应该定位部设有卡定部且在端子组外侧凸设有可组配定位该端子孔及该定位部的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座设有一定位座体,该定位座体位于该第一、二座体间,且对应该第一座体上的端子孔及定位部上的端子组设有数排端子孔及连接部,且与该第二座体的相对面上设有卡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顶面上的定位部凸设有数个定位柱,该端子组连接面上的卡定部是卡定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制凸缘与定位座体上的连接部贯设有数个连接孔,且该第二座体与定位座体相对面上设有多数排连续波浪状且相邻两凹弧间有尖缘的卡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外侧凸设的接触部是接触脚。
专利摘要一种排线连接器,包括一连接插座及多数对相配合的端子组,该连接插座至少由一第一、二座体构成,该第一座体顶面两排端子孔间凸设有定位部;该端子组对应该第一座体顶面两排端子孔将多数对端子纵向排成两排于其间形成连接面,其截面呈U形,并在连接面上对应该定位部设有卡定部及在纵向端子外侧凸设有可与该排线接触的接触部。
文档编号H01R13/46GK2363399SQ9920151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7日
发明者杨胜合 申请人:连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