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71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使充电较饱满、且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充放电次数的充电装置。
请参阅图1,该图是常规充电装置的立体图,常规充电装置包括上盖1、下盖2、以及连接器3。其中,上盖1及下盖2都具有波浪形内板,使得上、下盖在组合时内部形成多个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待充电的电池100、200、300、400、…。连接器3则设置在下盖2的一侧,用以外接电源(未图示),来对内部电池一一充电。
如上所述,常规充电装置系对其内部的电池一个接著一个地充电,举例而言,首先对电池100充电,待电池100充电完成後,就轮到对电池200充电,待电池200充电完成後,接着轮到对电池300充电,以下可依次类推到电池400、…。
然而,在上述充电过程中,正在充电的电池温度会升高,温度过高的结果,将造成电池使用寿命减短,且容易造成充电不饱满。根据实验,充电时若电池温度升高到50℃,则电池的使用寿命将减少1/3,之後电池温度每升高10℃,其寿命将再减少1/2。
有鉴於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它能避免充电中电池温度上升过高,因此能使充电较饱满、且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充放电的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容器,上述电池放置於充电电池容器内而被充电;设置於充电电池容器内而接触上述电池的导热材料,用以将其中正在充电的电池热量传递给其他电池,使正在充电的电池不致因温度过高而造成充电不饱满、使用寿命折损等问题。
上述导热材料可以是包覆上述电池的导热片,以使电池能全面均匀地传热。此外,更可在上述电池之间至少设置一根导热管(heat pipe),以使电池间的传热更快速。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为明显,下面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常规充电装置的立体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包括上盖4、下盖5、连接器6、多个导热片7、以及多根导热管8。其中,上盖1及下盖2都具有波浪形内板,使得上、下盖在组合时内部形成多个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待充电的电池500、600、700、800、…。连接器6则设置在下盖5的一侧,用以外接电源(未图示),以对内部的电池一一充电。导热片7设置在上、下盖4、5内而包覆着电池500、600、700、800、…,还在电池之间夹藏着导热管8。
现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对内部的电池一个接著一个地充电,举例而言,首先对电池500充电,待电池500充电完成後,接著对电池600充电,待电池600充电完成後,接著轮到对电池700充电,以下可依次类推到电池800…。当电池500在充电而产生高温时,导热片7可将热量传导至其他电池600、700、800…,使电池500的温度不致上升过高,而夹藏在电池之间的导热管8能使传热更快速。此外,均匀布于各电池的热量可经由上、下盖而逸散至外界,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平均温度及充分散热的效果。
同理,当电池600、700、800、…中的任何一个在充电而温度升高时,其产生的热量可藉导热片7及导热管8而传给其他电池,使正在充电的电池不致温度过高而造成充电不饱满、使用寿命折损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片可用导热性较佳的材料(例如铜)制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不企图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出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决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装置,用於将电池充电,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容器,所述电池放置於该充电电池容器内而被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设置於所述充电电池容器内而接触所述电池,用以将正在充电的电池的热量传递给其他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包覆所述电池的导热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之间的至少一根导热管。
4.一种充电装置,用於将电池充电,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容器,所述电池放置於该充电电池容器内而被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电池之间,用以将正在充电的电池的热量传递给其他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设置於所述充电电池容器内而接触所述电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包覆所述电池的导热片。
专利摘要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容器,电池放置于充电电池容器内而被充电;导热材料,设置于充电电池容器内而接触所述电池,用以将正在充电的电池热量传递给其他电池,使正在充电的电池不致温度过高而造成充电不饱满、使用寿命折损等问题。
文档编号H01M10/44GK2400912SQ99246409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8日
发明者黄明汉, 张瑞祺 申请人: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