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658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灯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发明享受2014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73904号的优先权的利益,且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发明中。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灯(lamp)。
【背景技术】
[0004]以往,灯,例如齒素灯(halogen lamp)被用于对被照射体进行加热的齒素加热器(halogen heater)。卤素加热器被用于例如宝特瓶(PET bottle)的成型工序中的预成型体(preform)的加热、或树脂成型工序中的作为材料的树脂的加热。
[0005]另外,用作卤素加热器的卤素灯有在一个设施中使用多个的情况。此时,以节能化为目的而要求减少设施所用的功耗。为了应对该要求,而要求改善灯的效率。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照射强度的灯。
[0007]本发明的灯包括:灯泡(bulb);灯丝(filament),沿着管轴配置于所述灯泡的内部;气体(gas),填充于所述灯泡的内部;以及反射膜,形成于所述灯泡的外周面,将来自所述灯丝的光朝所述灯泡的内部反射;且所述反射膜包含Ti02、Si02& BaS04。
[0008]在所述灯中,所述反射膜是通过使反射膜材料附着于所述灯泡的外周面而形成,所述反射膜材料中,打02为33.7重量%?54.5重量%,BaSO4S 6.8重量%?18.1重量%。
[0009]在所述灯中,所述反射膜材料中,BaSOd^粒度分布的第一峰值的粒径al小于T1 2的粒度分布的第二峰值的粒径a2。
[0010]所述粒度分布的第一峰值的粒径为0.1 μπι以上且为Iym以下,所述粒度分布的第二峰值的粒径为大于I μπι且为20 μm以下。
[0011]在所述灯中,所述灯泡的两端部是相对于管轴方向分别弯曲90度而形成。
[0012]在所述灯中,所述灯泡具有尖部(tip),所述尖部从管轴方向的中央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突出,且
[0013]所述反射膜是覆盖所述尖部的一部分而形成。
[0014]在所述灯中,所述反射膜在所述灯泡的两端部的弯曲状部分中覆盖所述灯泡的外周面的区域相对于所述灯泡的轴心所成的角,即,膜角度为70度?110度。
[0015]在所述灯中,所述反射膜在所述灯泡的两端部的弯曲状部分中覆盖所述灯泡的外周面的区域相对于所述灯泡的轴心所成的角,即,膜角度为170度?230度。
[0016][发明的效果]
[0017]根据本发明的灯,可提高照射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前视图。
[0019]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剖面图。
[0020]图3是表示粒径分布的说明图。
[0021]图4是表示波长与照射强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0022]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变形例I的前视图。
[0023]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变形例I的概略剖面图。
[0024]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变形例2的概略剖面图。
[0025][符号的说明]
[0026]1:灯
[0027]2:灯泡
[0028]2a:内部
[0029]2b:外周面
[0030]2c:内壁
[0031]2d、2e:端部
[0032]2f:尖部
[0033]3 丁丝
[0034]4:气体
[0035]5:反射膜
[0036]21:筒状部
[0037]22,23:密封部
[0038]31:主部
[0039]32、33:引脚部
[0040]34:锚定部
[0041]61、62:金属箔
[0042]71、72:外部导线
[0043]O:轴心
[0044]al:第一峰值
[0045]a2:第二峰值
[0046]bl:峰值
[0047]A:本发明
[0048]B:现有品I
[0049]C:本发明
[0050]D:现有品I
[0051]E:现有品2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包括灯泡2、灯丝3、气体4以及反射膜5。灯丝3沿着管轴配置于灯泡2的内部2a。气体4填充于灯泡2的内部2a。反射膜5形成于灯泡2的外周面2b,将来自灯丝3的光朝灯泡2的内部2a反射。而且,反射膜5包含Ti02、Si02及 BaSO4。
[0053]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中,反射膜5是通过使反射膜材料附着于灯泡2的外周面2b而形成。就反射膜材料而言,1102为33.7重量%?54.5重量%,BaSO4S6.8重量%?18.1重量%。
[0054]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的反射膜材料中,反射膜材料的BaSO4的粒度分布的第一峰值的粒径al小于1102的粒度分布的第二峰值的粒径a2。
[0055]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的反射膜材料中,粒度分布的第一峰值的粒径al为0.1 μ m < al < I μ m,所述粒度分布的第二峰值的粒径a2为I μ m < a2 < 20 μ m。
[0056]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的反射膜材料中,第一峰值的粒径al的占有率高于第二峰值的粒径a2的占有率。
[0057]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的反射膜材料中,第一峰值的粒径al的占有率为第二峰值的粒径a2的占有率的3倍?4倍。
[0058]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中,灯泡2具有:筒状部21,形成有内部空间;以及密封(seal)部22、密封部23,配置于筒状部21的管轴方向的两端部。反射膜5形成于灯泡2的外周面2b中的筒状部21的区域。
[0059]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中,反射膜5从管轴方向观察时沿着灯泡2的外周面2b呈圆弧状地形成。
[0060]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中,灯泡2呈直线状地形成。反射膜5覆盖灯泡2的外周面2b的区域相对于灯泡2的轴心所成的角,即,膜角度为170度?230度。
[0061]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灯I中,气体4包含氣(krypton)、氣(xenon)、氩(argon)、氖(neon)等中的至少一种。
[0062]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I及变形例2的灯I中,灯泡2的两端部2d、端部2e是相对于管轴方向分别弯曲90度而形成。
[0063]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I的灯I中,灯泡2具有尖部2f,所述尖部2f从管轴方向的中央部的外周面2b的一部分突出。反射膜5是覆盖尖部2f的一部分而形成。
[0064]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I的灯I中,反射膜5在灯泡2的两端部2d、端部2e的弯曲状部分中覆盖灯泡2的外周面2b的区域相对于灯泡2的轴心所成的角,即,膜角度为70度?110度。
[0065]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2的灯I中,灯泡2具有尖部2f,所述尖部2f从管轴方向的中央部的外周面2b的一部分突出。反射膜5形成于尖部2f的相向面侧。
[0066]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2的灯I中,反射膜5在灯泡2的两端部2d、端部2e的弯曲状部分中覆盖灯泡2的外周面2b的区域相对于灯泡2的轴心所成的角,即,膜角度为170度?230度。
[0067][实施方式]
[0068]参照图1、图2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前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