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472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它一般包括铁芯、带有触头的簧片、衔铁、基座、线圈等零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吸合,从而达到在电路中的导通作用。现有技术中,继电器簧片的结构如附图1中所示,以图上的虚线处为界,它包括卡片1.1和弹片1.2,弹片1.2上还铆接有触头1.3,成型后的簧片形状是卡片1.1和弹片1.2在虚线处折弯。继电器簧片的加工通常是经过多道工序才完成的,从落料、冲孔、与触头的铆接、弯曲成型以及修正等等。其中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过程中,触头的输送最终位置并不在铆接头的正下方,因此,需要将触头移动到铆接头的正下方,通常这种移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板、水平设置的移动板,移动板在驱动板的带动下将触头移送到铆接头的正下方,再通过移动板下方的顶起装置将移动板顶起,使触头的上端位于簧片的触点铆接孔中。但是,在完成铆接后移动板的返回过程中,移动板距离下模板的高度仍旧在顶起的高度,因此,即使移动板回复到初始位置,也存在移动板上的触头孔位与触头输送装置的终端孔位对不上的现象,从而造成触头不能正常输送而卡死,继而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触头的移动板能准确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保证触头输送正常、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和竖直板,竖直板为两块分别位于簧片宽度方向的前后两侧,竖直板的上端与上模板连接,移动板的两端与两块竖直板的内侧滚动连接,移动板位于簧片下;它还包括复位驱动缸,所述的复位驱动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上,移动板的侧壁上设有能供复位驱动缸的活塞杆伸入的复位孔。
[0005]所述的复位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孔和限位孔,引导孔位于靠近复位驱动缸的一端,并且引导孔为喇叭口,限位孔与复位驱动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0006]所述的引导孔的最大孔半径与限位孔的孔半径之间的差值与移动板的行程相等。
[0007]所述的复位驱动缸为气缸组件或者液压缸组件。
[000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I)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机构中,通过两块竖直板与水平板的滚动连接,并且在竖直板内侧设计了相对应地组合平面,将竖直板的上下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转变成水平板的前后水平移动,使触头从接入点移动到铆接点,因此,使整个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0010]2)同时,将触点垂直于水平板移动方向的送入方向改变为与水平板同方向移动,避免出现触点的移动方向与簧片的移动方向干涉的现象;
[0011]3)在铆接装置中设置的复位装置,使水平板能精确地移动到初始位置,来等待下一个触头的到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簧片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1、卡片;1.2、弹片;1.3、触头;2、下模板;3、移动板;4、竖直板;5、上模板;6.1、引导孔;6.2、限位孔;7、复位驱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由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上模板5、下模板2、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3和竖直板4,竖直板4为两块分别位于簧片宽度方向的前后两侧,竖直板4的上端与上模板5连接,移动板3的两端与两块竖直板4的内侧滚动连接,移动板3位于簧片下。它还包括复位驱动缸7,所述的复位驱动缸7的缸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2上,移动板3的侧壁上设有能供复位驱动缸7的活塞杆伸入的复位孔。
[0019]所述的复位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孔6.1和限位孔6.2,引导孔6.1位于靠近复位驱动缸7的一端,并且引导孔6.1为喇叭口,限位孔6.2与复位驱动缸7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0020]所述的引导孔6.1的最大孔半径与限位孔6.2的孔半径之间的差值与移动板3的行程相等。
[0021]所述的复位驱动缸7为气缸组件或者液压缸组件。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移动板3复位时,复位驱动缸7动作,使活塞杆伸入复位孔中,首先是进入引导孔6.1,在活塞杆与引导孔6.1孔壁的作用下活塞杆逐渐伸入限位孔6.2中,使移动板3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回复到初始位置,而且在竖直方向上也回复到初始位置。
【主权项】
1.一种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包括上模板(5)、下模板(2)、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3)和竖直板(4),竖直板(4)为两块分别位于簧片宽度方向的前后两侧,竖直板(4)的上端与上模板(5)连接,移动板(3)的两端与两块竖直板(4)的内侧滚动连接,移动板(3)位于簧片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复位驱动缸(7),所述的复位驱动缸(7)的缸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2)上,移动板(3)的侧壁上设有能供复位驱动缸(7)的活塞杆伸入的复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孔(6.1)和限位孔(6.2),引导孔(6.1)位于靠近复位驱动缸(7)的一端,并且引导孔(6.1)为喇叭口,限位孔(6.2)与复位驱动缸(7)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孔(6.1)的最大孔半径与限位孔(6.2)的孔半径之间的差值与移动板(3)的行程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驱动缸(7)为气缸组件或者液压缸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包括上模板(5)、下模板(2)、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3)和竖直板(4),竖直板(4)为两块分别位于簧片宽度方向的前后两侧,竖直板(4)的上端与上模板(5)连接,移动板(3)的两端与两块竖直板(4)的内侧滚动连接,移动板(3)位于簧片下;它还包括复位驱动缸(7),所述的复位驱动缸(7)的缸体固定连接在下模板(2)上,移动板(3)的侧壁上设有能供复位驱动缸(7)的活塞杆伸入的复位孔。采用这种结构后,将竖直板的上下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转变成水平板的前后水平移动,使触头从接入点移动到铆接点,使整个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IPC分类】H01H49-00
【公开号】CN204332837
【申请号】CN201420857553
【发明人】张伟明, 鲍利军, 陈成明
【申请人】宁波高灵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